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什么是“大公无私”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和“私”,是一对广义的省略词,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所指。本文所涉及的“公”与“私”概念,专指两种对立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在这种意义上,所谓“公”,就是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诚实无邪的精神;所谓“私”,就是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显然,这是与经济利益上的公私关系不同的另一个范畴的公私关系。在这里,大公就不能有私,有私就不能大公,公和私既不能“并存”、“互助”,也不能“兼顾”、“结合”。由此可见,“公”与“私”这两个词或概念,包  相似文献   

2.
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研究员李君如说:当前,思 想理论界对形势的种种不同认识和观点的主要分歧,是姓“公”姓“私”的问题,概括地讲,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能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不同认识。具体地说,就是对目前的结构和实现形式的不同认识。 在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公”与“私”在春秋战国时期即“论战纷纷”,各家言论各执一词,而孔子却“置身事外”——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多学者,多作“公”“私”之论。老子认为圣人的本质特点就在于“无私”,“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最低的标准也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庄子则提出了“无  相似文献   

4.
一、说“”近读周俊勋先生的《释“公”》一文①,文章引《说文·八部》:“公,平分也。从八从,八犹背也。韩非曰,‘背私为公’。”周先生以为《说文》说解有误,并根据甲骨文和金文证明,“公”字“象人面容之形”,其主义也当为“容貌”义,后来孳乳为“颂”,继...  相似文献   

5.
林建成 《教学与研究》2003,42(11):59-62
把认识看成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还只是从现象形态上看待认识 ,没有揭示认识的本质。认识本质上是人的社会生活的表现 ,是关于人自身的认识。在认识本质的问题上 ,我们应当重视马克思的“表现说”。把“反映说”与“表现说”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言说”的教育内涵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说”是我们的生存方式,人与“说”是本质性地联系在一起的。“早在古希腊时代,人就被界定为‘会说话的动物’,因为我们能说话,所以我们是人,因为我们是人,所以我们会‘说话’、要‘说话’,‘说话’使我们成为人。”①我们作为人而生存着,我们不能不说。“言说”的意义,深深植根于人的生存本质之中,人通过“言说”而绽放自身生存的意义。“言说”与人的生存本质地相关联,也与教育本质地相关联。  相似文献   

7.
对自身的探究与追问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课题。从古希腊戴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告诫到后现代思想家对“人之死”的论断,我们可以看出,人在探索与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从来没有问断过对自身内部世界的关注与探究。教育学是一门“成人”之学,它担负着人的发展与完善的神圣使命。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教育学需要深入地了解人、认识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你自己”便是一个永恒而又现实的教育学命题。  相似文献   

8.
加强“知行转化”的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的活动中 ,“知”和“行”是两个基本的环节。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就是使受教育者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由于“认识”不等于“接受” ,“接受”不等于付诸“行动” ,因此 ,道德认识的多样性和不同道德观念的冲突就有可能使人们不能总是按照某种道德标准行事 ,这就是为“知行背离”。所谓“知行背离” ,是指行为意向与其对社会关系、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认识相矛盾、相脱节的倾向 ,这种倾向的共同特征是个体对正确的思想道德理论、行为规范条例 ,熟记于心、常挂于口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违背所“掌握”的“理论” ,做出有悖于道德、伦…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推动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着重就职教自身发展的“适度”、“优质”、“特色”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1.现阶段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事业规模应当“适度”。 对于职业教育规模应“适度”这个问题,我们要有统一的认识。“适度”的“度”如何理解?我认为,这个“度”即是指职业教育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需要的程度,也是指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能力、自身的办学能力,同时还指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当中以及与普通教  相似文献   

10.
亲子交往与儿童人格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人格的早期生成主要取决于父母,是父母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亲子交往中将行为规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注入了儿童的心灵。因此,发展儿童人格中的自主性向度必须有效地建立起民主的亲子关系。 1、尊重——自我确认传统亲子关系的一大弊端是父母对子女的占有性,这种占有性剥夺了子女的基本权利,将其物化为私有财产,从而消解了儿童的自我意识使其陷入僵化的“无我”状态。马克思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立足于自身的时候,才在自己的眼里是独立的,而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算是立足于自身。”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人的个体本质的根本体现,自我意识的觉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通过人的劳动进行信息交换、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即三大交换活动协同运动。生物个体即个人的“三大交换”是基础,社会“三大交换”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个人的“三大交换”与社会“三大交换”的活动就是“私”与“公”的矛盾。“私”与“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私”、“公”矛盾的运动过程,也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正确处理“公”、“私”矛盾,主要是树立“公”、“私”分明的观念,实践劳动是人生存发展之本,正确把握个人角色的变换。  相似文献   

