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勃 《考试周刊》2013,(23):158-159
本文分析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增强教学效果的措施。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学习联系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内容等实践环节,使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各部分内容缺少衔接且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教学重知识轻实践,导致培养的人才不适应企业需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从地区企业精选典型生产实例作为学生的工作任务,以完成典型零件加工任务为主线,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为核心,将金工实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课程设计三部分内容整合起来,突出学生的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指导实际情况,叙述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指导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金工实习课程教学过程中数控实践操作部分加工零件与课程设计内容毫无关联的不足,以及传统课程设计存在的弊端,构建了一种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装配的新型教学模式,即将金工实习课程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CAD/CAM技术等课程设计进行协同设计.学生可在课程设计中自主设计机器及其零部件,而在金工实习过程中则虚拟加工制造出零部件,然后装配成一部完整机器.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在学分制的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共设置了四类课程:公共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理论教学目前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内容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机械技术"是我院开发的一门综合课程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方式、实习和实验教学、教学手段、考试方式及课程设计等多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职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瑞  万书栋 《教育与职业》2007,(11):121-122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应加强对这门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从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方面入手,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和实习教学,探索和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施工技术"实践教学是水运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继续与补充,也是对以前各个教学环节的深化、补充和完善。根据"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设置了现场认识参观、施工现场生产实习、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等三方面的实践教学课程,针对不同的课程设计了其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及时间安排等。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在分析目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融合、多课程协同教学、基于特定环节设置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思路,满足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目前少课时、多内容、理论与实践平衡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专业.我校针对这个专业知识密集,课程门类繁多,技术发展迅速,要求毕业生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探索并总结出一个以主干课为轴心,课程设计为结合点,建立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基础、知识与技能相融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模式.具体来说,优选了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三个分支的主干课程,开设了与三门主干课程相应的课程设计并高度重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训练相结合的全新教学体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城市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本课题组提出改革机械制造模块课程体系的思想。本三的机械制造模块以《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为主线;以《生产实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作为实践平台,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培育学生在制造模块机械加工过程的整体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加深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这样就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明  赵波 《高教论坛》2006,(3):124-126
生产实习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扩招,高校生产实习遇到了各种困难,传统的生产实习方式不再适应教学需要.因此,本文试图对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实习内容、实习管理和考评的改革等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增强生产实习的效果,提高实习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把实践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通过对实验教学、技能实训、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校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设计内容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及工程实践性不强等,探索将优秀科研成果"时栅传感技术"引入到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将大部分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统一到一个完整的科研型实验教学平台,使课程设计的内容更加具体,更具有针对性、延续性,促进本科教学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从课程实际实践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师素质的实验创新能力入手,分析传感技术实践教学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对传感技术与测控电路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在传感技术与测控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传感技术与测控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方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与探索。通过实践与改革,学生在独立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生产实习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高校生产实习遇到了场地紧张的困难。本文对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实习内容等进行探讨,提出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作为宽口径机械制造专业获得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基础课。介绍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提出课程建设的初步方案,探讨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具体措施,并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为根本,以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阶段为递进顺序,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论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设计)系列为主要内容,实现全过程实践、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架。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化学工程专业按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在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同时,进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机械课程设计、化工设计课程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仿真操作、生产实习等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金工实习、认识实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化工原理课程与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大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一套化工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促进该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