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贺军 《教师》2012,(13):32-32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被誉为"管一辈子的教育"。养成教育有以下"四忌"值得注意。一忌照搬模式,导向不明学校在实施养成教育时不能照搬其他德育的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2.
良好习惯养成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实质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小学寄宿制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社会意义,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良好习惯养成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实质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小学寄宿制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社会意义,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抓养成教育,这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做法。但以往学校抓养成教育只是对学生而言,所以有一定的片面性。学校养成教育首先要从教师抓起,让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用教师自己的模范行为再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并且持之以恒,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教育累积,才能收到效果。一、养成教育的对象及内容学校养成教育对象应该包括学校全体师、生。首先从教师抓起,把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与养成教育统为一体,使表里合一、言行一致,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学生的养成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在教育中培养,在培养中教育;其次是引导,教师要靠自己高尚的人格魅…  相似文献   

5.
良好习惯养成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实质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小学寄宿制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社会意义,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成长阶段,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多年来,同心县豫海镇中心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实际,使养成教育与日常班务工作相结合,取得了一定实效。如何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抓养成教育,这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做法。但以往学校抓养成教育只是对学生而言,所以有一定的片面性。学校养成教育首先要从教师抓起,让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用教师自己的模范行为再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并且持之以恒,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教育累积,才能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8.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本文从"图书馆是教师的冲电池、图书馆是学生知识的扩展地、图书馆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园"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图书馆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秀龙 《教师》2012,(9):20-20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和教师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有效措施,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我校是公办九年一贯制全寄宿教育扶贫移民学校,学校现有学生人数2000人,共38个班级,其中初中23个班1285人,小学15个班715人。学生90%来源于县内撤并学校和边远地区的贫困家庭。从总体上来讲,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差、素养低、文化基础差。所以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尤为重要。4年来,我们秉承"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德育理念,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要进一步加强"两课"教育和制度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树立典型模范,在实践教育和"自为"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将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实施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而其父母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落在学校,因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教师更应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当前农村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农村学校进行有效教育的保证。同时,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实质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子》2014,(10):F0002-F0002
始建于1964的潍坊市潍城区健康街小学整整走过了半个世纪。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50人。学校秉承"开展幸福教育,营造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遵循"走健康路,做健康人"的校训,本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的原则,形成了经典诵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孝道教育——塑造学生高尚品德,少年军校——彰显学生个性特色,家校共建——拓宽学校教育渠道五大教育特色。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综合素质教育十佳学校"、"国防教育先进集体"、"国家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少年军(警)校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  相似文献   

15.
落实德育首位,努力增强德育实效是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努力开创"养成教育为主体、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学校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通过"抓小事、抓平常、抓实事"示范、引导和鼓励学生,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有效提升学校的精神文化品位;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与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都来重视养成教育平罗县城关一小王立世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德育...  相似文献   

18.
洪茂涛 《考试周刊》2012,(10):162-163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用,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优化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遵循序列化、主体性和持久性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网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程、全员教育。  相似文献   

20.
习惯的好坏决定着人一生的发展方向,而学校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受用一生的良好习惯呢?作者根据工作实践总结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有效德育管理方式。全员,一是指学校要对全体学生负责,面工作要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