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西教育》2006,(3):13-15
主持人(高安市教育局):有学必有练。问题是为什么练,怎样练,练什么。在梳理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新变化时,有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新课改下的课堂训练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语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训,是教师的事,给学生点拨、开导、启发、解惑;练,是学生的事,训而练,练而训之,训练合一就形成教学。”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练和训同样重要。重训轻练,重练轻训都是不可取的。但是应注意,练不在于多,贵在于“精”与“巧”。因此,对于练习,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讲究实效。尤其在新课改阶段,更要注意练习的形式,既要有传统的文本作业练习,又要有个性化的作业练习。既要考虑如何体现知识转化为技能,又要考虑如何体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二年级的说话训练,形式有很多种,除了看图说话洲练外,还可采用讲故事等形式。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应力求做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有一次给二年级学生上说话训练课时,我对学生说:“会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听故事与讲故事。”我先讲了个简短的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许多老师似乎不愿或不敢再讨论“训练”的问题了,似乎课堂上一有了训练就是教法不新,与新课改不符,这使得我们的语文课越来越“浮”。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我越来越感觉到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所得甚少,长此以往, 势必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所以本学期,我尝试着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解题能力较薄弱的问题,我们从优化结构训练入手,探索提高“练”的教学功能。其体会是:提高练的效果必须增强练的目的性、针对性。不追求“新法”、“巧法”,把重点放在学生易于掌握而最有价值的常规方法训练上。在调整训练结构基础上,实行“读、授、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对教学过程中的认识结构、知识结构、信息结构的优化,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逸师”,顾名思义,安闲之师也。然而,语文课中的师之“逸”,并非安闲懒惰之意,而是弃滔滔之说教,集匠心于导练,力求练中有逸,逸里寓劳。教学中,我“摸着石头过河”,摸索着当“逸师”,寻觅“乐”之道,渐渐悟到了“逸”在练中,乐在其中。 首先,练为主线“忧”变乐。面对着目前“三多三少”(讲得多,练得少;问得多,读得少;死记硬背多,动脑动手少)的课堂教学现状,作为教师,多数忧虑重重:课堂上喋喋不休的讲解,先入为主的结论,连接不断的发问,尖子生的对答,这些表面的热闹究竟给学生带来多少实际效果?教师心中没底,学生更为模糊。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一些、操作性强一些、效率高一些?近些年,我努力实践了课堂教学“为训练服务”的构想,做到以读为基础,以练(口头的、书面的)为线索,争取每堂课一般有30分钟的“练”。其大体结构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7.
撷萃     
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我是一名体育教师,因为体形较圆被学生拥戴为“熊哥”(体育委员私下告诉我的)。对此我虽很“生气”,但也有些许无奈,谁让咱是个“孩子王”?谁让咱有如此“生理缺陷”?大家可以想象,“熊哥”在体育课上有些“政令不通”也是在所难免的。学生进行仰卧起坐达标测试的时间快到了,最近,我对学生的训练抓得比较紧,学生对此怨声载道,叫苦不迭。这不,刚宣布训练计划,学生已是嘘声一片,非常不乐意。训练时,有的练了几个就躺在垫子上不动装“死鱼”;有的练一个歇一会儿,勉强应付;有的甚至干脆不练,站在原地怒目圆睁。不知是心血…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似列车奔驰,作为教学第一线教师,若不从自身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必定会被新课改蹬下“列车”。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数的整除”这一章时,有几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为区分这几个概念,往往需要教师反复讲解,再加上大量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掌握。即使这样,学生常常还是分辨不清。反思这样的教学,教师在“讲”“辨”“练”上花的工夫太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我在实际教学中借用语文课上的造句训练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片断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夯实砸牢,一般会进行大量的训练。但这样也会产生思维定势的副作用。因此,多练不如“巧”练。要运用“巧”练,首先我们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思维定势。一、词、词组、习语的训练,不注意活用会形成思维定势如让学生说出“放、放置”一词,学生自会想到put、lay。但在SEFCIAlesson17课中,有这样一句:IWill__(放)theboxintheshabesothatthesundoesnotbumthelittleplants.据上下文对这句话的理解,此时的“放”不是指动作,而是强调状态。因此,用keep最为恰当,再如在介词between、among的学习中,学生皆…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至今,在快乐体育,淡化技能教学,轻视体能训练的声音之下,“课课练”已经悄然隐退。而如今面对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问题,专家和体育实践者们都认识到了“课课练”的重要性。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是有效解决学生体能素质下降问题的策略之一,呼吁“课课练”回归课堂。