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小读者》2003,(Z1)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了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美国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  相似文献   

2.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他去一位美国老师家作客,无意中看见老师不满三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试着插进锁孔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插不好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美国老师阻止。美国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怎佯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厂很长时间后终于如愿以偿,他欣喜地大拍其手,兴高采烈的程度绝非大人帮他开门所能比拟。 听完朋友的叙述,我陷入思索。对于孩子的  相似文献   

3.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一天 ,她去了美国老师家作客 ,无意中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 ,动作笨拙地试着插进锁孔中 ,想打开卧室的门 ,可怎么也插不好。于是 ,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 ,却被美国老师阻止。老师说 ,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 ,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 ,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应该怎样打开的。果然 ,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 ,终于如愿以偿 ,他欣喜地大拍其手 ,那兴高采烈的程度绝非大人帮他开门所能比拟。我的女儿有一次因好奇心发作 ,想“鉴定”一下瓷碗究竟会不会破碎 ,竟当着我的面拿…  相似文献   

4.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美国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  相似文献   

5.
曾经听朋友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无意中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在笨拙地试着插进锁孔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插不好,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怎样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如愿以偿。听完朋友的故事,我感触很深。无形中,我联想到我的工作,联想到我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总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尽量避免学生发生错误,让学生在平坦道路上学习,即使发现错误也是批评一通。现在看来,我错了,错误也有错误的价值,这让我重新认识了“错误”,重新审视“错误”。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女士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她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正在将一把钥匙笨拙地插进锁中。孩子想要打开卧室的门,可是由于身高和协调性都不够,怎么也打不开。于是,这位女士连忙走过去想帮助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了。那位老师说:“不要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的。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怎样开门了!”  相似文献   

7.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近日,笔者读了一则小故事,对罗曼·罗兰的话有了更深的体会,颇有感触。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位中国人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他想主动过去帮他一下,却被美国老师阻止。  相似文献   

8.
解语 《河南教育》2004,(4):48-49
刘云老师:尽管适度的愤怒是正常且无害的,尽管适度的愤怒有助于调节不平衡的情绪,可我还是想说,与自己帮助过的人面解语:我心地善良,曾默默地帮过一位同事很多忙,内心里也自然把她当做好朋友。可就在我下雪天帮她接孩子的时候,另一位绝对可靠的好朋友告诉我,她暗地里说过我不少坏话。我好愤懑,我对她那么好,她不回报也罢,为什么偏偏还要中伤我呢?我想找她把这件事说清楚,又怕连累那位传话的朋友,她也是好心提醒我存一份防备之心。但我真的受不了这个窝囊气,请指点迷津。偃师刘云对面地发生冲突不是良策。请你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消息来源是否…  相似文献   

9.
寒假刚到,一位朋友便让我帮她联系各科家教老师。因为她的女儿源源今年上高一了,成绩很不理想。数学22分,英语50分,物理46分,化学37分。几门功课挂了红灯。如果说孩子智商有问题,或者她厌学,那么大人可以想得通;可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十分刻苦也不笨的孩子。一连串的问号浮现在我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在心理学校接待了一位母亲,她充满焦虑和不解地跟我讲了刚刚发生的事(孩子的爸爸一直在旁边默默地坐着):“真没想到!前两天,我刚上初一的儿子打开煤气要自杀! 差一点儿,幸亏他后来又关上了。那天我下班回家,孩子正在屋里哭。他告诉我,老师又批评他了!他在班里就忍不住哭了,后来借日上厕所就回了家,在家越想越难受,就打开了煤气。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话着没意思。 “我想不明白;我们这么好的家庭,吃穿条件都要比一般的家庭好,我们把整个的精力都投到他身上了,他怎么会活着没意思? “在自杀的前一段时间,他就为…  相似文献   

11.
一次,儿子的老师上门来告诉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已经能从“1”写到“5”了,不知为什么,独有我的儿子连个“2”字也没能过关。老师是来请求我们配合的。“他一写就是反的,”她在桌子比划了一个“S”,“怎么扳也扳不过来。”她内疚中带着无奈。我别提有多沮丧了。我和我丈夫历来不主张在孩子入学前,过早过多地教他认字,算算术。我们总是顺其自然,他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有一个比我高几届的同学,他讲过一番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他由于过早地教授孩子读完小学一年级,甚至二三年级的一些课程,结果,孩子入学后,觉得老师讲的内容自己全懂,反而养成了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但老师的来访,把我原本平静的心境搅得稀烂。我再也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2.
一位中国作家代朋友去参加美国学校的家长会。朋友的孩子叫沙拉。就在家长会结束,他起身要走的时候,沙拉的老师一把拉住了他。她说:"沙拉本学期各方面进步都很大。她在最近的一次数学比赛中还获得冠军。可是……"老师话锋一转,加重了语气,  相似文献   

