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保山地区汉、彝、白、傣族初中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进行的问卷调查, 探讨了不同民族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 (1) 汉族初中生成绩显著高于彝族、白族、傣族学生; 汉族女生成绩显著高于男生, 而彝族、白族、傣族无显著性别差异; (2) 汉族初中生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更为密切, 而彝族、白族、傣族除个别项目外其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3) 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学习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注意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法对广东省中山市1312名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城镇初中生心理安全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家庭安全感最强,社会安全感最弱;在年级变量上,初二学生的安全感较好,初一最低;女生的校园和家庭安全感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社会安全感强于女生;独生子女的总体和家庭安全感好于非独生子女;本地生的家庭安全感好于积分入学生。在家庭因素方面,完整家庭学生的安全感最高,其次是单亲或离异家庭;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城镇初中生安全感的影响较父亲的影响更大;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父母关系越好,学生的安全感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初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是采用《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991年版)和《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1988年版),对234名初中生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测验。研究结果发现:(1)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相关异常显著,与非智力水平相关也十分显著,且与非智力因素之好胜心相关异常显著,与抱负相关显著。(2)优生在智力上与中、差生有差异,其智商较中、差生者高;而差生在非智力上与优、中等生有差异,主要体现在抱负、好胜心与自我意识上,其发展水平比此二者皆低。(3)初中,男女生间成绩差异十分显著,女生的成绩高于男生。男女在智力、非智力总体水平上不存在差异,但在非智力之坚持性上存在差异,女生的坚持性较男生强;男生之成绩与非智力无关,而女生与之相关。男生的差异主要体现于差生与中等生之间,而女生的差异主要体现于优生与中等生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初中生学习责任心问卷》,对浙江省兰溪市F中学6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初中生的学习责任心总体状况欠佳,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女生在学习的主动性、条理性以及自我监控性上好于男生,男生比较善于表现并具有更强的坚持性;随着年级的增长,初中生的学习责任心水平不升反降;城市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好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5.
为考查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本研究采用吴武典编制的《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和《高一新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山东省章丘市五所普通高中547名高一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总体较好,常规适应表现最好,自我适应表现最差;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适应总分及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同学关系适应上要好于男生,男生在自我适应上好于女生;重点学校的学生的学校适应总体水平显著好于非重点校的学生;非住校生的学校适应总体水平好于住校生;学生对班级学习环境评价较高,其学校适应状况也较好;学习成绩为下游的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最差。  相似文献   

6.
选取来自城市和农村学校的1546名初一到初三学生作为被试,对初中生科学态度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影响学生科学态度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各年级学生在"对科学的态度"量表各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年级越高,对科学的态度越积极;性别差异显著,在科学价值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科学探索及科学学习维度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城乡差异显著,各维度上城市学生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2)教材因素是影响学生对科学态度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教师、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在评估学校教学成就过程中,常发现同一所学校、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科之间,学生群体学习水平在发展上存在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教师在班集体中的不同影响,以及学生对各学科不同的学习心向等非智力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否与学生学习水平发展有关?比如: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较快的学科,任课老师在情感影响、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方面是否受学生好评?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学习心向是否最佳?本研究试图用问卷形式作一次民意测验来回答这一问题.一群体学习水平发展的判据将全区所有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此作为该学科的学生学业水平,取学生标准分的平均值作为学校学业水平的量值,代表学校这一学科的标准分.例如,第r校某科标准分Zi为:  相似文献   

8.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除学生的自身的认知结构、认知发展水平(思维发展水平)、智力等认识因素外,还受着自身的非智力因素的强烈影响,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益,因此,教师在注重智力等因素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特点及两群体之间的差异,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对娄底市和双峰县5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6个自然班级91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困难总分和影响因子上差异显著;②留守女生在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社会行为和影响因子方面均好于留守男生,而在情绪症状方面比留守男生差。留守初三学生比初一、初二学生显示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城市和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无显著差异;③非留守女生在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上均好于非留守男生,初三、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受到各方面困难的影响更大,尤以初二学生最为突出;城市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同伴交往和困难总分方面均好于农村非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10.
杜秀芳  李假 《教育科学》2013,29(3):65-70
以1452名初中生为被试,以Burns等编制的综合过程技能测验(TIPS)和Hasan的科学教师的影响问卷,科学教科书的影响问卷,以及学生科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问卷为工具,考察初中学生的综合过程技能水平及其特点。结果表明,初中生的平均技能水平较高,但还不能达到满意水平,同时存在性别、年级和城乡的显著差异,表现为:随着年级的递增,初中生的TIPS成绩也递增;城市学校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农村学校;在控制和操作变量技能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教师、教材、自我效能与综合过程技能显著相关,其中教材对综合过程技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焦虑与其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成负相关,与班级氛围、父母的教育均相关;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行为方式是影响学生数学焦虑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差异方面他们的数学焦虑由高到低依次为:少数民族女生、汉族女生、少数民族男生、汉族男生;初中3个年级数学焦虑由高到低排列为:初一、初三、初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时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1.在成就动机等基本非智力因素水平上,背景生与优秀生均有显著差异;在成就动机、焦虑水平、好胜心和非智力因素总体水平上,背景生与问题生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上无显著差异。2.初中背景生在焦虑水平上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比女生更焦虑),在其他非智力因素上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维西县不同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维西县16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l_维西县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2.维西县汉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3.维西县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男生,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项目上女生明显差于男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78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石家庄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错。普通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优势校和城乡校。石家庄市初中生在身体症状、恐怖、冲动、自责四个方面比其他四个方面分值偏高。初二年级比初一年级的学生更自责和对人更焦虑。初中男生比女生更孤独,女生比男生的恐怖倾向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影响初中生学习能力提高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研究表明,身心健康、学习方法、学习热情、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周围环境等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影响因素对初中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没有充分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社区与学校环境因素;以上因素对初一年级学生的积极影响大于初二年级;男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热情、朋友关系因素方面的平均分明显低于女生,因此直接影响其学习能力的提高;优等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原因,在于以上影响因素都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对于中职德育教学过程有重要影响,德育和智力因素挂钩并不是很强,所以,中职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强非智力因素教学,将教学的中心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以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之上也能够引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共鸣,集体也才会变得更有力量,在这一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培养。就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看,生源素质普遍较低,但是经实践证明,中职学生的智力水平与高中生并没有很大差距,那么他们之间的差距来自哪里呢?作者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影响中职学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职学校教师应当在平时的德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就对目前中职学校非智力因素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智力因素,也取决于兴趣与爱好、情绪、意志力、自信心、理想与目标、学习环境等非智力因素。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起推动和调节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并有效应用好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不断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单志艳 《中国德育》2006,1(12):80-83
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总体上比较认可;不同学校教师的自主学习教学无显著差异;初中生对教师的评价远远高于高中生,差异极其显著;男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对女教师的评价高于男教师。  相似文献   

19.
黄桂莲 《中国教师》2014,(22):30-31
<正>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并不存在智力问题,可见,决定他们成绩不好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关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这些因素对学习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纳入进来,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英语成绩的好差,并非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智商及英语本身的难易,关键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也就是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毅力的差异。对于初中生来说,没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智力因素绝对得不到有效的开发,更谈不上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