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袁隆平超过1000亿元的身价,足以让富豪榜上的"大款"们黯然失色。虽然这样的比较不那么崇高,但它对当代青年仍有启迪意义。袁隆平的千亿身价并不直接体现在他个人的财富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他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中。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  相似文献   

2.
金飞宇 《新高考》2008,(5):87-91
在科学界“南袁北李”蜚声海内外,“袁”指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1995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2000年又获首届中国最高科技奖。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作物育种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当推水稻杂交研究。自1976~1993年,全国累计推广杂交水稻24亿亩,增产稻谷2400亿公斤,增产额相当于近年来我国粮食年总产量的50%左右。这是作物育种史上的奇迹。水稻杂交育种,从方法上说,分为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三种方法的依次发展是育种程序越来越简化,育种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06,(9):86-86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40余年,成就卓。截至目前,杂交水稻已经在中国累计推广60多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千克,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示范推广,福泽大众。  相似文献   

5.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又创奇迹,超级杂交稻"Y两优二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下我国水稻大面积亩产的最高纪录。袁隆平的梦想是,90岁时让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  相似文献   

6.
名扬四海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全国特等奖,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家。1983年全国推广已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过千斤的县大批涌现。湖南省绥宁县有一丘2.3亩杂交水稻威优六号,一季亩产高达827.25千克,创湖南省水稻生产历史上最高单产纪录.充分显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优势。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夺取了绿色王国的第一块金牌。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奖励》2004,(6):62-62
该项目1992年安排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试点332亩(22hm^2),2000年推广到431万亩(29&#215;10^5hm^2),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38。5%,已成为贵州省水稻生产的主体栽培技术。9年累计推广面积1844.万亩(1。2x104hm^2),平均亩(667m^2)产539kg比对照组增产11.35%,增加总产量10.13亿kg,  相似文献   

8.
正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袁隆平再次站上了领奖台,这已是他第三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是他和团队孕育9年献上的果实,也是这一成果让袁隆平走上了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的领奖台。2014年,袁隆平的人生已经进入了第84个年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再次以新的科研成果登上国家奖领奖台,这一点,鲜有人能够做到。会后,我刊专访了袁隆平院士,在浓重的湖南乡音中,我们走进了"杂交水稻之父"的这10年。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28日,和谐中国2006年度影响力人物颁奖盛典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位列首席。各大传媒的争相报道,让不事张扬的袁隆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功勋科学家袁隆平院士30多年来,坚持科学实验,突破"水稻无杂交优势可以利用"的定论,成功地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的事迹,以及他表现出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文章由此总结出对广大实验室工作者的几点启迪.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功勋科学家袁隆平院士30多年来,坚持科学实验,突破"水稻无杂交优势可以利用"的定论,成功地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的事迹,以及他表现出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文章由此总结出对广大实验室工作者的几点启迪.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创新过程。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方面的创新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奖大会上,朱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给号称“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以极高的评价。他说“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的播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这一划时代的贡献,对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促进世界的粮食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袁隆平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当代神农”。他真的是“神”吗?细察他成长的足迹,我们发现父母对他严格又不失宽松的家庭教育,以及以后对他的选择高度尊重的民主作风,是他成材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江西省农科院研究所历经十年实验终于培育出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水稻新品种.这种水稻类似于韭菜,割完以后还能再长.有关专家称,"傻瓜水稻"的出现,将改变千百年来的栽培模式,是继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的又一长足进步.欣喜之余,让我们再走进水稻栽培发展的历史长河,探寻源头,重温这段漫长而又艰难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普米 《少年读者》2009,(1):70-70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名字的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一颗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袁隆平在科研上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物质利益面前甘守清贫,不图享受;在生活中他风趣幽默,童心未泯,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喜爱。  相似文献   

16.
数字     
美国《教育周刊》2006年1月17日公布的部分教育统计数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编按]  相似文献   

17.
谢长江 《师道》2002,(2):4-7
莱斯特·布朗在其著作《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以一种wakeup call(醒世呼唤)的精神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当中国的人口达到16亿的时候,谁来养活中国人。布朗在书中的论证很充分,但他忽视了一个环节,即对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估计偏低;同时他也忽略了一个人,这个人已经为中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还将肩负起用知识改变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神圣使命,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相似文献   

18.
9月22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水稻仍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目标可以实现。目前,以袁隆平为首的攻关团队百亩片首次平均亩产达900公斤,这意味着我国原计划2015年完成超级稻第三期攻关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相似文献   

19.
袁隆平(1930-),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实现的粮食增产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的“转基因” 目前,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转基因食品,如甜椒、西红柿、土豆、玉米等,这些都是经过我国农业部批准种植的。被批准种植的还有我们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主粮:水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也算是一种转基因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