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宋代早起的诗话作品,司马光《续诗话》相对于欧阳修的《诗话》在内容、理论、体制等方面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其诗话中虽未形成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但结合其诗文创作,可以相对完整的复原出他的诗歌理论的大概。  相似文献   

2.
《沧浪诗话》是宋代文论家严羽的重要诗学著作,其具有开创性的独具特色的诗学理论对后世诗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古代诗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文学批评史上,《沧浪诗话》也是一部争议不断的诗学著作。本文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透”过文本,“视”其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3.
严羽的《沧浪诗话》在有宋一代诗话中堪称中流砥柱,对元、明、清的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沧浪诗话》所具有的一系列几近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独到的诗学理论,使得严羽《沧浪诗话》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重点,如其中的"妙悟"说、"别材别趣"说,以及提倡师法盛唐的诗学主张都是后人理论研究的焦点。但《沧浪诗话》中一个最基础的问题,理论界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那就是关于《沧浪诗话》中《诗经》的遮蔽问题。从传统诗学的角度来讲,《诗经》作为经学化的诗学源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却一再削弱《诗经》的权重、弱化《诗经》的影响。本文拟从严羽本人的诗学理论和其个人的创作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尝试性解读,揭示《诗经》在严羽理论中"隐"的状态和个人创作实践中"显"的状态呈现一种互动,进而明确严羽对《诗经》以"用"示"尊"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以意为主"是王若虚的《滹南诗话》所蕴含的主要思想,文章从"以意为主"这种文艺思想切入,进一步探究《滹南诗话》中所蕴含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钟嵘《诗品》为中国品诗之祖、诗话之源,而清诗话则代表了古典诗学的鼎盛与繁荣。本文结合量化分析和学理分析,拟把作为源流关系的钟嵘《诗品》与清诗话略作比较观照。通过《诗品》对清诗话影响概观、《诗品》对清诗话诗学理论的影响、清诗话对《诗品》诗学理论的反拨三个层面的研究,探讨了《诗品》影响清诗话的综合状况。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首创《诗话》,其后,《温公续诗话》、《中山诗话》相继出现。初期诗话以其丰富的内容、自由的体制和活泼的风格为诗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期诗话所包涵的内容、理论主张、独特风格以及它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等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7.
梁章钜诗话之多,清嘉庆、道光朝无出其右。论者普遍认为梁氏第一部诗话是《长乐诗话》,然经笔者考订,应是编撰于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四年之间的未刻之《补萝山馆诗话》。该诗话未刻似有其深层原因:历久而尚未完成之作;未能充分体现梁氏诗学思想;缺乏显著的区域特色等。《补萝山馆诗话》已散佚,未见传本。  相似文献   

