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必须回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曾进行过长时期的争论,多数人认为,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情况有了改变。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陈伯达之流在一篇社论中说:“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只有阶级的真理,绝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真理。”“四人帮”一伙炮制的《哲学小辞典》更是公开鼓吹“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并且武断地说:“反映社会领域真理的阶级性是十分明显的。”“反映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总的说来,同样也是具有阶级性的。”由于林彪、陈伯达、“四人帮”在学术上搞文化专制主义,扼杀“二百”方针,在他们控制宣传舆论阵地的一段时间内,报刊上千篇一律地肯定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因此,真理具有阶级性的观点就占了绝对的“优势”,好象是不言而喻的事了。  相似文献   

2.
真理是有价值的。真理的价值性在于真理具有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社会功能 ,它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成功地变革社会。“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它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3.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要说服人 ,一靠真理的力量 ,二靠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是感召力 ,人格的力量是向心力和凝聚力。真理力量的发挥有赖于人格力量的支撑 ,人格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人格究竟是什么呢 ?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解。心理学把它看成是人与人的差异 ,是人的稳定的内在特征 ;文化学偏重于文化与习俗的规定 ,认为人格是内在化和个体化的文化精神 ;法学从社会等级和财产的关系上表述人格 ,认为人格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利益 ;社会学视人格为个人在集体中的个性特征 ;伦理学认为它是人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认知领域理论认为,学生对于“衣饰准则”这类学校习俗规则的认知具有领域特征;根据个体对习俗规则的认知推理的发展规律,中学生正处于质疑习俗规则的发展阶段,自然在遭遇“衣饰准则”的管制时,会有内心抵触和行为反抗;但是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应该积极应对,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立场上,运用与领域相一致的解释、反馈和指导,增进学生对“衣饰准则”的社会功能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社会认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真理一元论与真理多元论之争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数年前,有的论者发表文章提出“真理是否唯一”的问题,并且激烈地抨击所谓“真理唯一性观念”(《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3期:《现代科学与真理观的进化》),引出了这场争论。这场争论与当代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思想背景。争论的实质,在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释“弃”     
对“弃”作形体解构和意符分析,推知古代社会曾存在的弃子习俗是“弃”的造字理据。“弃”所描摹、反映的弃子习俗是我国古代婚姻形态从亚血族婚向对偶婚演变中在子嗣、继承权问题上的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7.
客家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汉族分支族群,福建长汀素有“客家首府”之称,故考察长汀客家婚姻习俗具有代表性.随着时代的变迁,长汀客家婚姻习俗也经历着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恋爱自由,结婚自愿”,从“中式婚礼”到“西式婚礼”的变迁.福建长汀客家婚姻习俗的变迁主要受婚姻法实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文化普及等因素的影响.考察长汀客家婚姻习俗的变迁,有助于对长汀客家风俗内涵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丧葬习俗是不同民族在其殡葬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民俗。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崇尚“隆丧厚葬”和“入土为安”,晋东南地区处于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带,沿袭着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受传统丧葬习俗影响甚重,存在着一些弊端,对社会具有消极影响,需要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口头上承认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又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们错误地把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看成理论可以“衡量一切”。这种观点,实际上把实践标准排斥在理论和认识论的范围之外,另立了一个“理论标准”。“理论标准论”是完全错误的,是林彪“四人帮”长期散布唯心主义谬  相似文献   

10.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为其成员无意识接受的共同生活规范。随着大工业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传统习俗与社会公德的冲突日趋增多,主要表现为伦理行为与习俗行为的冲突、“人情味”与“公德心”的冲突以及家族观念与公共精神的冲突。旧的生活习俗向现代社会的延伸,阻碍了社会公德的成熟,影响到和谐公共生活的构建。以创造新习俗克服旧习俗、提升公共意识和道德自觉,是有效克服习俗与公德的冲突,提升社会公德调控效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真理”和“客观性”的含义,都既有存在论意义,又有认识论意义.从认识论意义上考察,真理的客观性为一切真理性认识所共有,又是真理性认识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即符合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本体论前提下,肯定符合性是真理的客观性.从真理内容的来源是客观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不能推导出真理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关于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问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早就有科学的论述,毛泽东同志又作了肯定而明确的解答。毛泽东同志指出,思想理论是否正确,只有在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让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证明,“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此外再无別的检验真理的办法”。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特别用了“只能”、“再无別的”等斬釘截铁的语言,突出强调了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彻底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題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对于这个问題,我准备从以下兩个方面来淡一些粗淺的体会。第一,对真理的检验究竟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完成检验? 在唯物主义看来,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就是主观正确地反映了客  相似文献   

13.
康德指出:“对存在的真理性认识来自于经验,任何存在不经人类主体经验的建构都是不可知的、虚无的,将任何不可知或虚无作为实存的真理加以阐释,不是愚昧就是欺骗”。①事实上,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现代教育制度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在道德教育中更是简单地把学生看作生产工具,用“美德袋”式的灌输来管理、束缚学生,完整、丰满的人性孤立地另存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外。而建立在康德的主体体验论基础上的道德教育超越观则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决定,它不仅只是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或规则;而且指在面…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小说《离婚》围绕江南水乡平息纠纷的习俗“和谈”进行叙事,反映了19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谈”是乡土社会固有道德秩序“公正”的表征,其潜在规则却是“弱肉强食”,这种道德秩序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5.
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这个科学的结论,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摸索和探讨,才得到的。哲学家们提出过各种真理的标准。笛卡儿说,只有象几何学上的公理那样清楚明白的,才能叫做真理。这种说法,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究竟怎样才是“清楚明白”,连他自己也说不明白。王阳明把“良知”定为真理的准则,那就是一切凭良心,根本不承认有什么客观标准,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用主义者说,“对我有  相似文献   

16.
苏州科第习俗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状元之乡”苏州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些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的习俗,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等方面。从科第习俗的角度探讨古代科举制度,可以加深我们对科举制度文化底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事实”和“真理”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日常概念。认识事实是获得真理的基础,但认识了事实并不一定就获得了真理。本文旨在对事实和真理概念的区别进行分析。首先需要说明,在符号学的视界里,“事实”和“真理”一旦变成了某种符号,它们就是人们发明出来的用于指称某一类对象的概念、范畴,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意识形式,因而它们就都不是对象本身。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规定,无论是“事实”概念还是“真理”概念都是主观的,第二性的。我们不能把事实和指称事实的符号、真理和指称真理的符号混为一谈。超出符号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郭恬晓 《新读写》2011,(9):36-37
西方名校的校训总是叫人追求真理。如哈佛之“与真理为友”,耶鲁之“真理和光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之“真理使人自由”。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价值真理”概念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是与“事实真理”而是与“科学真理”对举的概念。在“事实”层面上,只存在“真实”概念,“价值真理”是建立在“价值实事”基础上的。价值真理就是认识对客观事物现象固有价值本质的揭示。由于价值是系统性存在,所以,它具有区别于科学真理的特指性特征。同一客体,对不同价值主体而言,可以得出“好得很”与“糟得很”这样对立的价值真理认识。但这种价值真理认识,必须建立在科学真理认识基础上,把握客体对主体真实的、本质的利益关系,否则,就没有价值真理可言。  相似文献   

20.
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期待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了,他们将这种期待融入当地的育儿习俗中.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儿童在求子习俗、生育和养育三个环节上有具体差异,其育儿习俗中的孕育、生育、养育过程中处处折射出当地人“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要转变俐侎人的社会性别观念需要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男性应该抛开性别偏见,而女性应该提高自身的觉醒意识,转变传统的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