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匈奴帝国对汉帝国的军事压力,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互补和排斥是欧亚大陆丝绸贸易形成的主要原因。西域诸国单一的经济结构,使西域国家和商人充当了陆路丝绸贸易中介和转运的角色。同时由于印度社会对丝绸的需要和其地理位置,使印度成为欧亚大陆丝绸贸易的海上中转站。丝绸贸易的中介国家可以凭借地利和地域优势,靠丝绸贸易敛财,使丝绸贸易呈现出不平等贸易的特征。由于贸易路线上的大国的政治军事势力不断变化,从而使中介国家和地区深受影响,成为威胁欧亚大陆丝绸贸易正常维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始于2 500多年以前,认识的载体是丝绸.丝绸的精美绝伦让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好得如同神话一般,对中国的称呼"Seres"亦来源于丝绸.直至6世纪,中国的丝绸技术传到欧洲,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才逐渐从半空中的神话状态逐渐落实到地面上的现实状态,但依然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跨文化的视野,考察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罗马帝国对东方的陆路和海上丝路贸易开拓发展的历史背景、状况和社会文化影响。罗马帝国早期,征服战争中获得的大量财富、地中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道路与港口的建设、城市化运动过程中境内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以及季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为罗马从事远距离的东方贸易准备了条件。古代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非,是路途漫长的东西方商业网络通道,其贸易更多地呈现出商人分段控制的特点。处在西端的罗马帝国虽然曾与东端的中国汉帝国有过直接的商业联系,但它更多地是通过埃及、阿拉伯、印度、帕提亚、中亚等地的商人间接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等商品。罗马帝国与东方多个国家与民族进行的丝路贸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它改变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产生了对丝绸和中国的初步想象;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与古代丝绸之路上其他国家的商业活动一起,促进了丝路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宗教的传播;古代丝绸之路上佩特拉、帕尔米拉等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在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古代丝绸之路上蔓延的传染病也对从事东方贸易的罗马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希腊语中,中国人叫"Seres(赛里斯)",并由比派生出了拉丁词"Seric",意为丝绸。作家普林尼(Pliny)反对那些与他同时代的时髦的人的奢华嗜好,他曾抱怨大量的中国丝绸进入了罗马。中国的纺织品沿所谓的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至少是在公元前1200年,因为直刭大约公元200年,仍然只有中国人知道怎样加工蚕丝。晚至7世纪,旅行家们包括僧侣还带着丝绸卷轴,庄医疗紧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使用。根据传说,中国人失玄对丝绸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非洲相隔几万里,陆地交通要越过沙漠和崇山峻岭,海道也要远涉重洋。但是根据文字记载和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资料证明,早在一两千年以前,中国和非洲人民就开始了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和非洲就发生了贸易关系,中国的丝绸通过中东运到欧洲和非洲北部,西方古代文献把这些交通大道叫做“丝绸之路”,把中国叫做“产丝的国家”。公元二世纪的时候,埃及著名的地理学家托勒  相似文献   

6.
晚清年间,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在中英贸易中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同时用武力维持这种罪恶的贸易,并于1858年通过《天津条约》使其合法化,中国遂成为这种毒品贸易的最大受害国,鸦片的输入不仅摧残了千百万中国人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清政府受其困扰达一百年  相似文献   

7.
一丝织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业,丝绸是我国在世界上久享盛誉的传统产品。自古以来,中国丝绸就成为对外贸易的大宗货品,车载船装,漂洋过海,远销世界各地。丝绸外传的迅捷步伐与雄猛力度不仅开拓了几条古代世界最长的国际交通线——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激素和新的活力。然而,时至明清之交,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步入衰世,不仅丧失了汉唐王朝的恢宏气度,就连宋元时代的精明眼光也不复存在。封建统治者所关心的,已  相似文献   

