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科学史家宋正海先生曾两次撰文讨论如果郑和航海到达欧洲,历史将怎样发展演进这个问题。一文题曰《科学历史在这里沉思——郑和航海与近代世界》,另一文题曰《如果郑和航海到欧洲……》。后一篇文章实际上只是前一篇论文的缩写。这两篇论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涵已由两文的小标题表达得非常清楚:一、郑和船队有充分实力绕过好望角到达西欧;二、郑和船队与亨利船队可能相遇在马德拉群岛;三、郑和必将(取代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成为地理大发现的英雄;四、将加速西欧资本主义崛起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殖民地化;五、美洲的发现要晚,但印第…  相似文献   

2.
15世纪(1405~1433)我国航海家郑和(1371~1435)率领庞大的船队7次下西洋,执行明朝“朝贡贸易”的国策。郑和船队由200余艘海船组成,装载货物并有乘员2.7万余名,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经南中国海、越南沿岸、暹逻湾、中南半岛沿岸、穿过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每次航程约10余万里,遍访南亚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规模之大、人员之众、航程  相似文献   

3.
红木别样红     
冯志舟 《百科知识》2012,(14):49-52
正600年前,明朝政府派郑和下西洋,他率领的船队归来时从东南亚带回一批质地坚硬、纹理绚烂的压舱"奇木"——红木。其后,宫廷的木匠们把郑和带回来的红木做成家具、工艺品供帝后们享用。此后,历经明清两代,交趾、暹罗等  相似文献   

4.
<正>610年前,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由郑和率领从中国江苏太仓刘家湾的港口启航。此后的28年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是文明礼仪之师,在中国航海史和对外开放交往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先驱性的意义。为何下西洋?环顾世界,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环游世界之壮举世人皆知。其实早在哥伦布环游世界70年前,中国人郑和就已率先环游世界,开启了一代  相似文献   

5.
倪方六 《百科知识》2012,(21):41-42
"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这是中国宋代造的巨船——木兰舟。明代,郑和的船队更拥有大船62艘,载人近3万。与当代相比,中国古代的航海故事要精彩许多。  相似文献   

6.
李军 《知识窗》2007,(12):29-29
中国大明王朝造船技术居世界前列,航海能力更是首屈一指。郑和七下西洋,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郑和船队组织严密、武装精良、训练有素,堪称“无敌舰队”。那么,为何明代海军未能称雄海上呢?  相似文献   

7.
郑和是举世闻名的航海家。他从公元1405年到 1433年的28年间,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7次远渡重洋,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请问: 1.在600多年前,航海还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动力设备,郑和航海主要是利用什么风作动力? A.飓风B.季风C.信风  相似文献   

8.
话说麻将     
麻将,又名“麻雀牌”,简称“雀牌”,是我国发明的一种娱乐用品。据史载,麻将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14世纪。它是由纸牌马吊演变而来的。据近代著名学者徐珂的《清稗类钞·赌博类》载:“麻雀,‘马吊’之音之转也。吴人叫禽类为‘刁’去声读,不知何义。则麻雀之为马吊,已确而有征矣。”麻将的确是对马吊牌的丰富与发展,这点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明末天启年间,盛行马吊。马吊牌共40张纸牌,有一文到九文、一千到九千、一万到九万等。后来演变成为麻将的“筒”、“索”和“万”。还有一张零,后来变成麻将里的“白板”。马吊是从零到千…  相似文献   

9.
明朝永乐年,是一个朝气蓬勃、外向开放的时代。三宝太监郑和率领200余艘宝船巨舰,2万余人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到达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为中国和世界航海史树立了巍巍丰碑。无独有偶,在郑和下西洋的同时,另一位内官亦失哈十出山海关,远赴六七千里以外的东北奴儿干地区,开通松花江至黑龙江长达数千里的丝绸之路,修建了永宁寺,建碑一座,  相似文献   

