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新闻以其大众性、娱乐性、情感性以及全球性的特点,成为众多媒体追逐报道的领域。而电视媒体以其集图像、声音、文字、音响等多种符号形式于一体,动感、感染力强等优势,是体育传播尤其是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传播的主力媒介。由于中西传媒体制、受众观念、媒体实力等方面的差别,造成中西方电视媒体在体育赛事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以中国中央电视台、NBC的北京奥运赛事报道的差异为例,从报道理念、报道角度、报道内容等方面对中西电视媒体体育赛事报道差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模式和方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探索符合新传播环境的世界杯报道策略对提高世界杯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有着较大的作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了解世界杯赛事情况的重要平台之一,做好报道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对陕西广播电视台各档电视新闻栏目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中国队与叙利亚队比赛的报道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几点经验:把握舆论导向、出像富有激情、报道专业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略论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摄影是媒体(这里主要指报纸和网络)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受众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已满足不了人们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需求,人们还想全方位了解赛事以及参与活动当中的人和事,这是关注体育的受众的普遍心理。在大众物质生活极大富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迫切的背景下,体育更能激发人们的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08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和成功举办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媒体有必要加大体育报道内容,体育新闻摄影记者也应该为供职的媒体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新闻图片。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个人认为:在体育新闻摄影中除了抓取比赛进程中精彩的竞技瞬间外,还应将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拓展到在色彩、庆祝、幽默、悲伤的表现上,从而丰富体育新闻摄影的报道内容,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4.
门天清 《新闻前哨》2012,(10):48-49
伦敦奥运赛场内外,频现争议与纠纷,基于公众对于事实的认同,自感过失一方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表示歉意。从传播过程而言,国内媒体对于此类“道歉报道”并非仅仅充当“传声筒”,在道歉事件双方与受众之间搭建起一座简单的桥;而在把握住以下两点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报道角度的尝试——一是道歉双方的心理变化,二是受众对于道歉双方的认同感。本文拟从传播中受众的角度解读国内媒体关于“道歉报道”的尝试与思考。(一)代替受众,承担反馈功能。道歉,现代汉语词典释意.表示歉意,特指认错。北京时间7月30日凌晨.在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赛前呼声极高的中国选手吴景彪发挥不佳,终居亚军。  相似文献   

5.
体育媒体在我国体育事业体制下,不仅要传播各大赛事的比赛信息,还要满足广大受众对于比赛以外各类信息的需求。体育媒体将社会责任铭记于心,是新闻报道的出发点。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特别是在体育媒体领域,职业道德规范时有缺失,各种不负责任的报道经常出现。本文以网络时代体育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育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现象和原因的探讨,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发展之道,在网络时代,使体育媒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刘华卓 《传媒》2003,(9):56-56
体育新闻的策划,重点在竞技新闻、群体新闻和赛事新闻。而这些新闻的策划,根据它的特点,要做好六篇文章。一 竞技新闻 赛前和赛后 当体育比赛烽烟未起之时,不少体育迷就会对比赛作些估计,然后跟报纸的预测作个比较。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策划,正确地引导,以增加读者对赛事的兴趣,吸引读者对报纸的关注。赛事完了,需要报纸作  相似文献   

7.
移动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体育赛事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移动媒体时代为电子竞技赛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移动媒体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研究得出,移动媒体能促进电子竞技赛事多样化、扩大电子竞技赛事影响力、拓宽电子竞技赛事的传播渠道。同时移动媒体时代下也面临电子竞技内容更新换代快、侵权盗播现象层出不穷、泛娱乐化背景下忽视了体育本质等挑战。对此,作者从国家、移动媒体自身以及赛事受众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期间,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奥运会赛场外展开了一场媒体间的激烈竞赛。经过竞争与相互协作,三方的报道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电视媒体仍是受众观看比赛和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陈佩 《新闻世界》2011,(5):26-27
新时期的深度报道在我国新闻界已发展了20多个年头,并且逐渐成为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精心打造的特色产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提供未来走向预测,是它得以发展并在当今社会受欢迎的基础。可以说,深度报道在当今社会具有其特定的时代价值。本文则是从深度报道对社会、媒体及受众三方面的作用探...  相似文献   

