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偏好反映的是小学生对教师某些权威类型的喜欢程度。教师权威可分为制度权威、智慧权威、道德权威、人格权威和知识权威等5个基本维度。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偏好特征表现为:偏好程度总体较高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性别和角色差异;在各个维度及其二级分析指标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性和年龄方面的发展差异性。基于小学生对教师权威偏好的视角,教师提高权威水平的主要策略有:全方位发展,努力成为在多方面都有较高权威的教师;关注差异,构建尊重小学生异质化发展的班级共同体;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偏好倾向,有所侧重地展现相应的权威。  相似文献   

2.
教师权威是教育领域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有关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再次成为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教师权威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农村初中生的年龄、性别、父母的职业与学历在主客观和六大因子上对教师权威认知发展的影响,并总结了学生教师权威认知发展的规律,以期为农村初中教师合理构建和发挥自己的教育权威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教师权威在本质上是对学校权威和师生关系的集中体现,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权威受到了全面的挑战。为顺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教师权威内涵的转变成为必然。教师权威产生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养,究其本质是对师生关系及观念变化的重新定位。《教师专业标准》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并对教师权威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具体体现在教书育人,师德为先;教师主导,学生为本;全面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且行且思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教师权威是指职业学校教师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和个人因素而产生的一种支配力量,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学生对职校教师的依赖和服从。时代的发展推动着教师权威结构的转型。从教师权威的内涵、类型、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新型教师权威的提出与构建等方面概述职校教师权威研究,以供职业学校构建新型教师权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诉求以及教学模式的"程序化"使用等,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角色权威和感召权威呈现出退隐形态。但在学校生活实践场域,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熟度呼唤教师的智慧权威;师生关系民主化要求重新解读教师的角色权威;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需要教师继续发挥感召权威。这些赋予了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价值。鉴于此,拟尝试通过"外发型"法理性权威与"内生型"专业性权威这两种路径来实现教师合理性权威的重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传统教育中教师权威的形成,网络发展对教师权威的挑战以及整合后的教师权威,阐述了网络时代教师权威如何转型。  相似文献   

7.
李艳  吉梅 《教育与考试》2011,(3):81-84,93
教师权威是合法化的教师权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教师权威结构中传统教师权威、法定权威开始弱化,教师感召权威、专业权威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与中老年教师相比,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年龄、阅历、心理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特征,构建教师权威显得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朱缨 《现代企业教育》2006,(16):105-106
本文从传统教育中教师权威的形成,网络发展对教师权威的挑战以及整合后的教师权威,阐述了网络时代教师权威如何转型.  相似文献   

9.
对话教学的理念使语文教师的法定权威、传统权威、知识权威以及感召权威等方面都明显被消解。由于教师权威不断遭到责难与消解,对待教师权威,教师处于自我迷失状态,要么干脆放弃,要么牢牢抓住不放。教师在教学中自我权威的迷失致使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对话教育时代需要从法理权威与专业权威两个维度构建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0.
在追求学生自由、高呼摆脱束缚的教育时代,教师权威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然而教师权威作为学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关系,其存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发挥出无穷的教育力量,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新的理念和思想的支撑下,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师权威以及教师怎样认识并合理运用自己的权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成为当下解决教师权威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明确教师权威内涵的前提下,教师应如何看待自身权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并使之运用于教育之中,这既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出路,也是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略论教师权威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权威问题,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解构以及后现代教育学对师生关系的重构,现代教师权威得到消解,教师权威出现了后现代转向.一种后现代意义上的教师权威与师生关系开始得以构建。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增权之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薄弱环节,处于探索阶段,既没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持,而且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专业自主权也没有得到相应支持与保障,因此教师增权之问题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增权在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增权主要是专业自主权的增长,它涉及外部力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教师自我增权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西方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的历史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是权威与自由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如何协调教师权威和学生自由的矛盾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热门问题。对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的概念澄清和演变溯源有利于认识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处理,为师生民主关系的确立寻求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师素质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在保持其优良传统的同时,还必须具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较高的师德修养、民主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观念和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校本教育"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教师校本教育是师范后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由此所构建的教师校本教育场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开拓一片新天地,分清整合教育场所制约的诸多因素,发挥场域各种资源群的优势,将为探索教师校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教师的职业特点还是从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等角度分析,教师自我评价都是合情合理的,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评价不同的内容,并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客观、合理的对自己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发展 ,同时应当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 ,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 ,只有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社会已经具有了深刻的消费文化属性。消费文化为教师角色带来两重危机:一方面,消费把教师角色推向“经纪人”,教师和学生形成了消费者和被消费对象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惟一来源,教师权威地位受到威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惟有积极变革角色,成为服务型、管理型、对话型、学习型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姜丽华 《教育科学》2007,23(2):49-51
教师权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权力包括规范的教师权力和不规范的教师权力,而狭义上的教师权力只是指后者。为了规范研究用语我们主张取狭义上的教师权力概念。教师权力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即教师教育权利、社会文化传统和教师个人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钟摆”倾向的反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教师学习是教师基于发展这一目的而对外在教育经验、观念的吞吐、适用和整合活动。在当前,一种以教师个体、经验、实践为本的教师学习观大有主宰我国教师教育主流之势,导致了"钟摆"倾向的产生。教师的发展需要教育理论,需要教师教育者,需要接受学习。从内因与外因间的互动转生关系出发,重建"教师学习"概念,是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走出钟摆困境的应然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