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南海问题贯彻“双轨思路”,突出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与安全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关系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
孟航宇 《新闻窗》2008,(6):48-48
2008年7月26日-8月1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由国家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一次重大外事交流活动。中国与东盟十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举办此次活动有利于加强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推动我国与东盟之间的教育合作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10月23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上,中国与东盟10国出版界通过了《中国-东盟出版界南宁共识》,推进各方加强出版交流,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睿 《视听》2023,(9):3-5
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2年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的历程中,中国与东盟在电影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东盟国家票房体量不大、平台影响力不足、东盟语翻译人才稀缺等。通过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影视产业基地、积极探索合拍长效机制、搭建中国—东盟影视数据平台等具体措施,可有效推动中国与东盟电影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实现以电影为媒介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对东盟的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即是经济合作的经济带,又应该是中国-东盟文化合作的融合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经济发展促进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推动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东盟文化融合在文化实力现实差距、西方文化冲击、文化互动差异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政府、媒体、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成为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域一直是广西的希望,“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概念的提出,是否令其离这一目标更近一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北部湾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南、北、钦、防四个城市媒体一起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加大了对博览会的宣传,而且为实现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信息交流中心的建设提供机会。但是媒体并没有打破地域界限,不管是在报道内容还是报道对象、新闻稿件分享等的互动上都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加强广西与东盟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层面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在东盟博览会的报道及推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能否将整合各种媒体资源优势,塑造强大的对外传播效果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新的媒介语境构成要素并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的传媒语境,分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媒体报道策略,以期为其报道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9.
去年,中国-东盟领导人齐聚广西南宁,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并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从而揭开了中国-东盟关系史的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阮小妹 《图书馆界》2006,(2):67-71,6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盟高等教育合作越来越频繁,高校图书馆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注重东盟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增强服务意识,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这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顺利开展、对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长期落户南宁,为广西电视台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内容资源,也提供了一个联合海内外的发展契机。广西电视台抓住中国-东盟合作的契机,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明确了新的发展支点,即把自身发展的焦点锁定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中国—东盟的视角,对中国—东盟合作中新闻宣传危机公关的意义、新闻宣传危机公关所处环境等方面进行试析,对中国—东盟合作中新闻宣传危机公关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朱斯芸 《大观周刊》2012,(26):20-21
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壮剧,其中北路壮剧更是这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北路壮剧面临着日渐衰颓的命运。借助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的的契机,笔者试图从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经验中探寻出广西北路壮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广播电视高峰论坛4月21日至4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与东盟十国广播电视政府主管部门、东盟秘书处和双方广播电视机构的代表约100人出席了开幕式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东盟档案工作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中国-东盟档案工作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十周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需要政治互信的深化、经济贸易的往来,更需要人文交流的全面拓展以促进民心的相通。第四十届吉隆坡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深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与东盟各国携手开启了双边、多边出版交流合作新征程。本文旨在梳理中国—东盟出版交流合作十年成绩,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对中国—东盟出版交流合作的下一个黄金十年进行展望,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国—东盟出版交流合作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广播影视     
《传媒》2008,(5):74
手机电视标准之争“白热化”;中央电视台5月1日开播高清综合频道;中国与东盟将加强广播电视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11,(33):25
本刊讯(记者 邸荣芬)10月22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在南宁举行。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签署了数字出版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重点项目合作,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扎实推进中国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 邸荣芬)10月22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在南宁举行。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签署了数字出版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重点项目合作,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扎实推进中国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颖婷 《视听》2023,(4):121-124
作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动者、深度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广西积极推动中国—东盟交流对话。对于在区位和地缘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广西主流媒体来说,面向东盟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传递好中国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通过版权合作模式、青年对话探讨模式,以及文化节目“出海”的形式,在促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和文化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