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1978—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山西与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分析发现,与中部六省相比,山西产业结构内部不合理,产业结构效益偏低,且差异较大,其中第二产业结构效益较高,而第一、三产业结构效益较低,但第三产业结构效益稳步提高;偏离—份额分析可知,山西区域偏离分量和争偏离分量一直为正,高于中部六省,山西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方面都处于优势。但结构偏离分量却低于中部六省。表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从发展第三产业、改善交通条件和创建良好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西安市三次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的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只有第二产业的结构相对全省具有优势,而且各产业相对全省也明显的缺乏竞争力.因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是西安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合理测度区域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特征,对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为背景区域,选取产业结构熵、产业结构相似指数和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偏差系数构建产业结构演进测度体系,采用SSM-Esteban分析法对11个地市产业结构演变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浙江省形成了农业为辅、工业特色明显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现代产业结构。在研究时段内,浙江各地市三次产业产值增加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其中第一、三产业产值增加幅度浙东北大于浙西南各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排在前五位的是宁波市、杭州市、绍兴市、温州市和嘉兴市;研究期内,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市场机制逐步完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11个地市与全省的产业结构相似指数大部分较高,特别是2003年以后,浙江经济增长进入加速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第二、三产业逐步壮大,资源与消费结构相似、产业生命周期缩短等使产业结构逐渐趋同;从增长的绝对量来看,杭州市增长量最多而舟山市最低,11个地市2001—2013年所有产业共享份额N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内部来看,研究区的农业增长率高于全省增长率的平均水平,但全省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竞争力矛盾较大的二、三产业带动,未来产业比较优势与专业化仍需进一步转整优化。  相似文献   

4.
运用偏离-份额法实证分析1996 ~2010年苏州市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水平的变化,发现苏州产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第一产业发展态势及竞争力水平不理想、近年来第二产业竞争力退化、第三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优势增速均优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比重仍然偏低等现象.提出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高端化、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区分产业部门区域优势、区域竞争力与区域结构优势,运用改进后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Esteban空间模型构建一种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新基准;随后利用浙江省"十二五"时期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与三维空间图分析,验证"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应大力发展动漫、新闻出版、文体用品制造业、时尚服装服饰业、时尚皮革制造业、时尚家居用品业、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航空和轨道交通、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区分产业部门区域优势、区域竞争力与区域结构优势,本文运用改进后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Esteban空间模型,构建了一种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新基准。随后利用浙江省“十二五”时期数据,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检验与三维空间图分析,验证了“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应大力发展动漫、新闻出版、文体用品制造业,时尚服装服饰业,时尚皮革制造业,时尚家居用品业,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航空和轨道交通、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  相似文献   

7.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运用"偏离-份额"(SSM)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将各产业产值增加额分为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而计算相关分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洛阳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产业竞争力较强,其他城市及城市群整体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贡献率及产业竞争力贡献率较低。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内蒙古自治区为参照系,对锡林郭勒盟2000年~2009年10年间的3次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经过计算结果得出,锡林郭勒盟第二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积极因素,第一、三产业已开始衰退;全面剖析锡林郭勒盟3次产业结构现状,为今后制定锡林郭勒盟产业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促进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采用经济权重矩阵的方法,利用2008-2012年的数据测算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情况是合理的;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动态变化,存在空间相互影响;广东省是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地区,江苏、山东和河北次之,沿海三大直辖市表现平平,其他地区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0.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黑龙江省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 《科技与管理》2010,12(1):5-6,15
阐述了偏离-份额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偏离-份额法对2002—2007年黑龙江省三大行业中的主导行业和代表行业进行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找出三大产业中具有竞争力、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以期使黑龙江省产业竞争力得到一个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顾新  李久平  石娟 《软科学》2001,15(1):59-62,67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80年代以来四川省三次产业总体结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效益结构)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归纳出四川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生态理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泗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05-109
运用产业生态理论,阐述科技服务产业生态的基本要素和科技服务业生态体系构成,重点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综合科技实力、市场供求、从业者素质和机构信誉、公共基础设施等支撑条件,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等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有效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在分析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以加快实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及若干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生态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现有文献有关产业生态化的理论综述,多是从产业生态化理论产生、演变的历史角度来研究的,缺乏对产业生态化理论本身主要内容的归纳总结。基于此,本研究将有关产业生态化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清晰地呈现出当前产业生态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各界对产业生态化理论的质疑提出若干思辨,最后指出产业生态化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王兆华  武春友  王国红 《软科学》2002,16(2):11-14,18
本文运用工业生态学理论对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工业共生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和中国贵唐集团生态工业园的介绍,提出两种工业共生模式:自主实体共生模式和复合实体共生模式,并对这两种共生模式的运作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成功建设生态工业园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彦敏 《科教文汇》2013,(17):204-205
产业升级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保险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不仅能以此为机遇,参与到产业升级的进程之中,而且具有的投资和保障功能又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试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总结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升级理论基础上,提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应包含五个方面的升级即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外向关联、社会资本和创新系统的升级。通过剖析我国台湾地区PC产业集群的升级历程,对我国大陆产业集群尤其是制造业集群的升级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技术预见引导产业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一环,探讨技术预见与产业创新以及有关产业理论之间的若干联系,指出其中三种产业理论构成了一个理论循环。  相似文献   

19.
曹晖 《科教文汇》2014,(19):227-228
经济工业园区的发展是推动地方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需要,要牢牢抓住建设“关中要天水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坚持“产业化富民,工业化强县”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统筹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优势工业产业和优势工业产品,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伐的加快,辽宁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迅速成长,但与先进地区和国家的产业集群比较起来,尚存在一些差距.文章概述辽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分析当前辽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辽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