8.
朱庭珍的《筱园诗话》是清末文人试图对传统诗学做出总结的代表著述,并作为压卷之作收入郭绍虞先生主编的《清诗话续编》。"尊唐祧宋"是《筱园诗话》的论诗宗旨,这一宗旨体现了清代诗学的主流思想,因为唐宋诗之争是贯穿整个清代诗学的热点话题。"尊唐祧宋"观不但是打开朱庭珍诗论系统的一把钥匙,对于研究清代的唐宋诗之争来说,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外诗话研究很热,但张戒《岁寒堂诗话》诗学研究却不多,偏于零散的诗学观点分析,缺乏文学批评维度的分析.国内的已有研究成果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岁寒堂诗话》涉及的诗人批评研究;二是《岁寒堂诗话》中张戒的诗学思想研究;三是《岁寒堂诗话》与其他诗话的比较研究;四是《岁寒堂诗话》的总体研究;五是《岁寒堂诗话》的价值贡献梳理,全文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王琳琳 《考试周刊》2010,(31):33-3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时期。既产生了"体大虑精"的《文心雕龙》,又产生了中国诗学的开山之祖——诗品》。《诗品》对中国诗学的影响,《尤其对诗话这种诗评体制的影响巨大,本文就试将《诗品》与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话作品《六一诗话》进行比较,来管窥《诗品》对《六一诗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文治主编的《明诗话全编》的标点存在诸多错误,这对于明代诗学思想的研究是非常不利的。本文对部分错舛之处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2.
《长乐诗话》成书于梁章钜创作生涯的早期,缘起于梁章钜对区域诗学的关注,内容多限于介绍长乐一县的诗人及诗歌创作情况,反映了梁氏早年的诗学思想。《长乐诗话》编纂以时为序、以人为目、因人存诗,又杂采方志文集资料,解疑补缺,创新性地从家族诗歌创作史的角度编纂诗话,使得长乐县史上许多不存于文学史却颇具文采的诗人及其作品流传下来,对于后人了解长乐县的区域文学及家族文学创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谢肇淛是晚明闽籍著名学者,晚年所著《小草斋诗话》集中表达了他的诗学思想.他诗宗盛唐,推尊性情;创作上主张不废法度,由学入悟,追求婉逸清远的诗境;大力推扬闽诗派风雅传统.其诗学思想具有鲜明的融通特点及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14.
《蠖斋诗话》成书于清中期,不仅收录了前代丰富的诗评、诗论,还展现了施闰章的诗论思想;虽流传不广,偶尔见于部分目录书籍和诗话丛编中,但其对研究清代诗话的发展状况和版本辑佚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蠖斋诗话》中所见到的问题繁多,对于此类问题搜集、整理将其分为人物姓名、引用诗文和诗文作者三类,并从诗话自身的因素、著作者的态度、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梦苕庵诗话》是当代国学名家钱仲联先生的著作。该书系统论述清代尤其是近代(晚清)著名诗人与诗作,介绍和考订大量有诗史价值的杰构,体现了钱先生的诗学审美标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清诗以及钱先生诗学理论的必读文献。  相似文献   

16.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和严羽的《沧浪诗话》一前一后,饱含着作者对杜甫及杜诗的热情称赞之情.但两部诗话颂扬的主要方向是不一样的.它们代表了颂扬杜诗的两种方向:《岁寒堂诗话》重视杜诗的思想性,《沧浪诗话》重视杜诗的艺术性.尽管各有缺失,但在研究杜诗学上,它们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是杜诗学上不可跳越的两层阶梯.  相似文献   

17.
“诗话”与“诗说”两种体例的界划,是一个异说纷纭、久缠不清的问题。本文通过清初诗坛盟主王士对于这个问题的直接回答及其写作诗话的实践,在较为严格的意义上归纳出诗话体例的几个要件,从而在中国古代诗学著作两种主要形式——诗话与诗说之间划出了界限。由于王士本人及《渔洋诗话》的权威地位,本文得出的结论也由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益蜀戏斋诗话》,对马一浮先生的诗作及诗学思想作了言简意赅的评述。马先生是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文化人,既是“理学大师”,又是“隐者”,对他的评说,自然就有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性灵"是《随园诗话》选诗论诗的标准,也是袁枚美学思想的核心。实际上一部《随园诗话》还有一个"清"字被袁枚屡屡提及,见诸《随园诗话》及其《补遗》始终,并可细分为清妙、清绝、清老等21类,其使用频率、界定之细是高于"性灵"的,这表明"清"既是《随园诗话》选诗论诗的又一个标准,又是袁枚诗歌美学思想一个核心点。"清"是把握和理解《随园诗话》意旨、袁枚诗歌美学思想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作为“诗界革命”的理论总结,在中国古典诗歌解体和现代新诗产生的近代化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饮冰室诗话》提出的“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思想是由《夏威夷游记》倡导的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兼长的“三长说”主张发展而来,对“诗界革命”的后期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界对其重要意义尚未充分认识,文章联系“诗界革命”的历史进程,对“新意境”和“旧风格”的内涵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具体探析,以揭示这一重要诗学思想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