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雪莱尔 《家长》2009,(2):7-9
写在前面的话: 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吗?他爱玩哪款游戏?那款游戏哪个关卡最刺激?他是谁的“粉丝”?他都“稀饭”她(他)哪些地方?他每天除了写作业,还愿意做点什么?他的爱好是始终如一,还是“朝三暮四”?除了说“多吃点儿饭,快写作业,早点儿睡觉”,你和孩子还能聊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同事的课堂,总是热烈而温馨。学生的脸庞写满了微笑,稚嫩的身姿洋溢着激情。我虔诚地向她讨要秘诀。她说:“没啥秘诀,只需多跟孩子说一句话。”我不解地问:“什么话呢?”“孩子,你准备好了吗?”她笑着说。我更疑惑了,一句话岂能有如此神奇力量?  相似文献   

3.
一次,孩子的家庭作文是《我喜欢的花》。孩子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了半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她最后愁眉苦脸地跑来对我说:“妈妈,我喜欢的花太多了,到底写哪一种好呢?”我说:“你认为哪一种花美就写哪一种吧。”  相似文献   

4.
早晨送孩子上学,迎面遇到孩子同学他妈。她说:“我可羡慕你了?电脑一开一关,一篇文章就写好了,嚎;再一开一关,又一篇文章写好了,嚎。”  相似文献   

5.
最怕是搬家     
张爱卿 《山东教育》2005,(34):57-57
混日子十余年了,孩子念四年级了。那晚,正写作业的女儿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你说搬家麻烦吧?”“你说呢?”于是搬家的经历像过电影一样晃在了眼前。  相似文献   

6.
二年级的贝贝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说话慢条斯理,动作不紧不慢。有时看着妈妈着急的样子,还会嘟哝:“有什么好急的啊,真是的。”一天,贝贝拿回来考试卷子给妈妈签字,妈妈看着看着,气就来了:“你看什么呢?这里明明写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你为什么就写一个呢?”贝贝说:“没看见呀。”妈妈急了,瞪着眼睛:“你的眼睛干什么用的……”贝贝嘟嘟囔囔地说:“就是没有看见嘛!”妈妈很无奈,因为听到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7.
张萍 《师道》2009,(7):107-108
晚饭后,儿子写作业,一边写一边玩,很不认真。我忍不住说了他几句。儿子顶撞起来:“为什么你们大人不用写作业?为什么你们大人吃过饭就可以安稳地看电视、玩电脑,而我们小孩子不可以?真羡慕你们大人!为什么吃苦的都是我们孩子?”如此这样一番谬论,儿子已经不止一次向我“质问”过了。  相似文献   

8.
“老师,我孩子写的是哪张啊?”A家长一脸茫然,找不到自己孩子写的话。“老师,这张是不是我孩子写的?”B家长指着月牙形的小纸条不确定地问。“这孩子,想不到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我平时真是太忽视他了。”C家长凝视着自己孩子写的纸条,一脸愧疚……  相似文献   

9.
施剑峰 《成才之路》2009,(18):88-89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我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吧。作文“假”“大”“空”,写老师无非就是“批改作业到深夜”。生病仍然坚持上课”等等,而写母爱就是“孩子生病了几夜没合眼,守在孩子身边”等等。我们的生活真的如此单调、如此公式化吗?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呢?  相似文献   

10.
有些家长怕孩子作业分数低,怕作业写得不好老师批评孩子,于是就亲自出马,帮孩子抄字头,帮孩子默写,帮孩子计算,甚至亲自替孩子做作业。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家长总当孩子学习的“拐棍”,没有这个“拐棍”孩子就不会“走路”了。一个孩子写作文,对妈妈说:“这作文真难,您替我写吧!”妈妈说:“不行,作文得自己写”,孩子说:“那您说着我写”,妈妈妥协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和同事一起坐车下班回家,同事说这几天复习很懊恼,本学期的重点生字“谦虚”反复强调了好多遍,还是有不少的孩子出错,真不知道要怎么强调才能让孩子记住这两个字。我也很有感慨地说,我们学的“咳嗽”一样遭此“厄运”。正在我俩感叹之时,司机师傅插话说:“现在的孩子哪儿还有会写字的?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错误连篇,这就不错了。过几年你再看,  相似文献   

