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洁 《科技风》2011,(1):198
本文介绍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概念,一般计算流程,对低矮房屋进行风压计算时需要用到的控制方程,及可能采用的湍流模型,并简要介绍了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知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湍流模型对于低速流噪声预报的影响,采用结合不同湍流模型的流声分解方法(Viscous/Acoustic splitting method)计算雷诺数Re=20000时的圆柱绕流噪声。通过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和基于SSTk-ω湍流模型的尺度自适应模拟(SST-SAS)模型分别计算圆柱绕流的流场分布。采用流声分解方法(Viscous/Acoustic splitting method)计算圆柱在两种流场下所产生的流噪声。结果表明采用SST-SAS湍流模型计算出的圆柱斯特哈尔数更接近实验结果,但SSTk-ω湍流模型算出的圆柱平均阻力系数更准确。采用两种湍流模型计算出的圆柱绕流噪声具有相似的偶极子柱面波分布规律,两种湍流模型算例声学的圆柱展向效应均不明显。采用不同湍流模型计算出的圆柱绕流噪声峰值频率不同,但均与流场计算出的圆柱升力系数峰值频率相同。可采用非稳态雷诺时均模拟(URANS)方法中的SSTk-ω模型结合流声分解法来预测圆柱绕流噪声等有确定升力系数频率的流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三维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多重参考系模型(MRF)和壁面函数法,利用FLUENT软件对应用于中比转速冲压焊接多级离心泵的扭曲式叶轮、圆柱式叶轮和堵塞式叶轮进行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三种叶轮的内部流动特征。结果表明:扭曲式叶轮具有抗气蚀性能强,无明显的分流层现象,较好的水力性能等特点,在三种叶片中最适宜采用扭曲式叶片,为中比转速冲压焊接多级泵的叶轮设计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塔楼建筑风场及平均风荷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某高层双塔楼建筑进行风荷载和风场的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选择可实现的k-ε模型.计算得出了双塔周围的流场分布和结构上各个测点的风压。并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论文概述了从建模到后处理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双塔结构的特殊性对模拟效果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数值模拟计算技术在复杂体型的双体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方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简化球谐函数法(SPN法)在球谐函数法(PN法)的基础上适当化简而来,减小了方程的复杂性,同时保持了较高的精度。本文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3阶近似下SP3方程的差分形式,编制了二维下任意中子能群数目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SP3方法的精度高于扩散近似,且不会显著增加计算时间,SP3方程完全可以取代扩散近似。  相似文献   

6.
基于权值与结构确定(W A S D)算法建立一个能对中国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进行有效估算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使用了基于伪逆的权值直接确定法,以及边增边删和二次删除确定结构的方法,采用平均影响值(mean impact value,MIV)方法分析输入数据,并提出粗分组策略来改善神经网络的估算准确度。利用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真实病例数据建立模型,并用来自该医院其他就诊时期的病例数据验证模型性能。同时,与Cockcroft-Gault方程、简化MDRD方程以及RBF神经网络估算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3-WASD-6最优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更准确地估算GFR。  相似文献   