10.
赵敬源 《传媒》2021,(23):69-70
随着中国篮球体育事业的成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篮球赛事,而体育类移动APP的普及推广,为受众及时获取相关赛事信息和移动观看篮球赛事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也使其成为当前篮球赛事的重要入口."我奥篮球"是专为篮球爱好者量身打造的一款APP."我奥篮球"在宣传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SCBA)方面,凭借其专业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优势,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与认可,成为篮球数据及赛事线上管理的行业领军平台.据七麦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1月26日,其在国内各大应用商店和终端平台上的下载量达到近780万次,处于国内体育类APP的第一梯队,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另据《中国体育报》文章显示,2021年春节期间,"我奥篮球"共播报了1042场比赛,其中超过600场比赛进行了直播,比赛数量同比增长500%.因此,对"我奥篮球"APP联赛报道的特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财经媒体每天都在向受众提供预测性报道,如"明日股市涨跌"、"高房价还能挺多久"等.然而,许多报道经受不住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所预测的事情并未发生或结果大相径庭,"失灵"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失灵",轻则损害了媒体的声誉,重则误导受众造成投资和经营损失,甚至引起市场的波动和混乱.如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财经媒体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受众心理机制影响着受众能否产生媒体接触动机、是否愿意接受媒体的宣传,深刻地影响着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媒体报道策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受众心理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以大众媒体的医患关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受众心理人手,探讨医患关系报道中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剖析其心理特征.并提出媒体引导受众心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14):68-72
专业体育赛事中的媒体手册是体育组织最有效的传播策略,也是媒体运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NBA的《媒体指南》是组织传播媒介的突出代表,既为报道体育组织的球队和赛事的媒体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还为广大受众带来了丰富的赛事体验,其完善的运营流程和成熟的发展机制对我国CBA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从制作流程、内容涵盖、发放渠道等方面对NBA《媒体指南》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照CBA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CBA媒体手册发展的几点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如今,只要我们观看大型赛事电视报道,就会看到前方记者从比赛现场发回的出镜现场报道、比赛实况的全程转播以及与比赛相关的大量辅助性信息,三者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赛事转播节目的形式,使赛事转播更加丰满,更加吸引观众,同时也使体育赛事报道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5.
潘文君 《新闻前哨》2006,(2):108-109
现代生活中,体育报道已成为媒体报道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受众的角度说,人们在阅读体育新闻报道,了解体育信息的同时,也期望体育新闻呈现给他们的字或图像如体育本身一样具有挑战性和娱乐性。体育新闻的纪实性和娱乐性并存的特征,在足球新闻报道中体现得最为透彻。各种形式的媒体在足球新闻报道中都呈现出一种共性,那就是既提供得分、统计数据、动作、赛事进程等信息和图像资料,叉通过令人激动的话语以及图像娱乐受众,吸引受众的眼球。本分析的就是这些能有效抓住受众、极具个性特色的词语以及它们的语义功能。笔认为,它们是足球新闻报道实现娱乐化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许鑫 《青年记者》2007,(2):50-51
围绕06世界杯的64场赛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展开了大容量、立体化的报道。报纸如何报道才能扬长避短?笔者选择《南方都市报》6月10日至7月11日的《世界杯特刊》作为分析对象,大体上可以反映纸媒在重大赛事报道中的一般做法和策略。《南方都市报》从6月10日起,每天均出版《世界杯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篇幅达8-16个版面,按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分成“立场”、“战报”、“专题”、“纵深”、“前线”、“预测”、“传媒”等专栏,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特点,从多方面把握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报道的范围、领域从比赛本身向相关事件延伸,从…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日新、信息爆炸的今天,众多媒体无不千方百计开拓生存发展空间,各方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媒体的核心力量———主流媒体应当如何应对?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主流媒体在把握各自基本定位的前提下,都在努力从点滴做起,竭力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多侧面、全方位强化服务功能。媒体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首先要了解受众所需,并能十分准确地将这种所需加以提炼概括,进而从精神需求的层面上进行全面提升,以强大的凝聚力引领受众,形成以媒体为核心的受众群体。那么,今天的受众其主要需求有哪些内容呢?把握受众的主要需求权威睿智的政经导…  相似文献   

18.
李玢 《东南传播》2012,(10):183-184
赛事现场报道是基于赛事直播为主体,现场记者通过自身的看听想,迅速有效地整合赛场信息,通过解说或者采访,将赛事现场的方方面面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充分满足观众的期望值、探求欲。这些年来,国际赛事不断增多,赛事现场报道已经成为各大体育赛事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赛前现场感、赛后纪实性以及现场记者个人能力,这些都是体育赛事现场报道所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受众对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应当最大限度的为受众提供角度新颖、手法独特、构思巧妙、见解独到、实用性强的经济新闻,使媒体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使经济新闻通过报道方式的创新,取得更加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奥运越来越成为大家关心和讨论的中心。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票务方案公布以后,大家都希望能购买到门票去亲自体验奥运会的比赛,但是奥运会是世界性的赛事,要满足各国观众的需要,所以只有为数不多的观众能到现场去观看比赛。其余的观众只能通过各种媒体观看和了解奥运会的各项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