12.
以流传物形态存在的人的精神产品,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改变而经历了“客观对象”、“主观经验”和“存在理解本身”这些不同身份,从而也被相应地赋予永恒或历史等不同特性。在寻求对作为文本的传统的理解方法过程中,人们不断深化对文本意义存在方式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改变人对自身存在本质的理解,即人从纯粹的认识主体转交为被传统所决定的一种存在,在不可摆脱的“诠释学处境”中生存。于是,作为流传物的文本的意义与历史地存在的人都只能放弃形而上学诉求而不断寻找自己的历史性存在。  相似文献   

13.
对于和谐社会及其构建而言,“公”总是意味着个体、群体的同生共荣,意味着公与私、义与利等的相生相息。以公民身份为前提、以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为基础、以丰富人性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终极追求,构成了当代“公”的观念的丰富内涵。学校基于公民生活实践,从培养公民意识、增强公民认同、鼓励社会参与等侧面着眼,有利于培育面向公民社会的“公”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将人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手段的同时 ,深刻地论述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人的本质特性。由于人类不像动物那样只受肉体需要的支配进行生产 ,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全面地改造自身 (形体、精神、意志、情感 )和美化自身的生存环境 (社会、自然 ) ,创造着文明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创造着美 ,所以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不是指某些事物的一般性规律 ,而是指“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 ,这样就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劳动的本质和美的本质。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就可以分清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现实美和精神生产所创造的艺术美是分属存在和意识的两种不同范畴的美 ,同时也就弄清楚了自然美的本质和自然物的形式美是分属两种不同性质的美。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公”与“私”的形义系统,分析了它们对立的修辞关系;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其中所蕴含的关于“公”与“私”对立统一的人格修辞意义进行了阐释;从经济体制的层面,分析了公私合一的政治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与私略论     
<正> 自从阶级降生于人类社会,公私观念也就随之潜入人们的灵魂,并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处理一系列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对于公与私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制约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因此,科学地认识公与私的本质,正确地处理公私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实践和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于认识上的矛盾性。当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认识需要与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个义一个的“愤悱”状态,不断满足其学习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各种西方哲学思潮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其中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理论的影响与危害是明显的。对这种理论进行分析批判,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 首先,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理论是建立在“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种观点之上的。它来源于萨特的唯心主义的存在观。萨特说:“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这就是说,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先有人的存在,然后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造成自身的本质。这种观点的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我们认为,存在和本质是相互联系和互为依存的有机统一体。无存在的本质与无本质的存在都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宋明理学由理学和心学的纷争引发的从。存天理。灭人欲,,到。天理就是人欲,,的逻辑转变,肇始于群体“公共空间”和个人“私人空间”基础上的“公“私”之辨,显示了宋明理学的哲学本体论由本质论向存在论的回归,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问题。当然,“天理在人心”的提法虽为“私”争取自己的合法地位开启了门缝,但也为天理的确认带来了极大的随意性。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把握“度”,即如何让“理”来引导“欲”。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性善”论一向被作为地主阶级的唯心主义先验人性论而加以批判和否定,导致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对此再不敢问津。当然,孟子的“性善”论并不是唯物的。但是孟子的“性善”论作为他对于人类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时期人的本质的认识有无正确之处?这种认识对于人的本质的深化发展与人对自身本质认识也随之深化发展的人类认识过程有无贡献?在地主阶级和唯心主义的先验道德论的形式中,是否包含有合理的内核?这方面的系统论述不多,由此也影响到对孟子思想的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因此,把孟子的“性善”论置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从人的本质的深化发展与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也随之发展的人类认识过程,从哲学史的角度认识孟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对于正确地评价孟子思想,了解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