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主要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岩芳  张庆普  韩晓琳 《预测》2010,29(4):42-46
大学知识转移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大学内部知识转移,大学—大学知识转移,大学—企业知识转移,大学与其他机构的知识转移。本文对研究型大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构建了研究型大学—企业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并对知识转移中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剖析,针对这些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企业孵化器是为新创企业提供各类服务支持的组织,如何促进企业孵化器中知识向新创企业转移已成为孵化器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分析了企业孵化器中知识转移的主体,探讨了孵化器管理机构、政府机构、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向在孵企业知识转移的内容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孵化器知识转移网络.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永久 《现代情报》2009,29(11):221-224
大学知识转移是知识转移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关大学知识转移的价值已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校企知识转移角度、大学之间知识转移角度、大学内部知识转移角度及其它方面对近几年我国大学知识转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肯定了已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对我国大学知识转移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瑶  刘婷  薛佳奇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45-1853
 研究了制造商采用交易机制和关系机制对分销商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以及在不同程度的环境不确定性下,两种治理机制对知识转移影响效用的变化,并对比了两种治理机制对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应用多层次回归模型对来源于196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交易机制和关系机制都促进了知识转移的进行,随着环境不确定程度的增加,交易机制中契约对知识转移的正向作用减弱,而关系机制对知识转移的正向作用加强,此时,采用关系机制会更有利于知识转移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以虚拟社区为环境,以知识转移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进行分析。首先对信息网络中虚拟社区的知识转移模式和常规的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模式进行比较,进而从转移途径、转移模式和转移过程来研究虚拟社区知识转移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前人对产业集群中知识转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学对知识转移的间接影响模型,运用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集群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当产业集群和集群中的企业越来越成熟后,大学对产业集群的关系嵌入性有巨大的影响,并且,集群嵌入性的增强会促进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7.
企业为了品牌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企业间的品牌战略联盟,而品牌战略联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企业和品牌间知识的转移以及相关的风险和治理.论文从目前国内外企业日益增多的品牌战略联盟和品牌收购的背景下,分析品牌战略联盟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并指出治理对策.研究结果对企业品牌收购后的知识管理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馨  周丽霞  刘佳 《情报科学》2013,(1):142-147
知识社会大背景以及代际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代际知识传承成为实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问题。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来看,代际知识传承就是代际知识转移。本文从研究问题的缘起、既有知识转移研究局限性、国内外代际知识转移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等四个方面,对代际知识转移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走向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产学合作知识转移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西安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获得研究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知识转移能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特性以及界面管理水平这四个影响产学合作知识转移的因素均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知识特性与界面管理水平又对大学知识转移能力以及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产生正向作用,另一方面,界面管理水平和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对产学合作效果起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个人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源在隐性知识转移发生前、中、后的各项成本,然后通过将激励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相结合,探讨了知识源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各项需要,并明确了企业个人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应的分析结果设计了促进知识源转移知识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勤 《情报科学》2004,22(10):1167-117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学术界和企业界围绕知识开发和利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从实践运用的角度把企业的知识分为职务知识和非职务知识两类,提出职务知识是企业知识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职务知识开发的流程、环境条件和企业职务知识转移利用的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知识协同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陈昆玉  陈昆琼 《情报科学》2002,20(9):986-989
企业知识协同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思想之一,其目的在于获取“2+2=5”的知识协同效应,论述了知识协同的概念及四种分类组合,提出了四种组合的最优转化跨径:“企业内知识转移→企业内知识创造→企业间知识转移→企业间知识创造”;分析了知识协同的运作机理:默示知识与明示知识在“潜移默化”,“外在化”,“合并”和“内在化”四个阶段相互转化过程,最后,以大阪松下电器公司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a parent firm to its subsidiary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issues confronting management a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MNC). Since knowledge tends to be sticky and difficult to transfer, the suc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s contingent not only upon various kinds of contextual variables, but also upo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Previous studies did not consider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variables, and failed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amework for MNC knowledge transfer.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stickiness on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of headquarter–subsidiary knowledge transfer.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an increase in knowledge stickiness may have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knowledge implementa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satisfaction. However, increases in knowledge stickiness beyond a certain point can also deter the success of transferring knowledge. Results also suggest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satisfaction, and between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4.
通过知识转移和知识融合实现创新价值共享已成为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以知识转移理论与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构建了两业协同创新的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 DSS软件仿真,分析了随着知识融合的不断推进,两业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以及两业知识势能、知识创新率和知识转移率的变化态势,并就融合创新因子和政策因子,即制造企业知识需求、知识吸收能力、政府激励机制、财政投入、人才建设共五个因子,对两业创新率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两业知识势能呈指数增长,知识创新率及知识转移率不断增加,融合创新因子和政策因子对两业创新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两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许芳  徐国虎 《情报科学》2003,21(5):548-551
知识流向、流速是知识管理中的瓶颈问题。文章在对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和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其不同的流动方式和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而探讨了知识流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对知识管理的策略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丹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126-135
整合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知识转移和嵌入性视角,探究企业间知识兼容性对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的作用机理,利用239份来自我国制造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问卷检验研究假设.结果 表明,(1)企业间知识兼容性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2)元素和架构知识转移完全中介于企业间知识兼容性与企业知识创造绩效之间.(3)经济型关系质量正向调节企业间知识兼容性与元素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且经济型关系质量越强,企业间知识兼容性越通过元素知识转移促进企业知识创造绩效.指导合作创新参与企业发挥企业间知识和关系对自身知识创造的促发作用,借助企业间不同结构的知识转移,加速自身向知识创造型企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已有文献的研究基础,构建知识密集型企业下代际员工差异性对知识转移影响的概念模型,采用网络链接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化方程模型分析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度和忠诚对企业代际知识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背景和知识转移动机对企业代际知识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员工之间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受员工的文化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影响。为提高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传承的效率和能力、进一步促进员工代际之间的知识共享意愿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过程理论出发,针对技术联盟的组织形式和特点,提出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过程模式。在具体分析了技术联盟过程中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各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效果的关系,从逻辑上推证出具有实证意义的8个子命题,建立了技术联盟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为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There is a paucity of knowledge on research commercialization by university scientists worldwide.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role that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TTOs) and direct Industrial Funding play in university research commercializ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of Azerbaijan, Belarus and Kazakhstan during 2015–2017. We do this by developing a novel database and a multi-level model which explains how individual attributes, organizational and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s explain the extent of knowledge commercialization.We apply the generalized Heckman approach to account for two selection biases, reducing the sample from 2602 to 272 scientists, and further use a mixed-method approach to analyse 27 face-to-face interviews with researchers and TTO manager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esearch commercialization i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existence and awareness of TTO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ercialization contracts via TTO, but the direct industrial funding of university research. Taken together the findings have clear implications for scholars, scientific entrepreneurs, TTOs and investors who aim to exploit university knowledg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相似文献   

20.
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出发,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知识冲突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作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演进机制。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属于良性知识冲突,适度的良性冲突对提升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属于恶性知识冲突,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消极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