笔者觉得“课课练”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关键是我们如何科学地安排,合理地运用,以达到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就针对体育教学中“课课练”在内容安排、时机把握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再次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师教法课应对新课改教学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教法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显得被动和滞后,有诸多的不适应。章提出了应对新课改的教学策略:“学案导学”,变革学习方式,优化教材内容,凸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案导研”,训练科研技能。增强科研意识,学生成为教学的研究;“学案导练”,利用现代技术,训练教学技能,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育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许多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强训练,是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训练的特点有二:一是计划性,二是可操作性。训练的主体有二: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二者的关系一般是师“训”生“练”的关系。当一部分学生能达到“摆脱老师”的境界的时候,还可以实行生“训”生“练”,即一部分学生当了“小老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生害怕写作文,这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种心理障碍。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我们以为有以下三点:(1)片面强调“多写、多练”有不少语文教师受“多写、多练”口号的影响,从熟能生巧的观念出发,想通过强制性的多练,来提高写作水平。于是乎,课外作,大、小作,随笔、周记、日记、观察笔记、读后感似倾盆大雨,一齐落到学生头上。这种所谓大运动量的训练,对于优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以往枯燥乏味的数学课相比,现在的数学课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许多农村中小学课堂中的数学教学模式还是以"讲练模式"为主,老教师由以前的"先讲后练模式"改变为"精讲多练模式",中青年教师由"精讲多练模式"改变为"讲练+动手操作+多媒体辅助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们并不排斥探究,但很多教师由"讲练模式"训练出来,又沿着"讲练模式"走回来。中考、高考等考试还在指挥着我们沿着"讲练模式"走下去,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离不开“问”(提问)、“授”(讲授)、“启”(启发)、“练”(训练)。但是,一堂好课却不能满足于有问、有授、有启、有练,还要看能否问得妙、授得明、启得开、练得活,能否把握好这四个方面的“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提问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提问。所谓问得妙,就是所提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比如在讲授“积的乘方”时,教师的复习提问可结合具体题目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看、练)(兵教兵)(练)(生)(生)(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都让学生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教育理念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  相似文献   

18.
在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切实抓好教师与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边教边练,边学边练,以练促教,以练促学。这项任务抓不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全市中小学,由点到面,逐步深入地开展了“教”与“学”的语文基本训练功。教师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具体内容是: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复习课比较重“视训练”这个环节。在考前的综合复习课中,整堂课都用“于训练”的情况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训练”跟笔者主张“的操练”并不相同。通常的“训练”“是训”“和练”的结合,即教师的指导(训)和学生的练习(练)彼此结合。笔者认为,综合复  相似文献   

20.
“按比例分配”这部分知识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往往被我们教师所忽视。如何从知识点出发,拓宽学生的知识思路,沟通与其它知识的联系,给学生以完整、系统、连续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我运用以练为主、先练后讲、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除了让学生切实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外,还让学生领略到教材以外的知识,形成不满足于书本知识的心理素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练习层次如下:练习一:把100公顷地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公顷?100÷5=20(公顷),学生解答后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要把耕地等分成几份?学生设想到:把耕地分给农民,或在耕地上种上不同的作物……“在耕地上种上不同的作物,平均分行得通吗?”启发学生想到:由于各种农产品需求量不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搭配才行,有的种得多一些,有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