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党军  刘峤 《考试周刊》2015,(45):109-11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长期难以走出"费时"、"低效"的怪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促进自主学习的实现,是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的共同挑战。大学英语课,一方面在做好帮助学生补基础和打基础的同时,另一方面必须探索有效途径,通过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和异域文化的兴趣,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探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学习策略和语言应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文化知识的有效导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能够增强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本文研究了当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和跨文化教学的现状,全面分析存在的核心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有益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凤侠 《考试周刊》2011,(32):116-117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向学生渗透中西方文化意识,使学生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相同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丰富英语内涵,同时培养和提高交流、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语报刊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并受到多方面的重视。通过英语报刊阅读的训练,使学生了解英语报刊的基本特点,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本文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英文报刊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英文报刊阅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展开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既要加强语言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在阅读、视听说、词汇和语法等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加入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适当避免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交流不仅是语言上的传递,更是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互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文章首先阐述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英语文化意识的内容,最后对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和技能外,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在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的能力,更全面的发挥大学英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同时还需要导入相关的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可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主要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利用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可能与必要。网络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及文化知识、促进学生识别语境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经济的高度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设置英语情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捕捉生活细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在引导学生注意中外文化差异的同时,让他们领会在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化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要从激发学生兴趣、挖掘教材内涵、培养认知策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吕旸 《考试周刊》2012,(59):70-71
语言教学不仅仅包含语言知识的教学,同时包括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入手,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朱琳 《华章》2012,(35)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渗透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习俗的了解;脱离了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知识,学到的就只是语言的外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营造文化氛围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用相关的英语谚语、名言警句,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文化知识,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文化保存的手段.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交际能力,从而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提高交际能力离不开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还应包括文化知识的渗透.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就应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有意识、系统地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传授学生国际文化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要提高文化输入的意识,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意识的渗透,是现代英语教学的新思路,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教学平台,可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在了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和思考,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英语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是英语语言,因此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要通晓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言承载着文化,对于英语的学习就是一个了解和掌握欧美国家相关背景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熟悉和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在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有效的教学环境中使得语言与文化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的交际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根据教高厅〔2007〕3号文件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除了在课堂上传授语言知识外,跨文化意识和交际学习也是同等重要。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镜像。在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过程中非语言交际系统的巨大差异是教学中存在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英语课堂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将学生语言知识与文化素养相结合,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他们的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魅力同时更地道地用英语来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