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是目前实验教学中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创新实验项目之一。为在程序运行的不同阶段让蚁群算法和人工势场法发挥各自优势,利用人工势场法对蚁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势场启发因子,使改进后算法能够较为快速地规划出一条较优的全局路径,并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与验证。该实验项目有效地训炼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培养了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PID算法实验教学中,算法种类少、参数整定过程不直观、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采用Matlab设计开发了一个PID控制与性能评价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将PID控制算法进行分类,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动态调整PID参数,引入性能评价方法对各类PID控制算法进行性能评价,实现控制系统动态系统参数以及对应阶跃响应曲线可视化。实验教学结果表明,该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系统参数和曲线显示实时性高,系统性能评价客观有效,有利于教师教学讲解和学生的学习理解,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3G移动模式下远程实验教学平台将3G移动网络、知识工程、云计算和移动学习等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构造了虚拟实验平台和实验教学辅助系统,实现了网络实验教学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设计了3G移动模式下远程实验教学平台,并阐述了平台开发原理和主要实现技术,详细描述了平台中核心概念集的构建、实验知识OWL描述、知识推理实验模块、实验知识本体概念相似性与相关性搜索流程和算法。实验证明:平台使得实验教学在时间、空间、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得到多维化延伸和融合,满足了实验教学信息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设计需要采用"设计—仿真—优化"的过程,因此仿真技术是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该文基于V-REP仿真软件设计了一套6自由度通用工业机器人仿真实验系统。首先建立了机器人的V-REP模型,进行系统动力学参数设置,然后与MATLAB的轨迹规划算法进行联合仿真和验证。开展了学生线上实验教学和探索,可替补实验室的现场实验。仿真实验系统可以进行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轨迹规划算法的仿真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机器人理论分析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中的局部极小值问题,基于切线理论引入附加斥力势,从而形成对斥力势函数的修正,得到了一种改进的人工势场法。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基于牛顿—欧拉方法建立无人船在海洋环境中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基于PD控制器设计无人船的航向控制算法,从而得到验证改进人工势场法的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设计多种不同的障碍物工况进行避障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智能避障算法能够解决传统势场法的局部极小值问题,并且能够在不同的障碍物环境中引导无人船完成避障任务,具备较好的可行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以"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验为例,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选题、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强调了让学生掌握系统设计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软件工程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构建三级实验教学体系,并就三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成、特点、实施过程、实践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的实验系统开发"为例,介绍了如何在传统的图像处理实验中引入新的内容、开展创新性实验。利用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开发相应的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lazy Snapping、Grab Cut以及改进的Grab Cut 3种图像分割算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基于图割的图像分割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交互式图像分割的实现步骤以及各种算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在实际实验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仿真实验教学软件中,在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叙述,以及在实验过程设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试图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120-123
设计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和自控原理仿真实验系统。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以ASP.NET作为编程语言,采用SQL Server后台数据库,具有信息管理、项目管理、选择查询等功能,使实验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自控原理仿真实验系统改变了PC机+实验箱的应用缺陷,是从新角度设计的基于Matlab仿真和VB混合编程的实验教学系统,它使实验箱系统进行组态"软化",扩展学生实验空间,降低实验硬件成本,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船舶性能实验教学系统是船舶性能实验课的导学、助学、自测及自检系统,它集基本理论、扩展知识、教学实验、数据采集、实验仿真和实船预报于一体,使得相关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得到了强化和扩展。本系统运用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结合可视化设计技术,使得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扩展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为改变微电网实验内容忽略系统运行协调的状况,基于系统性实验设计思路,设计了微电网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平台采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以DSP单元为核心设计外围硬件驱动电路、底层驱动程序和信号处理算法,获取和处理微电网中相关模块的信息通信情况,并实现对微电网中电力信号的实时采样和处理;利用系统控制技术对微电网内部模块进行运行协调优化,实现对微电网系统级实时监测与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Visual Basic软件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了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构成,讨论了天线模型的建立、天线方向性图和天线输入阻抗的测量,最后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实现过程。所设计的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实现了天线的方向性图和输入阻抗的测量过程。应用表明,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具有交互性好、实用和逼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成本、长周期等无法采用真实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教学的复杂数字系统,从教学内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数字电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验课程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在线教学管理平台,远程调用云端服务器上的工程仿真软件,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设计复杂数字系统的能力,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遗传模糊混合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模糊C-均值(FCM)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聚类算法进行了研究,针对遗传算法部分的染色体编码、种群初始化、个体适应度函数、遗传算子以及遗传参数设置等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进而得到了一个改进的遗传模糊混合聚类算法(HGFA),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提高了收敛速度,而且聚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过程控制系统综合性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分散的过程控制课内实验,按其内在联系与顺序进行内容的串联与综合,将Matlab仿真引入过程控制系统实物装置实验,以实测得到的实验对象模型为仿真原型,按照控制系统装置的实际情况构建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Matlab仿真,再用仿真得到的控制参数选取实验参数。设计的实验包括模型测试、简单系统实验和复杂系统实验,实验手段采用Matlab仿真与实物实验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实验效率与教学效果。以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实例,阐述了实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2):119-123
针对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的特点,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过程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教学研究和开发,给出了基于Matlab软件的过程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方案。设计了4个仿真实验,以临界比例度参数整定法为例,给出了实验教学实践过程。该实验教学方法具有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方便学生课下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系统性能分析等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将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实验室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互联网+"思想的自动化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分为实验教学网站、实验数据监控和采集系统以及实验数据分析系统3个部分,既能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各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实时地掌握各项核心实验指标,又能够运用大数据的手段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市政环境类专业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并从宏观尺度的环境监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水环境规划与污染应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及城市中微尺度的水系统数字化与管网优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用能输配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四个方面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基于对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的比较,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具体构成和特色创新之处;最后,指出市政环境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实现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了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对今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高校开设"场"类实验存在的一些困难,对电磁仿真在"场"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结合教学实例,介绍了具体的应用情况和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电磁仿真技术适合应用于"场"类实验课程的教学中,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对该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