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990-2011年纯电动车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申请量与授权量的年度变化趋势、专利申请人地区分布、技术领域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纯电动车专利布局的特征.并与在该技术领域上世界领先国家进行对比,表明我国纯电动车产业在不断发展,但从专利质量、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与世界领先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各公司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有侧重点地发展纯电动车专利,提出公司与高校合作纯电动车专利技术,并通过参考国外的发展经验,建议配套设备与纯电动车专利技术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计量研究(200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世界专利数据库--<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数据,对世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进行计量研究,对我国生物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世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世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前10强机构则分布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大陆和印度;中国大陆的生物技术研发接近世界前沿,但急需解决的是中国大陆高校生物技术专利产业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专利引证作为研究知识流入的手段,构建地域、技术领域、研发主体和时滞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包括引证次数、引证率和知识流入强度等.利用这些指标分别从四个维度对我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数据库中2003-2008年医药技术领域已授权专利的引证专利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总结出目前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知识流入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平台(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收录的1963-2009年数控机床产业专利为研究对象,借助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对我国数控机床产业专利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日本、美国和德国的专利信息情况,分别从专利整体产出情况、重点研发技术领域和研发机构专利布局等角度揭示出我国数控产业的发展变化,为全面掌握数控产业技术创新动向与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专利地图的全球大数据技术竞争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运用专利地图的方法探索全球大数据技术的竞争态势,以期为我国政府、企业、高校发展大数据产业和技术提供竞争情报支撑。[方法/过程] 以Thomson Innovation平台的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 363篇大数据技术专利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专利管理地图、专利权利地图和专利技术地图的方法,从申请年份、申请国家、专利申请人、同族专利、专利引用、技术领域等角度进行态势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阶段特征明显;美中两国是大数据技术研发的主要国家;互联网企业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推动力量;大数据研发的热点聚焦在Hadoop、MapReduce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高校126件已经获得许可实施的专利为研究对象,从专利研发投入、外部合作和专利技术特征等方面,实证分析了影响高校专利商业价值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力度大、校企合作、技术激进度低、具有过程创新特征的专利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并且这一关系在统计上较为显著;借助代理机构进行专利研发和推广可以提高专利的商业价值,技术重要性程度对专利的商业价值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两者在统计上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对指导我国高校专利研发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专利文献中蕴含大量的经济、技术和法律信息,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情报源。本文以1986-2013年我国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的基本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专利数据的检索分析,深入挖掘药物研发的专利信息,绘制了该领域研发的专利地图,从中总结出药物研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及对策,旨在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专利战略制定、专利政策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研发竞争态势以及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领域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提出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竞争态势分析模型,并以OLED产业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客观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案例结果表明,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研发比较活跃,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但在专利开发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一些企业和个人已经在我国进行了长时间的OLED技术专利布局,成为我国OLED技术专利的重要持有者,并且一些专利是集中在我国OLED技术的空白领域,这将对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产生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1985-2009年间风能和太阳能领域的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专利权延续时间长度作为专利质量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中外研发单位间,以及中国本土各类研发单位专利质量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与外国申请人的专利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在中国本土各类研发单位中,企业申请的专利拥有较高的质量,个人申请的专利质量水平尽管不如企业,但与中国研究机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还使用参数生存分析模型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发单位拥有较大的研发规模有助于专利质量的提高,这说明技术含量高的专利更容易产生于大型企业中;尽管在风能领域作用不显著,但单位间进行合作研发显然有助于提高太阳能领域专利质量.  相似文献   

10.
借助ISS信息检索和分析平台,对德温特数据库的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梳理1963-2020年间相关领域专利的演进,对专利申请国分布及其所聚焦的研究热点、技术点进行探查分析。较为清晰地判定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专利数加速攀升,热点领域以专门用于处置或处理医疗或健康数据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类居多,研发主体以国际医疗器械、信息科技公司为核心研发梯队,推测医疗产业市场经济驱动是专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相比较国际专利现状,我国相关企业在申请数量上正赶超美、日、欧公司,研发活力最强,而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与专利激励政策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