10.
不断变动的星空在北半球,古代的航海家们对北极星无比崇敬,因为它给在茫茫大海中探险的人们一个明确的方向,使船只不至于偏离预定航线太远。中国大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出海时,虽然已经有了指南针,但是在印度洋茫茫的波涛  相似文献   

11.
赵新图 《科教文汇》2009,(31):245-246
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近三十年间,遍访亚、非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物质、文化交流,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吏无前例,对中国工艺美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明式家具的用材、装饰、雕镂、器型和风格等几方面,说明明式家具的发展与郑和下西洋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2.
1405年的某一天,江苏太仓刘家港码头异常热闹。这里聚集了2万多名官兵,还有近百艘巨大的船舶。这只庞大船队的首领就是郑和,他七下西洋的壮举就要从这里开始了!可能在场的所有人,甚至连郑和自己也很难想像,他们远行的足迹会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他们的事迹,令600年后的我们也不禁为之骄傲与自豪……  相似文献   

13.
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空气流动的动能称为风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储量巨大,理论上仅1%的风能就能满足人类全部能源需求。人类利用风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是最旱使用帆船和风车的国家之一,至少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出现了帆船。14世纪初叶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风帆船队展示了风能的威力。明代以后,风车在提水灌溉、排水造田、磨面舂米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中国沿海沿江地区的风帆船和用风力提水灌溉或制盐的做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仅在江苏沿海利用风力提水的设备曾达20万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风力机械是动力机械的一大支柱。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无数风流人物名垂青史。明朝的郑和.世称三保太监,云南昆阳人,公无1405年至1433年先后七次奉旨率船队出使西洋,历时28年,行程10万余里.史称三保太监七下西洋。  相似文献   

15.
正扑克牌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纸牌,一副普普通通的扑克牌,玩法有上万种,因此很受人们欢迎,魔术师们也很喜欢用扑克牌变许多有趣的魔术。为什么扑克牌有如此大的魔力,扑克牌又是如何发明出来的?相传,扑克牌是中国人发明的。在宋代,我国民间流行一种叫"叶子戏"的纸牌,也叫"叶子牌"。叶子牌是秦末楚汉之争时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而发明的,它跟树叶差不多大,长8厘米,宽2.5厘米,用丝绸和纸裱成,上面的图案是用木刻版印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9月11日,昆山的一位家长反映:他家的孩子回到家后.嘴里竟然念叨"一条"二筒"什么的,都是麻将上面的语言.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幼儿园把麻将带进教室当作教具,他觉得很不能接受,孩子这么小怎么能去沾上这个东西呢?万一有什么影响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人类发明创新史证明,一旦创新者进入了发明创新的自由王国,以后的创新将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所谓"一通而百通"的道理也就在于此。然而,在我国的发明创新领域却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即发明人只要搞出一两项有效益的项目之后,就会陷入与开发研究无关的事务当中──...  相似文献   

18.
<正>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3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培根说的没错,这3种发明的确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推动。在这3种发明中,火药可能是最让中国人感到"无奈"的发明了。有国人常慨叹:"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只用来制作鞭炮,太可惜了!"人们会发出这种感慨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大国,由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游戏活动形式之多、历史之久当属世界之最。在众多品类的游戏中,麻将当属中国智慧的结晶之一,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形式。  相似文献   

20.
据《上海经济报》3月6日报道,英国业余历史学者孟席斯发现,中国明朝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带领的船队,要比哥伦布早72年到达美洲大陆,也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提早一个世纪进行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孟席斯曾经花费了14年时间研究一支中国探险船队在1421年至1423年的活动情况,并绘制了详细的地图。孟席斯在研究1421年世界重大事件时,意外地看到1459年的地球平面图,其中包括了非洲南部和好望角。当时达伽玛还没有“发现”好望角可以作为海上航道,但是图上的附注却用中世纪腓尼基语记载着1420年的一次经好望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