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如今的我越来越深爱着我的故乡——西藏,这片高天厚土。 很多年以前.我对我的故乡感觉不出什么.也不知道她的真正吸引力在哪里.不知道她的底蕴有多深,更不知道她给了我什么.  相似文献   

2.
顾芳 《新闻传播》2009,(9):13-13
只看封面上的这身装扮,您一定就能猜到这一定是~位新闻主播,端庄、知性、淡雅,对于在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一坐就是十七年的杨伟玲说,其实她心底一直有一个不愿意公开的小小愿望.就是能留一头长发,然而.为了能够在主播台上为大家呈现出最佳的主播形象.她十七年来从未实现过这个简单的愿望,自己的所有照片,也只能如封面上这样的干练短发。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后悔。采访中.她重复最多的几个字眼就是——“我就是喜欢”,她喜欢新闻主播这份职业,她说只要可以,她就会一直做下去。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21日0时32分。医院传来消息.佛山被两车碾压的女童小悦悦还是走了。也许天使就应该生活在天堂,也许在那个没有冷漠的世界.她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快乐。她来过这个世界。让我们记住她的名字.她叫王悦。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4.
《新闻天地》2011,(8):37-38
北京东四环的林家,林岷老师已年过六旬.但神清气爽.平易近人。坐在客厅,喝着茶,林岷老师开始讲述她的家族上百年的风雨历程以及她本人的多彩人生。 历史的荣光林岷老师说.林氏后人遍布世界各地.但无一不深受林公(林则徐)的教育思想影响。她本人从小就从家人口中听说林则徐的秉公作风和奇闻趣事。这些影响了她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江南 《新闻天地》2007,(3):37-40
2006年深秋的一天.一辆呼啸而至的警车驶进了四川达州市中区人民法院,几名女公安干警将车上的一位身材高挑.模样俊秀的女子带到了被告席.她叫何雪琳.是邻县宣城师范学校的一名图书管理员。与她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还有她的丈夫于勇。  相似文献   

6.
激情与理想     
2008年的初冬,比以往温暖。 前些日.一位报社的采编新闻中心的主任即将退居二线。座谈时.她毫不掩饰内心的波澜和落寂,情不自禁地擦拭眼泪“真是舍不得,我太喜欢记者这个职业了……”我望着她,心生感动。因为近30年了.我们一起走在新闻战线的路上.难忘走进东单西裱褙胡同北京日报大楼时的激动,怀念曾经每个夜晚报社大楼的灯光,因为里面有我们的青春辉映。30年或曰弹指挥间.但30年从事着一个职业,痴心不改.何以支撑?激情与理想。我想,哽咽的她会认同我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周香华55岁了——1992年开始,她担任中国建设银行河南平顶山分行出纳科副科长.后来建行转制.这个副科长的职位就变成了出纳部副经理。今年1月.她接到银行老干部处的电话通知:她该退休了。  相似文献   

8.
徐滔.是中国数以万计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非常独特的一位.她是法制节目主持人.但享有“荣誉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她视职业为事业.倾注生命和心智.一往无前地工作并幸福着。她的节目曾经5次获中国新闻奖、连续三年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闻一等奖.28岁时即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2年又获得中国中青年记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07,(12):45-45
有些,陡乐,有些幸运,我带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第一天的直播。终于,幸运观众揭晓了.是位大姐,在热线中她说:“我参与节目已经有一年多了,终于……”直到直播结束,我们都认为她只是爱看我们节目的普通观众。就在准备离开单位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明天幸运观众不会过来。因为此刻她的家里只有一个人。而让她从宜春赶到南昌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她失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颤.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是靠什么办法和电视机里的我们交流的。我也不知道她是怎样把那么多的平台号码准确无误地输入到手机里面的.也许她已经把这些深深地刻在心里。  相似文献   

10.
1963年10月10日梅艳芳出生在香港一个单亲家庭,因家境贫寒4岁半她就开始在酒廓歌厅“走台”唱歌。1982年梅艳芳参加电视台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并获得冠军.从此她的命运开始改变,当时她刚满19岁.  相似文献   