13.
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自己读初中的孩子最近迷上了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问及原因,她说,孩子对于学校的教育很厌恶,他讨厌自己的老师,因为这位老师体罚了他的一个好朋友。在孩子眼里,这位好朋友除了学习成绩不好,什么都好。朋友一向没有拿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成才与否的标准,但对于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也是十分焦虑。朋友接着说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没有网络游戏,她是把学习和作业当作一种游戏,并且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4.
那是一个下午,孩子离园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正玩着有趣的游戏。由于游戏还在进行着,我无暇顾及每一位家长,只是用点头、微笑示意。渐渐地,只剩下几个孩子还没有人来接,我就和他们继续玩游戏。这时,杰杰的妈妈来了,她把杰杰喊走了,边走边和杰杰讲着什么。我刚想走过去,见他母子俩已走远了,只好作罢。我打扫完活动室,关门准备离开时,门口值班的老师急冲冲地走来说:“你班是不是有一个叫杰杰的小朋友,他妈妈刚才在门口发脾气,说老师素质差,连孩子是谁接的都不知道,还教什么孩子。还说老师对他的孩子有偏见,为什么星期五孩子没得到小红花。另外还讲了一些极不礼貌的话。”  相似文献   

15.
“保育员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配合主班老师组织好教学活动,我们班的保育员小花就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在音乐活动中,她看到我背着手风琴不方便示范,就会主动地帮我示范。她惟妙惟肖的表演总能引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美术活动时,由于孩子多,我一个人辅导不过来,小花就会和我一起耐心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她还不时地给这些孩子以鼓励。在户外活动时,小花总在孩子周围“巡逻”,她生怕孩子们发生意外。只要有孩子摔倒,她就会立马跑上前去,像母亲一样把孩子抱在怀里,轻声地安慰他……”我是一位大班孩子的家长,看到这篇描写保育员的…  相似文献   

16.
这天,我组织了“我们的身体”这一活动。中午,在孩子们准备吃饭时,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把你们的小手放在小腿上。”“老师,应该是小手放在大腿上。”我一看,是平时调皮捣蛋的乾乾,便不想搭理他。可转念一想,乾乾说得不错。我们刚刚认识了大腿、小腿,孩子们的双手的确放在大腿上。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想法,我问大家:“乾乾说小手放在大腿上,你们说对吗?”有的孩子想也没想就说:“不对!”有的孩子想了一会儿说:“小手是放在大腿上的。”我说:“对,乾乾说得很对。你们看,我们的小手就是放在大腿上的。他帮老师改正了一个错误,老师谢谢他。…  相似文献   

17.
高考前18天的中午,我吃完午饭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刚进大门,我就远远瞥见楼道尽头的咨询室门前蹲着一个女生。透过长长的过道,可以看见女生半露的身影。我慢慢地走近,女生也慢慢地直起身子,离开倚靠的门,迟疑地望着我。女生一手拿着零食,一手拿着已经开封的可乐饮料。我招呼她,问她是否吃过午饭,弄明白她原来是想找另一位心理咨询老师,但没有事先预约,现在那位老师不在。之前她在那位老师那里咨询过几次,比较熟悉。我拿起电话帮她与那位老师联系,可惜的是没有联系上。我打开咨询室门让她进去等,这时,她突然提出请我帮助她做咨询。我望着她急切期盼的眼神,答应了她。  相似文献   

18.
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我这个刚刚毕业的师范生,特别爱我的事业,爱我的学生。我们成了朋友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开始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产生了隐蔽心理,有些事不愿告诉老师。为了避免师生间这种隔阂,使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好,我就千方百计地接触他们,努力做孩子们的好朋友。一个学习、纪律都较差的学生,我想了许多办法帮他也不顶用。他平时很少和我讲话,见了我就躲着走。家长反映他在家里也是这样,即使家长打他追问一些问题,他也不说。可是我发现,他和同学的话可不少,而且讲起来有声有色。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像朋友一样跟他接触,和他谈话。  相似文献   

19.
低垂着头的她一走进咨询室,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一身黑色的衣裤,一双忧郁的眼睛,一脸的愁容,举手投足之间透着许多的不耐烦。当我轻声地问她:“同学,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能说给我听听吗?”她便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娓娓道来: “小学时,我成绩非常好,但不知为什么,老师非常不喜欢我。从那时起,我就立下了一个宏伟的志愿,长大后,一定要当个好老师。读初中时,我很幸运地遇到一位非常好的化学老师,这位老师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为此我很崇拜他。可有一次我问他一个问题,他却不耐烦地说:‘我都讲了多少遍了,我不讲了,自己去想’。这让我非常吃惊,难道这就是我非常崇拜的老师吗,他怎么会这样!从此以后,他的课,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专心了。我把自己沉浸在小说里,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作业错误的家庭诱因及其对策○华药集团公司子弟学校/郭海滨一位家长向我诉苦说,她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常为如下现象所困扰:对于孩子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她不厌其烦地帮其纠正,可是不知何故,孩子再做这些作业时仍然旧病重犯。为此,她很苦恼,问我应该怎样解决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