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明清时期是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彝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利于彝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明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与统治,彝族退居山区和半山区,不利于彝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来云贵地区彝族农业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是云贵苗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绝大多数地区进行了封建社会。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了苗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苗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农村职教的挑战王军农业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改变千百年来刀耕火种、牛耕犁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手工操作式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必然要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设备,必然要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来武装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一、北人南迁对经济中心南移的推动作用 宋朝经济中心的南移不是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北人南迁从秦朝时就已开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北人南移,不仅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历史上共有五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第一次,是在秦朝建立后,始皇赢政派遣五十万人南戌五岭,并在统一南方越族之后,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等三个郡,使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更新了当地的生产工具,从而促进了当地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史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历史,它涉及的对象一般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各部门(如农业、工业、商业等)的发展状况,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演变过程及其在经济中的影响或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中原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在岭南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对岭南农业的开发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政治上的大统一、汉越两个民族的大融合、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传入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岭南的逐步确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进了岭南农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产对象,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尺度。例如,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经济水平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传统技术与近代技术、农业国与工业国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开始的。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表现为;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因为人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资料都是通过生产得来的。生产停止了,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也就不复存在。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 所谓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人(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生产工具,其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其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均由人创造并使用的。生产工具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开始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育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一书中,曾经阐明教育在一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地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育部门向社会提供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现、发明,在生产技术上有创新、变革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在科学技术上至多只能步别国的后尘,很难取得重大的突破。第二,教育部门向社会提供一支能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如果没有这样~支队伍,即使有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它们也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第三,教育部门向社会提供一支与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人类出现后就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也不断地向前发展。封建社会里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们又称封建经济为农业经济。从15、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深入到欧洲农村.英、法、美等国终于在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农业经济取得了更大的发展。20世纪未,世界各国认识到农业也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在近代却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逐渐向着现代化过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而诞生、成长、壮大。她自觉应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建设和弘扬了中国的先进文化。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文化的创造主体,其根本利益是先进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有机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大检阅,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催化剂。社会需要大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而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不仅需要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扎实、专业化的实践知识。因此,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基础性保证。  相似文献   

13.
建设先进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更是高等学校推动素质教育 ,促进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 ,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图书馆,是传承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枢纽,是传播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重要地位不仅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是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它集中体现在“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论断之中。先进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党的性质决定了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是传统化通常的存在形式,本从产生到被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人群接受,体现着传统化发展的某种趋向。通过对《红楼梦》两种不同的释读形式的考察,尤其是对几种衍生本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化的发展既是原始意义和价值不断消解的过程,又是新的意义和价值不断产生的过程。同时传统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从精英阶层向大众阶层不断转向的趋势,民族的总体化素质因此而逐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推动先进文化价值观的创新。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应努力培育文化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内容和传播载体,完善文化创新体制和制度,实现先进文化建设质的飞跃,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党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 ,统一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这一根本属性。党的先进性是历史具体的 ,必须放到推动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 ,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联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永葆党的先进性 ,是党建工作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针。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传承先进文化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