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问题 (概念部分 )   1 如图 1,在升旗仪式中 ,当红旗还没有升起时 ,我们的目光是向前看的 ,这时视线是水平的 ,当国旗冉冉升起时 ,我们的目光随着红旗慢慢仰起 ,同学们向悬挂在旗杆顶端的国旗行注目礼 ,这时 ,我们的视线是在水平线上方的 ,视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了一个角 ,这个角我们把它叫做仰角。图 1       图 2    2 如图 2 ,下课时 ,不少同学喜欢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 ,同学们有向上看的 ,也有向下看的 ,当我们向下看时 ,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又叫什么角呢 ?坐飞机时 ,从飞机上向下看又产生什么角 ?  ———根据学生…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坐在向前飞驰的火车上时,会看到窗外的树飞快地向后移动.树真的动起来了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自己或车厢作为参照物的缘故. 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不动的物体,它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是把它的运动情况与参照物相比较,看看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是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认为这个物体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不  相似文献   

3.
1坐车看到的奇妙现象我们坐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木和房屋飞快的向后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路旁的树木和房屋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在向后不断变远的缘故。也就是说,以汽车为参照物,树木、房屋是向后运动的。然而,只要稍稍注意,就会发现,距我们远处的景物,不是向后退,而是向前运动的,这又是为什么?原来,在观察远处的景物时,人们不自觉地以近处物体为参照物,远处的景物相对位置是随着汽车向前运动,所以,我们感觉到远处的景物是向前运动了。2月亮为何跟着人走?睛朗的夜晚,我们在月亮下散步,不时看看天空,你会觉得月亮总是跟着你走,你走时,它也  相似文献   

4.
眼睛与眼镜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通过眼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正立的实像。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习惯于这种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正常的眼睛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其中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大小能够变化的凸透镜。当眼睛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表面的凸出程度变小,焦距变大,如图1(a)所示。当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表…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不少作者对高速运动物体的表观形象进行了讨论,结论是:在当观察者的对运动物体的视角足够小、物体运动方向与观察者视线互相垂直时,运动物体的表观形状不变,只转动了一个角度α=arc sin(V/C)。本文将进一步讨论高速运动物体颜色和亮度的变化。二、高速运动物体颜色的变化在当观察者对运动物体的视角足够小时,可以认为运动物体离观察者很远,因而由运动物体所发出的光就可以看成是平行光。如果运动物体  相似文献   

6.
正当人们在充分享受电磁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无限便利时,电磁污染这个无形杀手也不期而至.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但却不断地对人类的健康、生产和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1.什么是电磁污染 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运动的电荷会形成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形成电场,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时就会形成电磁辐射.超过人体承受或仪器设备容许的电磁辐射称为电磁污染,又称频谱污染或电噪音污染.  相似文献   

7.
物体作曲线运动符合两个条件:(1)物体具有初速度,(2)运动中受到与速度有一夹角θ的外力作用.当这一夹角等于0°或180°时,物体作直线运动;当夹角θ<90°时,物体作加速曲线运动,一般来说不存在讨论  相似文献   

8.
求恒力的功用公式W=Fxcosα,求功率常用公式P=Fvcosα,但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由于力与位移的方向的夹角或力与速度的方向夹角不断变化,直接应用公式求解繁难复杂,若把运动的分解方法运用到其中,则非常简便,快捷.一、求恒力的功例1如图1,质量为m的物体沿曲线从初位置1运动到末位置2,高度差为h,求重力做的功.  相似文献   

9.
丁大夫:我孩子今年六岁半,天真活泼,可是患有斜视症,且眼球震颤。看远处物体,面向左转,眼球右靠,视线向右;看近处物体,面向右转,眼球左靠,视线向左。无论物体在他的左方还是右方,脖子转动都是这种样子,只有物体距他1米左右时,头位正常。我们带他去医院做过散瞳验光,结果是眼底正常。我们不知道这不正常的头位会不会影响他的视力,为什么远视、近视时有头位不同的现  相似文献   

10.
毛小平 《物理教师》2002,23(8):18-18
高中物理课本 (第二册 1 70页、人教版 )关于人眼判断物体位置是这样叙述的 :“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如果知道一个发光体S射出的两条光线 ,只要把这两条光线向相反方向延长到它们的交点 ,就能确定发光体的位置 .……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的时候 ,根据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间的夹角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 ,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 ,当我们只用一只眼睛工作的时候 ,立体的世界并没有在我们的眼中变成平面的图画 ,一只正常的眼睛同样能够对物体的位置作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 ,人们无需靠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间的夹角来判断物体的位置 .那么 ,人又…  相似文献   

11.
我们平常在研究物体时。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对于一个物体,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其运动状态作出判断,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则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求恒力的功用公式W=Fxcosα,求功率常用公式P=Fvcosα,但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由于力与位移的方向的夹角或力与速度的方向夹角不断变化,直接应用公式求解繁难复杂,若把运动的分解方法运用到其中,则非常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3.
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若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问的夹角小于90°,则物体的速度增加;若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大于90°,则物体的速度减小;若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连续变化,当两者角度增到或减到90°时,是速度持续变大或持续减小的最后位置,即在该位置速度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  相似文献   

14.
参照物就是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我们常说物体运动或静止就是这个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比较的结果.具体的讲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变化,位置改变了物体就是运动的,位置不改变物体就是静止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对参照物的认识还要注意几点:①人们习惯常以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这种情况下,往往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如:奔驰的骏马,刺破夜空的流星,飞舞的蝴蝶等.②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你认为不动的物体可以做参照物,动的物体也可做参照物.③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判断结果就可能不同.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你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看路旁的树木、建筑物,向后闪过,你会说:“我是运动的”,而你看看列车,又说:“我是静止的。”④参照物一定要选择的合适,选择好参照物,会把相对运动问题的解答过程大大简化,使问题的处理变的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5.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它使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当我们建立惯性的概念时一般会做如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放一个物块,起初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当快速抽动纸片时,看起来物块仍停在原处(这个实验简单方便).该实验旨在说明物体有保持原有静止状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在类星体的射电喷流中观测到视超光速运动.本文解释了视超光速现象产生的物理本质,它来源于观测上视觉效应.当喷流与视线方向呈一个合适的夹角,且喷流速度大于0.7c时,可以观测到视超光速现象.我们对著名类星体3C273的蒙特卡洛模拟表明其喷流与视线方向的夹角位于0&#176;-6&#176;这个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1.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或静止?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只要看这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相似文献   

18.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72页的图3.5-4是一个视角的图片(如图1),图片下配有这样一段文字: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那么什么叫视角?它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要搞清视角的概念,首先要知道什么叫视线.当观看一物体时,从眼睛与物体某一点所连接的  相似文献   

19.
<正>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只需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学会选定参照物,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一道贵州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探讨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相对参照物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20.
视觉现象中的“近大远小”透视原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和应用 ,而同样存在于视觉中的“近小远大”现象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有此现象或者知而不解。当手撑额头 ,目光投向远方时 ,你会惊奇地发现 ,手变细了 ,细得就像手指一样 ,当你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拉回手上想看个究竟时 ,手又变回了原来的大小。重复几次 ,结果依然一样 ,这就是所谓的“近小远大”现象。即当两个大小相同、距离不等的物体与人排成一线时 ,如果目光注视远处的物体 ,则近处的物体会显得比远处的物体小很多。我们不妨做如下几个实验来看看 :1 把两个大小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