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日语间接回指作为日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对利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了解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日语间接回指使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二是交际对象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交际英语中,间接语言的使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基于此,从语用学角度,用实例分析间接语言的话语功能和使用目的。间接语言就是语言使用者通过实施一种言外行为来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形式,使用间接语言能够达到多种交际效果,并提高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3.
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和理解受到动态语境的制约。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语境对间接言语行为制约的运作机制。在对动态语境的定义作进一步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动态语境对间接言语行为制约的要素包括语境中的"有言在先"、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双方互动的即时语境。语境中的静态语境在交际双方互动时,被激活而成为动态的语境。所谓动态语境其实是动态语境与静态语境的结合,它是在语用中由交际双方协同构建的。  相似文献   

4.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们在交际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语言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能够帮助交际双方借助语境信息理解说话者真正的意图。本文分析了西班牙语中常见的三类间接言语行为来说明间接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接地使用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个普遍现象,语言学家从语用学角度称之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并给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间接言语行为的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黎婷婷 《考试周刊》2011,(40):89-90
间接地使用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个普遍现象,语言学家从语用学角度称之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并给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间接言语行为的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说话往往并非直截了当而是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是语言使用的间接现象。语言使用的间接现象已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语言学家把此现象称为间接言语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并给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英语间接言语行为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间接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交际中非常普遍的现象。间接语言有很多表现方式,本文探讨的是两种最典型的方式——间接言语行为和隐喻,在语用学的框架中梳理了各自的发展,分析了它们不同的推导过程。最后,肯定了隐喻化言语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间接言语行为和交际能力这两个词都属于语用学范畴。从探讨两者关系着手,分析间接言语的使用情况,就如何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提出几点建议。教师可以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入课堂教学,采用交际教学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正确的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语用能力远落后于语言能力的状况,文章分析了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交际中的功能,阐述了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石,二语词汇习得包括两种方式:"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长期以来传统的直接学习因费时低效饱受批评,而交际教学法促使间接学习备受推崇,但却忽略了其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制约因素。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各有其优缺点,对于中国的二语习得者而言,将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有机结合,以精讲多练的形式习得词汇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在英语交际中,间接表达方式中暗示、委婉、掩饰、反语、讽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间接表达方式所显示的不同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静 《考试周刊》2010,(2):111-113
“话中话”是人们交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它尤其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发展,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这种语言的“话中话”就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直接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交际交流,尤其给外语学习者增加了困难。作为英语学习者,一定要掌握英语中的“话中话”以达到准确自如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道》第一章的解读,结合WiRerBynnerl(1944)的译文分析了原文和译文的风格、语言和内涵.旨在归纳出该原文和译文中间接交际策略的体现。笔者从三方面详细论述了文中间接交际策略的体现,即:该文假定了一定的交际者;作者和译者使用了大量不确定的或开放的意义;文章采用了非直接语言,如比喻、诗体、矛盾语言等。最后.笔者得出结论:间接交际策略在原文和译作中相得益彰,突出了诗体主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在英语交际中,间接表达方式中暗示、委婉、掩饰、反语、讽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间接表达方式所显示的不同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塞尔(J.R.Searle)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论述了间接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表现形式和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间接使用言语的现象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个普遍现象。交际者通过使用间接语言可以使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间接言语行为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8.
间接使用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文章在前人研究言语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对汉语中的间接性请求进行分类。认为汉语中的间接性请求可以分为要求听话者说一些事情和要求听话人做一些事情,而这两类又可以再分为规约性问接请求和非规约性间接请求。  相似文献   

19.
对语言的语用研究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认识,言语行为理论是迄今为止能够比较有力地解释语言和它的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必然导致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研究,本就Searle的间接言语理论及其在语言实践中的意义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评述了塞尔对理解间接言语行为的阐释: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语言和非语言背景知识,会话原则及双方的推理能力。本文重点探讨了这些必备条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