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变形计》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即以原生态播出。《变形记》中的故事涉及了很多"青少年问题"和"问题青少年",闪烁着众多的德育思想和内涵,值得挖掘和总结。《变形记》在角色互换的教育过程中,重体验、重过程、重情境、  相似文献   

2.
近来,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名曰《变形计》,主要是挑选一些人物互换生活环境来进行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真实生活。节目组对双方生活进行全程跟拍,拍摄内容经剪辑后以原生态形式播出。  相似文献   

3.
岑嵘 《大学生》2014,(7):44-44
正最近在看湖南卫视的节目《变形记》。这是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互换的双方,常常是贫苦人家的穷孩子和有钱人家的大少爷。在《变形记?逆风飞翔》中,农村孩子和志军,每月只有5毛钱的零花钱,每顿只能吃洋芋,他要砍柴放牛帮家里干活,但从小到大成绩都是班上第一名。而城里有钱人家的孩子赵迪,自称是"赵家二公子",向往着《古惑仔》里陈浩南和山鸡的生活。在家里,他对家人动手,在学校,他对老师动手。当农村的孩子们把饭盒递到他面前时,他毫不客气地扔了出去。  相似文献   

4.
“变形计”     
<正>《变形计》是湖南台一档很受欢迎的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在节目中,一对境遇不同的主人公,不仅要进入对方的家庭,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还要去亲身体验对方的生活。"变形"的主人公就在角色互换中,体验不同的人生,达到改善与亲友的关系、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获得教益的目的。没想到,一不小心,我也成了"变形计"中的主人公了。  相似文献   

5.
宋亮 《教育》2015,(9):46-47
提起访学,人们印象中主要是大学生参与的跨国交流活动,以及不少中小学教师参加的各种访学活动。也有一些中小学生跨国交换生计划,会组织跨国的中小学生访学活动。由中小学生就近参与的校际访学活动,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校际访学见闻《变形计》是2014年播出的一档角色互换电视节目。节目安排特定的人物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人生,在7天时间里完成体验对方生活的活动。在节目中,  相似文献   

6.
<正>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看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从某种程度上讲,变形计中的身份互换体验,让两种不同家庭环境的孩子,体验到了另一种生活。同时,他们在角色互换过程中也可以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在班级中也开展了一次"变形计"。变形计的主人公是两位男生,一位是在班级叱咤风云、拥有众多粉丝的小朱,另一位是恶作  相似文献   

7.
角色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亲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互换等手段将学生内部积累与新的学习内容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创造,从而形成新的体验。引领学生的心灵走进文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从而构建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享受道德实践的乐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胡娟 《江苏教育》2022,(47):55-58
“角色空间”是教师以生活为源头,探寻生活中学生可能承担的校园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职业角色,并尝试将角色体验与班队活动有机融合,全力打造适合学生角色体验的场域,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角色体验中主动发展,促进完整人格形成。学生在角色设计、角色体验、角色管理中提升综合品质和能力,并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逐渐完善自我人格。  相似文献   

9.
一、角色体验的特点及类型所谓角色体验,是指某种角色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情感活动,一种对情感的感知方式,即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实践是角色体验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实践活动的角色体验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验方式大致有:1.本位角色体验。在学校是“学生”,在家庭是“子女”,在社会是“孩子”,这都是学生的本位角色。体验与学生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只要做个有心人,什么时候都可以实践,从而获得体验。如对打扫卫生加以引导,在学生内心即会产生多种体验:诚实劳动,珍惜自己或他人劳…  相似文献   

10.
角色体验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加深角色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小学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互换、角色对话,形成“场馆+协同”“课程+实践”“文化+活动”等育人路径,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是幼儿、教师共同生活的场所,在幼儿园的共同生活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幼儿,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与义务。人的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当人在不同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角色认知和情感体验,称之为角色体验。角色体验教育在多种活动中能带动孩子与教师共成长,让孩子更遵守行为规则、学习更投入及玩得更自信。  相似文献   

12.
郭艳 《教学随笔》2016,(5):129-129
幼儿园是幼儿、教师共同生活的场所,在幼儿园的共同生活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幼儿,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与义务。人的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当人在不同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角色认知和情感体验,称之为角色体验。角色体验教育在多种活动中能带动孩子与教师共成长,让孩子更遵守行为规则、学习更投入及玩得更自信。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是一种体验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文本的范例作用,搭建起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联系,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推促课堂的精彩生成。具体策略有:扣住文本细节进行角色体验;扣住话题线索进行角色体验;扣住多维视角进行角色体验。  相似文献   

14.
最近湖南卫视开播了一档大型原生态真人秀节目《变形计》。首期《变形计》的主角是湖南长沙网瘾少年魏程和青海山区少年高占喜。在短短一周时间内,魏程去青海省民和县贫困农村给一个盲人当临时“儿子”,天天吃粗面馍馍,下地干农活儿,体验从未有过的艰辛生活。而盲人的儿子商占喜则到长沙,在魏程家里体会魏程已经厌倦的富裕生活。该节目希望通过这种角色互换,让富家子弟体验磨难人生,感悟生活的真谛;让贫困少年感受城市生活的精彩,从而激励其摆脱贫困、实现理想。该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可谓毁誉参半。有人认为这是精心包装的“电视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陕西西安市X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与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幼儿园职业角色体验活动实践模式的特点及意义,结果发现尽管该园在开展幼儿职业角色体验活动时能综合幼儿兴趣、体验式参与和生活经验,且教师群体普遍认可幼儿职业角色体验的价值,但仍面临亟须解决的发展性问题。提出完善幼儿园启蒙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在幼儿职业角色体验活动过程中的指导能力、加强职业角色体验特色场馆之间的互通性、扩展幼儿参与职业角色体验活动的途径等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薛晚 《江苏教育》2022,(79):15-16
班级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实验小学基于儿童立场,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设计“让每一个人都在场”的角色体验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流动的角色体验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模拟情境,角色体验作文教学的策略,遵循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理论、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模拟情境,角色体验,探究想象,感受写作乐趣。游戏情境体验,顺应儿童之本位;画写情境体验,诗画一体激想象;故事情境体验,学生心灵的家园;戏剧情境体验,课堂舞台展天地;采访情境体验,实践感悟促成长。角色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激活学生“言语的冲动”,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实践,培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促进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角色体验",是引领学生与文本之间交互编织的有效路径。教师根据学生差异设计"角色体验选择单",让学生在阅读中走进文本角色,置身于文本角色的立场,融入文本进行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19.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份别出心裁的作业——和家长交换角色.我想,这次的作业真不错,不用写也不用背.我要好好地体验一下. 放学回到家,我把作业的内容告诉了妈妈.妈妈欣然同意.然后,我们互换了角色.  相似文献   

20.
体验与表现的问题,实际上是戏曲演员如何创造角色的问题,或者叫做演剧方法问题。戏曲演员在对角色进行创造时,不仅讲求体验,而且在舞台表演上更要强调表现。体验是为了真,表现是讲究美。只有将体验与表现有机的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