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由卡尼曼和史密斯分享。章就卡尼曼教授的学术贡献——行为经济学,系统论述其兴起、发展、内涵和主要理论基础,并对此做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同为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心理学与经济学在许多研究领域是相互交融的。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心理学将传统经济学所研究的单纯的物的经济问题转化为研究人的经济问题,使人的经济行为以及内在制约经济行为的经济心理具有了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教授Daniel Kahneman和经济学教授Vernon Smith被授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Daniel Kahnema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人的判断和决策的研究思想,成为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Vernon Smith的贡献是开创了实验经济学的新领域。这为当前社会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的结合赢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奥曼主要从完善博弈论体系上深化了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谢林则从博弈论应用上扩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文章通过解读两位获奖者的理论成果,评价了他们的学术贡献,反思了博弈论在解释社会一般关系的局限,指明了当前经济学应致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埃尔文·罗斯(Alvin E.Roth),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教授,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伊德·沙普利教授共享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埃尔文·罗斯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和哈佛文理学院经济系教授,他因成功将数学理论应用于市场设计实践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工作成功改变了公立学校、肾脏捐献以及住院医师岗位配置的市场设计和功能。罗斯的获奖工作主要在哈佛完成,他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伊德·沙  相似文献   

5.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0年10月11日宣布,200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1944-)和丹尼尔·麦克法登(1937-),前者为芝加哥大学教授,后者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他们得奖的理由是他们各自发展了既能广泛应用于个人与家庭行为分析,又能应用于其它社会科学的统计分析理论与方法"。由于他们二人不是某一流派的领军人物,因此并未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他们的得奖印证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注重数学化和数量化的特征。一、赫克曼和麦克法登的主要贡献赫克曼和麦克法登的研究领域被称为微观计量经济学,它是介于经济学和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做了评介,主要包括:森不可能定理"克服了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各种可能性,为现代福利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森不平等指数"为经济分配不平等的测量提供了与现实较为一致的福利经济思想基础;森将他的福利理论运用于贫困研究,提出森贫困指数";森提出一套较为科学的饥荒分析框架,使福利政策分析纳入饥荒形成机制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7.
学生党建不对称信息问题的解决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对称信息问题是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姆·维克瑞教授主创的信息经济学所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信息经济学作为现今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有关非对称信息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理论。本文主要是从不对称信息概念这个角度探讨学生党建中不对称信息问题的解决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约翰·纳什,1928年6月13日出生于美国,1950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博士学位,现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22岁创建博弈论,重构了经济学的基础,在经济博弈论领域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全面实施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迫切需要探寻其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相关研究在国内外主要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基本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国内外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突出了在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及创新经济学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和拓展。其中,新发展理念、绿色与创新发展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经济学教授萨缪尔森,在他的流行于世界的《经济学》一书中,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关于混合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作了总结性的阐发。他认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是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解决这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方式(运行机制)是不同的。那么,混合经济是由什么来解决的?概括地说,“主要是由一种价格制度(市场制度、盈利和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经济学教授萨缪尔森,在他的流行于世界的《经济学》一书中,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关于混合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作了总结性的阐发.他认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是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解决这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方式(运行机制)是不同的.那么,混合经济是由什么来解决的?概括地说,“主要是由一种价格制度(市场制度、盈利和  相似文献   

12.
乔治.阿克洛夫因为在信息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他长期以来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宏观经济学上面,特别是行为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里的应用。阿克洛夫的宏观经济学思想,包括非自愿失业问题,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问题,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问题,等等。阿克洛夫宏观经济学思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学术统计特征与我国经济学研究及教育现状,推知,中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希望寄托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群体上。如果再维持现行学术评介机制和制度28年不变,中国人很有可能在2068年之前无缘诺贝尔经济奖。  相似文献   

14.
让·梯若尔教授(Jean Tirole)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顶级理论大师。他的学术研究既深入又广泛,在经济学界的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这些领域包括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合约理论、公司金融学以及金融中介理论。国外经济学界的学术贡献一般都是通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而梯若尔教授与很多大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既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原创性论文,还撰写了几本经典的专著(其中一些是和其他学者合著的)。  相似文献   

15.
白暴力教授在经济理论研究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对价值与价格理论的研究尤为显著,他客观、全面地分析了西方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否定,有力地说明这些否定性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经济现实,独创性地建立了由六个层次构成的价值价格理论体系。白教授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基于对《资本论》方法论的深刻体会、对数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和对其他自然科学方法的正确借鉴,他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及其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为推动我国理论经济学向更新、更高水平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信息对称的界定 关于信息对称的研究早期主要在经济学领域。界定信息对称概念,在经济学领域始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2001年10月10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哈佛与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彭斯,担任适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17.
一、穷人经济学理论概述 "穷人经济学"这个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奖仪式会上讲话中提出来的.原话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这段话的含义之一是:只有改造传统农业,才能发展增收和富足;含义之二是:农业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潜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差别主要是农民能力的差别,提高农民的能力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周文 《教育研究》2021,42(2):151-159
卫兴华教授(1925—2019年)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研究,提出了影响广泛的诸多经济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卫兴华教授从事经济学高等教育近70年,在经济学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教学教材改革、人才培养上拥有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鲜明的经济学教育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问,编写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刻不容缓。文章梳理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与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差别,论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及研究的主要方法,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阶段划分的初步方案。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科学论。要加强行政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研究,处理好行政区域与地理区域的耦合互动关系,注重投入产出模型和系统动态学方法在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福利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利经济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威廉·配第,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标志是庇古的《福利经济学》。19世纪30年代后,勒纳(A.P.lerner)等人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修改和发展,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和补偿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哈耶克、弗里德曼等进一步发展了福利经济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了能力中心以取代幸福的效用观和所谓的“能力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