11.
李梅 《大观周刊》2012,(51):365-365
一、做一名阳光教师。使课堂轻松愉悦 我最喜欢的小学老师是一名叫丁美涛的女老师.她辫子很长很长,脸上时时带着微笑,从她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她的关爱.下课后她和我们做游戏,我们围着她.我最喜欢玩她的辫子,她从来显得厌烦过。每每站在讲台上.我就想起她的音容笑貌.努力让自己向她学习,最初是在学习和培养那种阳光心态.后来慢慢成了阳光习惯,只要进了教室.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展示给学生亲切的笑容.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为学生的阳光.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温暖和明媚。  相似文献   

12.
从记事起.她不记得母亲抱过她。印象中.母亲爱打牌,爱抽烟,没完没了地打牌,没完没了地抽烟。屋子里总是灰色的.灰到让她流眼泪:牌声可以响一夜,天亮了,她去上学.母亲就去睡觉。她小的时候,是父亲做早餐:大了,是她自己做。她的母亲.从来没有给她做过一次早餐。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8目.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顾雯参加了中国海洋大学首次自主招生考试:当她面试结束走出考场时.站在门口的两名门卫为她拉开了大门.顾雯很自然地向门卫点头致意,并礼貌地说了声“谢谢”。  相似文献   

14.
“啊,我完全承认我老了。”八月午后,和陈文茜偷得浮生半日,闲坐台北巷弄咖啡馆,聊她的新书《树,不在了》,我冷不防地冲着她问了这句话,“你怎么面对老?”她一听,立刻笑开了, 会问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 距离当年书写《文茜半生缘》转眼十五年过去,十五年来,我看着她从政党发言人、“立法委员”到媒体人.在这么长时间中,除非生病,她的容颜几乎是可以停驻于时间之外。然而,她的政治处境乃至心境,都有不算小的起伏,对比台湾十五年的变化,起伏当属正常吧。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的作品在几十年中.不断地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其中不乏大师却鲜有成功。有多少人能穿透张爱玲的聪明?了解她要聪明,又要批判聪明.感受到聪明给她带来虚荣.及虚荣给她造成的矛盾和痛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谷雨 《黑龙江档案》2010,(1):101-101
李春歌自1981年调入省监狱管理局综合档案室从事档案工作.至今已有27年。期间.她先后被评为省监狱局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全省及省直机关先进档案工作者。近日.本文作者对她进行了专访.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这个执著事业、耕耘不辍的兰台人。  相似文献   

17.
陈璐 《新闻天地》2011,(9):70-71
1998年:“还珠格格”的夏天 1998年暑假.湖南妹子李晟还只是个中学生。平日里性格内向的她.喜欢和同学们一样守在电视机前看《还珠格格》。“最喜欢赵薇演的小燕子,因为她的性格虽然张扬。但有情有义.我还收藏了一件有赵薇头像的紫色衣服呢!”  相似文献   

18.
拯救贝当古     
在长达6年的人质生活中,她曾经多次面临死亡和性侵犯的危险.她绝望过,甚至想到自杀,但这一切.都被这次“好莱坞式”的完美营救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I0003-I0003,I0002
斗转星移,春华秋实。河北电台交通频道在2006年元月1日迈过了激情十年的发展路程。十年之前.河北文通广播开始蹒跚起步.虽然她当时发出的声音还很弱小.但她就像远野中的一声号角向人们昭示.在广播群雄竞争中多了一支面貌新异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20.
钟芳玲曾任职出版社总编辑、出版顾问.据介绍.她一年有1/3时间在外旅行.逛书店、看书展、参观图书馆、到处觅书。因为1999年写成的《书店风景》.她曾被称为是华文世界第一位西方书业的记录者。《书天堂》不只讲世界各地的书店.还讲述了与书相关的人、事、地.新书之所以取名《书天堂》就是因为“她的天堂是由书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