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面开放的广告市场和持续快速发展的广告业为广告学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和现实命题,广告学研究是广告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对于推动中国广告产业升级、促进广告市场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2006 - 2010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广告学优秀硕士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广告学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以及带给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陈刚的精彩,恰恰在于他身在北大高府,却没有成为一个严肃的学术道统,反而是人性中的洒脱造就了他亦庄亦谐的传奇……陈刚教授、博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学系主任,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曾出版《新媒体与广告》等广告学专著。中央电视台、中国电信等媒体和企业顾问,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顾问团顾问。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广告主协会专家委员会顾问。  相似文献   

3.
曾光  高栩 《传媒》2023,(7):87-89
“广告无学”作为学界常讨论的一个观点,一直以来有不少争论,广告到底有没有“学”?本文分别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广告学有没有“学”这一问题,能够发现与其他一些悠久的学科相比,虽然广告学有自己的学科体系与学科理论,但多是从多学科的交叉视角出发,来研究受众的行为与心理、媒介特征、广告的创作等,而且在广告学的发展过程之中,多以实践为导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的广告教育自1983年产生至今,目前已经有各类高校共计331所开展专业广告教育.然而,这种规模的扩大与数量的激增并没有满足行业的需求.一项由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执行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不同类型广告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各方面困难的排行中,缺乏广告专业人才居首位,占77.9%.①另外一个让广告学的老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尴尬的是,广告学毕业的学生跳槽现象非常普遍,这更使得广告学的学生在社会上信誉不高.一边是广告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一边是广告人才的缺乏,广告专业毕业的学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本次研究试图较为客观系统地分析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模糊理论与广告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学的学科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广告学学科基础众多、广告理论与广告实践互动发展、广告涵义测不准以及对广告学采取分类研究所导致的。在广告学研究中引入模糊理论,有助于我们形成对广告学的新的认识、拓展广告学的研究方法和丰富广告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新闻爱好者》2008,(1):F0002-F0002
郭桂萍,吉林省长春市人,现任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后备学术带头人、吉林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企业形象策划、品牌策划、公共关系。现任课程:企业形象策划、品牌策划、公共关系、促销策划与设计、策划方法学等。主要著作:《公共关系与实务》、《品牌研究》;代表性论文:《论副品牌战略的市场时机选择》、  相似文献   

7.
王佳 《新闻世界》2013,(4):170-171
随着首届中国发展广告学论坛的举办,发展广告学也逐渐成为广告学者关注的对象。笔者试图把两大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从发展广告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条件下,“广告”已经成为产品品牌和某种价值的“形象代言”,《广告学》课程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成为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广告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广告基本知识、广告运作原理以及基础的广告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广告的基本知识,并形成较好的广告思维能力,具有能够独立创造和创新的应用实践能力。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改进课程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益,实现广告学的教学任务则成为一个值得深人研究的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业界,人们常把广告视作新闻传媒业的生命线,而在中国广告学学术史上,广告学学科的确立与发展,也与新闻学界学者的努力密不可分。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蒋裕泉、赵君豪等新闻学者或业界专家,都在新闻研究的过程中对广告经营、广告创作、广告主的媒体选择等问题上进行了理论探索,有的还积极参与报学系的广告教学,甚至写出独立的《广告学》著作。尽管广告学科不可能仅仅依赖于新闻学的学术资源,但在今天回顾中国广告学学术史的同时,注意到新闻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源头,对于思考当今广告学在新闻传播学学术格局中的定位与意义,仍有指向现实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文琰 《传媒》2019,(2):61-62
广告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丰富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相关部门从事广告制作、广告营销、广告管理等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我国的广告学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8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广告学系,民国著名广告学者和企业家陆梅僧主持其事,在我国现代广告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纵观全球的广告专业教育,美国是最早开设广告学课程的国家,也是全球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模范。如今,美国共有220所高校设立了广告学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文案写作、媒介策划、管理能力等,同时跨专业学习营销学与相关领域学科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张素华  彭余 《新闻传播》2009,(12):127-128
本文分析江西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独立-实践-校企-就业”链接式毕业设计做法、成效并总结其对广告专业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告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差异性都可以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广告人才培养类型和质量也可以通过市场来选择和衡量。自从中国大陆的高校创办广告学专业以来,广告学专业在"统一培养方案"与"多元共存"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广告研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仅是对欧美广告研究的一种导入和效仿,在研究的实证化、精细化程度抑或思辨能力上,都未能实现对欧美广告研究的超越.但随着我国广告学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本世纪以来,中国广告研究在广告产业、数字传播与广告发展,以及发展广告学诸多层面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与创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欧美广告研究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4.
周果 《新闻前哨》2005,(2):103-105
高尔基讲:“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传媒广告语言。广告学家一致认为,广告语言是广告生命的支点,它在广告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有些传媒的广告从业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广告语言在广告中的地位和作用。广告语言被视为细枝末节、雕虫小技,可以敷衍了事,致使一些广告中的别字、错字和欠妥的提法不断出现,有的甚至不堪卒读,严重伤害了传媒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5.
8月20日至22日,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220位从事广告教育的学者、十余家媒体和出版机构的20位专家带着各自的思考相聚安徽师范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广告学研究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上,围绕坚守与整合——广告、广告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陈超 《新闻记者》2002,(1):68-70
近年来 ,广告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势头很猛 ,出现了大量“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 ,给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理论界带来一定的混乱局面。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以便在理论和实践中分清新闻和广告。 (本文中的“广告”是指大众媒体广告 ,而且仅指商业广告 )“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是一种异化1.新闻与广告不能相容“新闻”与“广告”定义很多 ,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 ,权威理论普遍认为 :新闻强调“新”、“真实客观”、“迅速传播”、“具有新闻价值” ,是“时间的易碎品” ;广告包括…  相似文献   

17.
李冉 《今传媒》2013,(5):147-148
近年来,地方性高校的广告教育存在着师资数量紧缺、教师知识背景偏科及实践经验缺乏等困境,他们严重制约了广告教育由重量到重质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从广告高校院系及广告学师资内部的视角出发,通过广告学科建设、广告学理论创新和高学历高层次广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对广告学师资建设展开讨论,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以传媒业、广告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国内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广告产业对国际化广告人才的需求。本文对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借鉴日本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国际化标准、全球化视野对广告学高等教育进行专业定位,挖掘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及核心竞争力,创新国际化广告学教育模式,这对完善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体系、推动广告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11,(11):55
2011年9月27日,主题为"我创意我行动"的第十届(2011-2012)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启动仪式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启动。来自中国广告协会领导、命题企业代表、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奖评审委员会代表、广告创意大师、媒体知名人士、广告相关专业师生一千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赵树明,现任东方船(中国)影视传播机构董事长,中国国际广告节长城奖评委,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评委,美国纽约国际广告节评委,中国艾菲奖终审评委,中国广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十大影视广告导演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