8.
晚明时期的广州是中国最主要的海外贸易港口,同时也是走私贸易最猖獗地区之一。广州府的走私贸易大量侵吞国家关税收入,摧残守法商人的正当贸易,引起广州物价的异常波动,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侵蚀社会风气,加剧官场腐败,激化社会矛盾。晚明时期走私贸易给广州地区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由于,当时广州官绅大多与走私贸易有着共同利益关系,所以,尽管曾经有颜俊彦这样的个别中下级官员的努力缉私,却是无法从根本上制止广州地区的走私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宏伟壮阔的文学景观莫过于唐人记录的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形成的系列文学景观。"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与文化通道,经历了汉朝的繁盛之后,到了唐朝再次被完全贯通,而且更加宽阔,繁盛也达到了顶峰。事实证明,历经两千余年,"丝绸之路"已不仅是一条融通东西方的商业和贸易之路,也是重要的文学景观。中唐诗人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描绘了当年运输丝绸的动人景象,是文学景观的典型呈现。  相似文献   

10.
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国丝绸已流入古罗马,引发了古罗马对丝绸需要的矛盾,使其急待寻求和开辟丝绸贸易途径,虽然开通了南北两条陆上贸易之路,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元前开辟了一条通向中国海岸的远洋航道,使古罗马有了海上的丝绸贸易之路。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江南与福建广东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江南与广东福建两大经济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强的互补性.江南需要广东或福建的木材、纸张、染料、烟叶、食糖、花果、铁货、洋货、南货等商品,广东或福建需要江南的棉花、棉布、生丝、丝绸等大宗工业原料和产品.通过经由浙东或江西或安徽的三条内地商道和沿海的一条商道,江南与广东福建之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且华南与华北之间的商品流通,通常经由江南转输,从广州出口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的丝绸、棉布等大宗商品,也主要来自江南地区.而沟通两大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主体,来自广东福建各地的地域商帮有着压倒其它地域商帮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2.
粤西在广东区域竞争中面对挑战,也面临机遇。剖析落后原因,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正确对策,才能加快发展,缩小差距,为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广州十三行于1757年至1842年为当时清政府赋予进行对外贸易权利的机构,日本的长崎会所在江户时代的中后期是德川幕府控制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两者存在诸多不同,但同时在性质、职责、背景等各方面存在着可供研究借鉴的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广州行商是清政府指定对外贸易的封建商业组织,享有专营权,在鸦片战争前一直主导着对外贸易.但随着外贸环境的恶化、出口商品定价权的逐渐削弱以及交易成本渐次升高等矛盾的日渐突出,其外贸专营权逐步丧失,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的前半期,广州和恰克图都是清政府两个重要的对外口岸。就贸易对象而言,俄国人独享在恰克图的贸易权,广州则是除俄国人外的欧美商人的天下。从两个口岸的进出口货物和在两地参与贸易的行商与“西商”的经营手法上,可以看出在联系国内与国际市场方面,两者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样,19世纪前半期对外贸易商品的历史性转变也明显地影响到相距甚远的两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清代的三大商团分别为:以经营票号著称的晋商,以操办盐业为主的徽商,还有垄断对外贸易的广州行商。其中广州行商在政府特殊政策支持下,取得了垄断中西贸易的权力。在中西贸易大增的环境下,利用区域性商人的集群优势,依靠开放的经营之道、务实的商业作风,获得巨额利润,广州"十三行"因之而走向鼎盛。  相似文献   

17.
近代广州、长崎港口贸易作为东西方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备受史家关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学界主要关注问题有:港口贸易体制、对外贸易交流状况、对外贸易地位及影响等。此外,偶有学者对中日两个港口的贸易状况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然而,对研究现状进行反思,仍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即:对港口贸易的考察缺乏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未能从宏观视角去把握港口贸易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理论相对滞后等。  相似文献   

18.
亲属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高州粤方言亲属称谓可以分成“父系、母系、夫系、妻系、媒人系“这五大系。它们体现了“辈分明确,老少分明;注重排行,长幼有序;分亲疏、别内外“等传统文化特征,同时也蕴涵了高州人很重视媒人系亲属等高州特有的民俗与文化。  相似文献   

19.
别琴英语     
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别琴英语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产物。中国别琴英语发展史可分为广州英语和洋泾浜英语两个主要阶段。别琴英语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对现代语言教学仍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个体所说的标准地道的英语之外的其他英语变体称为"非标准英语模因(NSEM)"。NSEM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国内精通NSEM的人才却相当匮乏,应当引起关注。文章以广交会实训为切入点,对NSEM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指出其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在于:商务英语交际能力要向全面综合的交际能力转变,商务口语类课程考核标准需改变,要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造NSEM的接触机会,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综合的交际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商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