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对学校体育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本是以身体活动为方式,针对人的整个机体而进行的教育,却被视为"体质教育";学校体育本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人类生命关怀的事业,却被视为"装饰学校的门面";体育与健康课本强调"健康第一",却被视为"健康教育课";学校体育本是倡导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互动,却被视为"学校内"的体育;学校体育本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却被视为"学习阶段的体育"。通过分析以上对学校体育的认识误区,认为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应当从全面、整体、内在、长远、宽广的视角去把握。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小学"体育不宜做为健康教育主要载体"的言论,从共生理论、课程综合化趋势、学校体育功能流变、客观资源条件4个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体育课与健康教育分开不可取,学校的体育和健康教育,应当探寻在同一目标体系下共生互利,走课程综合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高考加试体育"是近两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对学校体育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能是一个"牛鼻子"的问题。自去年山东省将在2012年高考加试体育的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在一线体育教师中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但最近山东省高考加试体育的决定和政策又有了变动,同样也引起大家的关注。把体育纳入高考有什么意义;高考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把体育纳入高考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将产生什么影响;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存在哪些具体的障碍与困难(包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应当如何去解决;高考体育应当考什么和如何考才会可行和有效?本期栏目针对以上论点对高考加试体育进行专题讨论,以便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问题的提出早在1979年10月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就提出:"学校体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1990年5月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提出:"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但在"唯分数论"的应试需求下,学校体育的式微却长期存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梳理学校体育发展脉络,同时以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思想分析发现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工具性异化倾向,这就导致作为体育本真意义的价值理性趋于弱势.鉴于此,提出学校体育应当以工具理性奠基学...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理念是从"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思想中融合提炼出的,以健康观为基础、以生活观为核心、以文化观为先导的,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基本观点。高校体育课程应当树立文化观、建立生活观、坚持健康观。  相似文献   

7.
小原国芳体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日本教育思想家、理论家小原国芳的体育思想进行分析.小原国芳认为,体育使人保持、获得、增进健康和得到道德训练;学校体育的任务是传授生理学知识、游戏、体操和运动;学校应实施智、德、美、圣、体、劳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需要具有全人品质的体育教师;学校应当推广"学校剧"和推行"神鹰运动".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中学体育课改革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与成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挑战。当前改革的根本是转变思想观念,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寻找新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应当成为现时的  相似文献   

9.
转换期的日本学校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我们介绍了日本战后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和日本有关学校体育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学校体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既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又为经济基础服务。学校体育的改革应当考虑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学校体育的目标虽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学校体育目标与内容、方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学校体育的改革,首先应当根据时代和社会的特点,加强对目标的宏观研究。学校体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应当与学校体育目标的发展变化相一致,并为之服务。日本学校体育中的身体教育、运动技术教育、生涯体育、快乐体育等的出现,都有共时代和社会的特征。我们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应当从自己的国情和本国的实际出发,吸收其有益的见解和经验,而不能盲目照搬。日本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些学者比较强调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兴趣爱好、个人特点和个人差异。在学校体育的目标上,强调把“以运动为手段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转换为“把运动作为目的、内容的教育”;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标准上,强调以客体适应主体的需求来取代主体必须适当客体的统一规定的做法;在教学形态上,强调在过去单纯的师生纵向关系上,加上学生之间的横向关系。这些学术观点和发展动向,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体育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体育概念的认知,从分析体育工作的社会、竞技、学校工作面出发,探究高校体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定位,从而提出高校体育工作定位在健康,工作对象定位在学校全体成员,功能定位在教育,重体育的健康效应和教育功能的新观点。同时指出应当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体育工作的子系统和学校教育工作的子系统来思考,以统筹和排布多头绪的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业余训练"体教结合"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使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业余训练体制进一步科学化、先进化,探索一种适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体教结合"的模式,为省队、国家队、国内外高水平的俱乐部队输送现代型人才是我们的研究目标.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体教结合)一条龙的训练体制和培养制度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SPSS与AMOS数理统计法,选取武汉"1+8"城市圈的高中体育教师为被试,编制适合本土化的《武汉城市圈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在检验该问卷适宜性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高中体育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2)武汉城市圈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以情绪衰竭维度检出率最为显著,"比较严重"程度高达66.6%;其次,低成就感维度检出率也较高,"比较严重"比例为60.2%、"非常严重"比例为32.5%;3)武汉城市圈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学历、课程性质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6个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进行审视,即传统的“工具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霸权与偏失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唯分数”教育现象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误读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安全教育”的过于担心对学校体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发展层面是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服务;社会发展层面是终身体育和民主化体育教育的实现;学校发展层面为丰富内涵、精细管理,均衡发展、强体兴校;学生发展层面是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后,提出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多元参与,共同促进;科学管理,注重实效;确立目标,全面发展等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希望以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育人任务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休闲体育教材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立国 《体育学刊》2004,11(2):101-103
从“全民健身”、“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角度出发,对21世纪休闲体育发展的状况和休闲体育的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学校休闲体育的现状及休闲体育运动如何走进课堂,实现其“教材化”的问题,使之符合教育目的,符合学校条件,符合学生发展和需要。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模式是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理念、思路和实践方式及基本路径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线性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研究维度狭隘,研究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视角单一;缺乏有效的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工具;不能清晰地反映政府教育部门与学校之间关系的变化;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成本不断增加等问题。当前学校体育线性政策执行模式的自身缺陷,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目标实现,迫切需要构建新的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教育学意义上审视“体教结合”后发现:“体教结合”由于观念、体制等局限,难以实现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有必要促使其向学校竞技体育过渡。学校竞技体育,重心在竞技体育,实体在学校,指的是以学校学生为主体,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现实目标的训练、比赛活动。认为:相比“体教结合”,学校竞技体育的目标更明确,管理更到位,措施更合理,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校园足球面临着校园足球发展与"全体学生的体育发展"的矛盾、校园足球如何与其他运动项目共同发展的问题、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比赛等工作的协调发展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提出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在时间上形成交叉共振,但两者具体是怎样的关系缺乏讨论。"一校一品"应是学校明确确定一个最有特色的体育项目作为全体学生学习的主项,各个年级均以其为主要教学内容,技战术难度随年级递增,每个年级用1/2-2/3的时间进行该主项的教学,其他时间用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简学"的课程教学模式;而"一校多品"体育课程教学应是:在年级内打破班级上体育课为形式的选择性专项化体育教学模式。以"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为核心的新足球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校园足球的基本问题。建议校园足球的理论研究应结合"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课程改革趋势与要求积极进行新校园足球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关注并积极探索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体教结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教结合”产生背景入手,理性审视“体教结合”的成效,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体教结合”的内涵及定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对教育的回归,它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人才,充分发挥全面教育功能为目标,是学校教育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1985年开始的关于青少年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并且这个势头还没停止。青少年体质问题着重表现为:肥胖率增加、近视比例增加、身体素质停滞不前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继"七号文件"之后,"27号文件"的下发从宏观的层面提出了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的要求。本文从小学生肥胖状况的微观层面入手,从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准则,将体育素养分为体质健康和精神健康两方面,着重从学校这一中观层面为切入点探讨学校培养过程中体育素养对小学生肥胖健康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