7.
基于差压测速原理,设计一种新型导叶式多点绕流流量计,该流量计可作为水泵的前置导叶安装于水泵进水流道出口位置.为减小水力损失、优化水泵进口流态,取得最佳测量效果,利用流体动力学通用计算软件Fluent,基于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10个设计方案的导叶叶片翼型进行了CFD计算和分析.通过对水力损失、流速分布状态和叶片表面压力规律的比较,决定选择方案14的叶片翼型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对有较高外流速度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内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的过程中,常需考虑实际的模型前体部分所产生的附面层对喷管部分的流场计算结果所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三种常见的模型前体附面层处理方式,通过对包括严重过膨胀在内的三种工况下的喷管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了这三种处理方式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外流速度下,模型前体的附面层不可忽略,喷管外壁面附近流场的计算结果受到其很大的影响.对于喷管内部流场,在过膨胀状态下,外流的计算结果差异也会反映到内流激波后的亚音速区域.在模型前体构形较为简单的情况下,采用计算平板湍流附面层的计算公式来模拟前体附面层的速度分布,也可以满足对于后体-喷管数值计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等通风道截面变孔口小管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某相控阵雷达中,采用定点喷流强迫风冷的散热方式对其天线阵面内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介绍了等通风道截面变孔口均匀送风小管道设计的两种方法,即等沿程阻力系数λ法和变沿程阻力系数λ法。应用spakut—Allmaras湍流模型对这两种管道的孔口出风量进行数值计算,结果发现两种管道在设计条件下送风均匀性都不理想,原因在于孔口的流量系数不是常量,是一个沿程逐渐增大的变量,需要对其修正,修正后的管道送风均匀性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一、导体内电流的行为 Rbecker·G·Heller和F·Sauter认为,用Max Well方程解决超导问题时,必须考虑电子的惯性,否则超导体内的电磁场为零会使MaxWell方程不确定。因此,超导电流和电场的关系不再满足欧姆定律,而满足加速度方程 A (1) (其中=m/n_se~2称为惯性项,m是电子质量,n_s是超导电子数密度)。在加速方程的基础上,F·London和H·London在MaxWell方程组内引入了附加方程。 (2) 作为超导电流所遵循的附加条件,式中λ_L为London穿透深度,由下式给出λ_L=(m/μ_0n_6e~2)~(1/2) (3) 方程(1)和(2)与MaxWel方程一起构成了超导体的宏观电动力学基础。 London方程说明了超导体中的超导电流只有在磁场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了代数曲线亏格数为1的一个二次可逆非Hamiltoman系统,利用Picard—Fuchs方程及Riccati方程,通过对相关曲线性质的研究,证明了该系统周期函数的单调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FLUENT软件,应用标准k-湍流模型和混合网格,采用分离隐式求解器,对某离心风机三维流场进行了CFD数值计算分析。计算表明:虽风机内部流场速度分布比较均匀,无明显的漩涡、二次流等出现,但风机内部流场顺畅性不佳,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由于风洞试验受到尺寸的限制,试验雷诺数小,而真实飞行时雷诺数较大,结果会引起风洞试验与真实飞行时的气动力特性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受雷诺数影响显著的风洞试验数据主要有最大升力系数和最小阻力系数,故需要对这些风洞试验数据进行雷诺数修正。雷诺数效应修正量的计算法是:通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求出飞机在真实飞行雷诺数下和模型在试验雷诺数下的最大升力系数和最小阻力系数,从而得到雷诺数效应修正量。  相似文献   

14.
计算流体力学在搅拌混合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永震  韩振为 《科技通报》2005,21(3):332-336
计算流体力学包括反应器中流体的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和反映所研究问题的辅助方程的数值解。它在搅拌式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概述了模拟搅拌式反应器中流场的各种方法:搅拌桨边界条件法,内外迭代法,多重参照系法,滑动网格法,快速照相法和大涡模拟法。并通过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修正湍流模型,发展大涡模拟法等。  相似文献   

15.
正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研发的航空并行CFD计算平台,进行标准明星并行评估计算。该软件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亚、跨、超和高超音速的气动力学计算和一些特殊气体动力学问题如直升机旋翼、导弹发射、座舱弹射、投弹、机动和气动弹性等。应用范围传统的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主要依赖理论研究估算、设计师的经验以及大量的风洞试验结果,风洞试验是主要设计工具。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航空空气动力学的革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计算流体力学将以突破对黏流流场物理现象的模拟能力为重点,尤其是精确预测流动分离点和转捩过程以及湍流流动。  相似文献   

16.
正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研发的航空并行CFD计算平台,进行标准明星并行评估计算。该软件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亚、跨、超和高超音速的气动力学计算和一些特殊气体动力学问题如直升机旋翼、导弹发射、座舱弹射、投弹、机动和气动弹性等。应用范围传统的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主要依赖理论研究估算、设计师的经验以及大量的风洞试验结果,风洞试验是主要设计工具。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航空空气动力学的革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计算流体力学将以突破对黏流流场物理现象的模拟能力为重点,尤其是精确预测流动分离点和转捩过程以及湍流流动。  相似文献   

17.
湍流研究是物理乃至全部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例如应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要求,美国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在1983年提出的有关科学技术的前沿学科展望中,就将湍流与生命、材料等学科并列为八个最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其原因就是湍流运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问题中。湍流研究的突破可在经济与国防等广泛领域引起重大的技术进步,并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产生巨大的飞跃. 湍流的研究经历了几个重大阶段。首先是上世纪末雷诺提出了湍流平均运动的方程。到本世纪20年代有了最简单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三维湍流数值模拟与其FLUENT流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维湍流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及数学分析方法,对流场进行深入分析.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方程,以FLUENT为平台,对具体流态进行计算和研究,得到湍流速度、压力等的分布云图,为喷头设计及其结构优化与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作为比较标准。通过CFD方法,湍流模型选用标准模型对二维轻型门式刚架屋面进行风压分析,得出在迎风面轻型门式刚架屋面的边缘的风压比较大。为轻钢结构屋面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通风设备多翼离心式风机在日常生活中被普遍使用。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提高风机的效率,给多翼离心式风机添加前置整流叶片减少能量损失。现采用SIMPLE算法,以雷诺时均Navier-Stockes方程和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为基础,通过ANSYS CFX软件,对一台采用单圆弧叶型的多翼离心式风机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其内部流动的主要特征,检验添加整流叶片的可行性,为离心风机的优化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