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是它具有化育修身的人文性。语文教育肩负着铸造学生的健全文化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的重任,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生的思想单纯幼稚,生活阅历浅,常常“跟着感觉走”,流行歌曲为他们所喜闻乐唱,学生自然受其影响也正是如此;他们特别容易成为盲目痴狂“追星族”,如果我们利用流行歌曲本身相机诱导,便能避免空洞的说教,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一、利用流行歌曲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作品表达着对祖国的深情、对集体的热…  相似文献   

2.
语言教学的一种突破──“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模式河北省邢台市八中张国生(—)“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生的生活中 ,学唱流行歌曲是他们休闲、娱乐等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与流行歌曲已经结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然流行歌曲已成为青少年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 ,我们为什么不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 ,从中汲取合适的养分呢 ?大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文学习的外延也就有多大。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曾要求班上的学生每人在课间轮流教唱一首歌曲 ,广东省的教改实验———语文活动课 ,也曾推出“流行歌曲大家评”等教学活动模式 ,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 ,笔者开始在语文课堂上引进流行…  相似文献   

4.
“大语文”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发掘学生潜力是实施“大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大语文”教育思想实践的基点。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人”──王筠《教童子法》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是人”──王筠《教童子法》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傅炳熙王筠(1784—1854)所著《教童子法》的最大价值所在,也即作者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最早提出“学生是人”这一带有教育哲学性质的命题。他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他们首先是人,是自然的人,是社...  相似文献   

6.
邹仪 《现代语文》2006,(6):9-10
语文教学有双重任务:一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成为“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深入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思想教育,做到“文道统一”。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九义小语修订大纲的核心,它要求教师必须遵循具有潜力的生命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同时,还要关注长远、注重发展。这种先进、正确的教育思想,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分水岭。因此,这一教育思想贯穿于修订版大纲的全部。在大纲“教学目的”中,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是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的总纲,既是小学语文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目标。在修订大纲的其余四部分中,也渗透了这一先进…  相似文献   

8.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师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通过几年语文课教学的实践,我以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效果比较好。一、在讲解字、词、句和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在语文课教学中,我坚持把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教“国”字时,不仅浅显易懂地讲解“国”的意思,还引导学生组成了“中国”。“国旗”、“国徽”、“国家”……许多词语,又用这些词语练习口头说话…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用崇高的思想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用高尚的情感去陶冶他们的性情,这也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杨慧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做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树立学生的美好思想。因此在...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别人的文章之后,获取知识,再转化为自己独特的思想,从而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无论碰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不会惊惶失措,并且获得成功。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使他们能够有创新意识,我认为在实践中应该坚持下面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与语文均属于文科的大教育体系。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新语文教学,倡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在广阔的社会天地和生活世界中学语文、用语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潜能,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也谈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沂水三中刘春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自治教育;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的基础,一切思想教育开始都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自觉地把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种子播种在自己的心田,发扬历代爱国志士的奉献精神,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性。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选文内容的认识一是感觉“大”,一是感觉“远”,学生的感受既浅薄又表面化,因此语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拓展延仲思想教育内容,促进认识的内化,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6.
魏书生,辽宁省特级教师,著名的语文教学家。多年来,他潜心研究中外教育理论,以创造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创立了著名的“六步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富有创新性、发展性和求实性的语文教育思想。一、语文教育民主观语文教育民主观是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讲求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友善,教学参与和教学管理中的民主化,以及教学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能力的训练。魏书生认为,要把学生当作“主人”,就必须尊重学生,努力走进学生心灵,同时把自己的心灵向学生开放。“尽可能深…  相似文献   

17.
张秀花 《甘肃教育》2004,(12):22-22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停留在“积累”的层面,要求学生“规范”地“接受和继承”语文知识,并着眼于纯“技术化”的语言能力训练,再辅以扭曲的思想政治说教,而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热切关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就会使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思维贫弱。所以,在提倡和实践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作为独立的个性发现新事物、认知新知识、接受新观念、使用新方法,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徐健 《职教论坛》2002,(18):44-44
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我把他们归结为“以师为本”和“以生为本”两种倾向。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正确地认识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学生,为一切的学生和学生的一切负责,构建“生本”教育模式。为什么呢?“师本”教育模式往往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从方便教师操作出发,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的情趣性,常常以分析和训练为主。而“生本”教育模式充分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与情感需要为学习动力。因此,我们职高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一、在教学中不断激发…  相似文献   

19.
稿源采珠     
每个学生的审美偏好是不同的,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审美差异,结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计划地进行听赏技能的训练,反复聆听、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在听赏中思考,在思考中听赏”的习惯。同时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艺术标准和思想标准,及时评价社会上的流行歌曲,形成正确的音乐评价标准,自觉抵制不健康流行歌曲的侵蚀,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古人读书的经验总结。小学语文教材大多内容浅显,学生容易理解,不必每篇课文都逐句串讲,关键在于教师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