12.
师 :我们再看看插图 ,联系“侧坐莓苔草映身”这句话 ,想一想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看图 ,思考)生 :老师 ,图画错了!旁边的草并没有遮在孩子身上。应该在孩子的身边再画一点儿草。生 :不对 ,写错了 ,要写“身映草”才对。师 :是写错了 ,还是画错了?还是有其它原因?请开动脑筋 ,分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情绪激昂)师 :有没有不赞成画错了 ,也不赞成写错了的同学———说给大家听听?生 :过路人看孩子可以说“草映身”。生 :从旁边的路上看孩子 ,也可以说“草映身”。师 :真聪明!观察的多认真 ,真会动脑筋 ,想得多有道理。其他…  相似文献   

13.
写张条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看,我这记性,怎么就忘了。”还有一些孩子,老师查他们作业时,他们有时也会说我忘了。”我想,如果大家都养成写张条的习惯,备忘一下不是很好吗?一日,正和儿子玩得起劲的小伙伴被他的母亲带走了。儿子一下子好像变得很孤单了,非让我带他回学校看“奥特曼”。我说:“行,明天妈妈一定带你去看。”“好。那你要说话算数,我们拉钩。”说着,儿子伸出了小拇指,我也伸出小拇指与儿子拉钩。儿子紧接着又说:“妈妈,别忙走,还要写张条。”“写张条?干啥?”我头次听儿子讲这话,感到很奇怪。“就写你明天带…  相似文献   

14.
这是某篇课文中的一段话:“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孩子们描写秋天时,引用了这句话。还有的孩子在文中写道:“秋风来了,枫树上的叶子一下子都红了,就像一片红霞。”初读起来,教师们会说,写得真美。 但是,生活中柿子树、枫树叶,真的像孩子们写的这样吗?孩子们是在“写生活”还是“写作文”?  相似文献   

15.
开心直播室     
不公平老师罚两个不守规矩的孩子在放学后留下来,把各自的名字写一百遍。一个小孩写完早早回家了,另一个仍在伏案疾书。老师问:“怎么回事?”那孩子哭着说:“太不公平啦!他的名字叫丁一,好写得很;而我却叫魏鑫龙,光是那个该死的‘鑫’,就有二十四画!”(高华新)词语新解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张荣起)开心直播室@张荣起 @高华新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5期曾以《作文是教出来的吗?》为题展开讨论,专家们借题发挥,各抒高见读后受益匪浅。其实,综合各家观点,说作文之道要让学生写其想写、抒情表意也好,说要像教孩子走路一样教写作也好,说作文靠“练”不靠“教”也好,说作文仰仗于有效阅读也好,内里都离不开一个“教”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就拿“练”为例,怎样练?练什么?关键还在老师。我们这里有人叫学生一个暑假写60篇作文,开学统计一下数字了事,这种“练”有效吗?其他如阅读、激发写作兴趣等,哪一项离得开老师的指导?韩寒有没有老师教我…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所谓“写话”,就是写一、两句话,或简单的写一段话。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并非易事。那么如何夯实学生的写话基础呢?我觉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用好教材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蒙秀溪 《广西教育》2013,(24):28-29
《贵阳晚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位母亲在检查儿子的作文时,发现文章中出现了“衣衣不舍”“向网未来”两个成语,于是立马纠正其中的错别字,孩子却振振有词地说:“我们家附近的服装店招牌上就是这么写的。哪儿错了?”许多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也出现过类似的错误,比如把“一往情深”写成“一网情深”。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们不无焦虑地说:“怎么现在就没人管管这些乱改成语的广告呢?”  相似文献   

19.
话题缘起:前两天,有朋友跟我闲聊,“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一会儿问这个题怎么做,一会儿又问那个题怎么做,我就很生气,说你在学校都干嘛了?什么也没学会?可是,孩子也很委屈,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做题。”,我知道朋友说的是实情,我当过老师,对这种事情深有感触,有老师形象的称之为“伪听懂”。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  相似文献   

20.
当冬天下雪时,总有孩子会问妈妈:“雪下面是什么呢?”有的妈妈会很认真地说:“雪下面当然是泥土呀!”有的妈妈会很愉快地说:“雪下面自然是小苗啰!”有的妈妈竞神秘地告诉孩子:“嘘,悄悄地,悄悄地,雪下面是春天呢!”面对这三个答案,孩子们的表现各有不同:第一个孩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第二个孩子嘴角浮现出笑意;第三个孩子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