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既要了解目的语文化,更要了解本民族母语文化。但在当前蒙古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只片面强调目的语文化输入而完全忽略母语文化的教学现象,跨文化交流成了单向交流。针对蒙古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忽略母语文化的现状,笔者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剖析,阐述了在蒙古族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在外语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可忽略对母语文化的传播。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的欠缺,导致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与其实际的英语水平不一致,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可行性建议,即改变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加强母语及母语文化教学及培养学生双向交际能力,以期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知识的导入已得到外语教学界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广大外语教师只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讲授,忽视母语文化的输入,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文章分析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原因,阐述了母语文化知识输入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母语文化知识输入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在现有的环境中,教师过于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培养,从而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出现了文化失语现象。本文根据Handy等人的教学理念,在专科英语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文化导入的教学实例,试图找到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教学的切合点。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3,(64):65-66
母语文化的缺失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英语教学会阻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对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教学的建议,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素养是外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导入目的语文化知识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文化导入应遵循适用性、适度性、科学性、客观性及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兼容并举的原则,文化教学应以大纲和教材为依托,以文化知识为重点,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时适量的文化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论述了文化输入的必要性、文化输入的原则及文化输入的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文化输入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的文化认知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规则与本土文化有效结合,从而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教学大纲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重点放在了目的语的文化导入。实际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包括目的语文化的获得,也包括本土文化的对比及传承。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融入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大高 校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意识到跨文化交 际的重要性,也开始将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作为学校的 发展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同样也 应该对其输出同等重视。但是,通过对大量高校进行调查,我 们发现各大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母语文化缺失 的现象。这一问题启示我们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适当融合一 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尽量使语言文化的输入和母语文化输出达 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要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 养,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心翠 《文教资料》2006,(34):158-159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语言行为之外,非言语行为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身势语、空间语、目光语等等,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征。非言语交际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列入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更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正确理解文化现象中的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和手段。从而解决英语与母语文化的差异和冲突,突破文化障碍,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还应竭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它要求学习者能较好地掌握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既要有引进西方文化的能力,也具有传播中国本土文化的交际能力。为此,本文旨在通过《畅通英语》教学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徐星玉 《考试周刊》2011,(36):103-10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我们不能只偏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输入。作为母语文化背景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引起重视。多种因素导致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及教学实践中的缺失。要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应从教材、教师和教学实践多方面入手,积极融入中国文化,培养学生双向文化交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黄慧 《海外英语》2012,(3):96+98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该文分析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意义,并对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新  汪毅 《海外英语》2012,(11):5-6,8
母语文化的缺失是当前中国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英语教学阻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该文分析了"母语文化"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的认知正迁移效用,呼吁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培养第三空间意识,还要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承,使得母语文化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知彼知己,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需要中西方文化的合理输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存在重英语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的倾向。本文对河北一些高校英语专业中西文化输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母语文化的缺失是当前中国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英语教学阻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该文分析了“母语文化”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的认知正迁移效用,呼吁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培养第三空间意识,还要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承,使得母语文化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知彼知己,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同时需要导入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主要阐述如何通过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目的语的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胡湘辉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1):107-108,120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同时需要导入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步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黄秀红 《考试周刊》2008,(48):69-70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大多数跨文化交际的场合里,不仅没有母语为英语的话者的参与,而且交际通常发生在母语为非英语的人们之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进行英语文化、中国文化教育外,还要注意其它相关国家文化的学习;而且英语测试中也应加入文化测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省8所高校的186名英语教师和462名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学生文化信念"调查研究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文化输入状况不够理想,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输入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外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构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