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5年9月2日,《大公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仪式的著名报导——《落日》。"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直抒胸臆的文字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令全国人民扬眉吐气!而很多人或许未曾留意,这篇轰动全国,被称为"状元之作"的报道,出自一位著名战地记者之手,他的名字叫朱启平。  相似文献   

2.
"朴素.象真理一样朴素."这是高尔基的人物特写《列宁》中,一位工人对无产阶级领袖列宁的赞语.《列宁》写于一九二四年春天.当时,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谈及此文时,称列宁为"世界最伟大的人".但那篇人物特写原稿的题目却是《人》.后来改用《弗拉基米尔·列宁》这个题目,发表在《俄罗斯同时代人》杂志上.题目虽改了,但作者的原意,全文的中心思想都没有改变.在高尔基笔下,列宁既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同时又是"人".这有矛盾吗?没有.高尔基的这篇人物特写(见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高尔基选集·回忆录选》,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六四年版《通讯特写选》),成功之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把列宁写成既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又是"人",让一个活生生的、可敬可亲的无产阶级领袖形象神态逼真地活跃在纸上,站立在读者面前!高尔基非常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事实.他竭力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描写生活,而不是从什么脱离实际的某种需要和意图出发去反映生活.他初次见到列宁,就觉得与自己原来想  相似文献   

3.
武礼 《今传媒》2007,(5):36-36
"人民论坛"是《人民日报》鲜明的旗帜,常常结合时势与人民所想,发一些很有针对性、思想性的言论.比如4月2日刊登了《"凡人"毛岸青》一文,全文写得真好!首先我觉得言论的点子抓得好.因为毛岸青是伟人之子,根据他的生涯,也属老干部了,但他从来不张扬,永远在默默地干,为人民做事,并且做了那么多事情,而我们平时确实很少知道他的作为与高风亮节,其实他一直在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其父毛泽东的教诲"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前,回顾一下马克思及社会主义是怎样被介绍到中国的早期历史,是颇有意义的.中国人最早知道马克思的名字,是在1899年.这一年出版的《万国公报》第121期、第123期连载的李提摩太的一篇译文中,曾经两次提到马克思其人(一次译为马克思),称他为"百工领袖",称他的学说为"安民新学".李提摩太是英国传教士,因是译作,不涉及他本人的观点.1902年9月15日出版的第十八期《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提到马克思其人,译作"麦喀士",并称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此后在《新民丛报》、《大公报》上也陆续刊载了一  相似文献   

5.
少儿文学作家肖显志,是很有特色很有风格的作家.继《虎王》、《少年铁血敢死队》等五部中长篇小说之后,最近又推出了中篇小说集《北方有热雪》.并且,这部作品作为"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之一,荣获1997年"五个一工程"奖.这一荣誉,是对他的创作的作品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曾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著名作家刘白羽同志说,"使我感到惊奇的,听说编这样一套书就一个人,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一个人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埋头工作,我很感动." 这"一个人"就是我的父亲吴早文,这"一套书"就是他一人策划编辑的《将帅传记回忆录》丛书. 首先问世的是《刘伯承回忆录》,之后是《刘伯承回忆录·二》和《刘伯承回忆录·三》,《徐海东将军传》、《艰苦岁月》、《往事沧桑》、《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千万里转战》(粟裕)、《非凡的年代》、《征战纪事》、《第二野战军纪事》和《记刘帅》.此为丛书第一辑12种.  相似文献   

7.
莫言在西方     
莫言是海外学界最熟知的中国作家之一,不可否认,对于莫言的获奖,众多海外译者、出版商、媒体和学者的"共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年届七十,瑞典汉学家罗得保还很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听到莫言的名字时的情景。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他朋友的家里住进了一位中国客人。罗得保曾在北京工作多年,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经常过去聊天。有一次问起中国最近有什么不错的作家,"莫言吧,他有本《红高粱》不错,"那位中国客人很简短地说。1990年,罗得保有机会再次来到中国。一到北京后,他就开始到处找莫言的小说。那位中国朋友所说的《红高粱》,还有一本《天堂蒜薹之歌》,当时也已经出版。他很  相似文献   

8.
正1989年,人民日报出版社主任(社长)姜德明兄要我编一本老作家孙犁先生的小说集,此前他对我说过:"你的几十首诗和散文,都是孙犁经手编发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的,那时我写书话挨批,你用笔名写作还得奖。"我找出当年《天津日报》剪报,粗略一数,竟有二十五篇之多,孙犁先生要付出多少心力!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叫作"版本"书之称本,始于汉刘向.刘向《别录》云:"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这里所谓持本,即持书本的意思.到南北朝,颜之推著了一部《家训》,其中有一篇《书证篇》,举了许多本子,有:江南本、河北本、俗本、江南旧本、江南古本、江南书本等等,书之称本,便很通俗了.颜氏所举的许多本子,都是写本.自中唐前(近  相似文献   

10.
1966年4月至9月,郑逸梅的长文《"皇二子"袁寒云》连载于香港《大华》半月刊,文中谈及袁寒云最脍炙人口的《分明》诗: 三四十年前周瘦鹃知道我写袁克文往事,便把它载在《紫兰花片》中的《历史中有位置的一首诗》全文见寄,原原本本,这是很珍贵的资料,现在把它录在下面:"《星期》周刊中的健将毕倚虹做得一手好小说.这回他从西子湖边赶来顺便要见见寒云,寒云也很要见见他,便推我做了个介绍人,同着倚虹上寒庐去.  相似文献   

11.
外行看中医     
1996年春,我在养病中闲读几本中医书,很有滋味.尤其是清代名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文采飞扬、妙趣横生,将中医之理讲得生动形象、深刻透彻.联想到一些专业文章刻板而枯燥,不觉感叹再三:道之不文,传之不远呵!业内人尚且不愿读,外行人谁会去看呢?……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40年代上海开埠,在西风侵袭下,上海在诸如城乡格局、社会风气、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在晚清著名作家吴趼人的名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有生动精彩的描写. 吴趼(jiǎn,音茧)人(1866-1910),字小允,名沃尧,号茧人.广东南海人,因世居南海佛山镇,故自署"我佛山人".他出身书香门第,祖上世代为官,但传至他这一代,渐趋贫困.故吴趼人18岁来到上海谋生,先在江南制造军械局翻译馆当书写生,后投身文坛,曾协助编辑《学林沪报》副刊《消闲报》,继而主编《月月小说》《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声名传于沪上.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九命奇冤》等.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1):71-72
<正>"喉舌"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概念之一,借用说话的器官来定义党报的性质和功能。中国新闻史上,最早使用"喉舌"说明报刊作用的是梁启超。他1896年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写道:"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后来他又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1905年孙中山创办《民报》时强调:"《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1932年5月8日国民党党报《中  相似文献   

14.
闲读偶记     
余秋雨,著名学者,有多种文化艺术专著行世.著述、讲学之暇,也写散文.多数作品在上海《收获》上辟专栏连载,很有影响.这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知识出版社出版).书名《文化苦旅》,大有深义存焉.  相似文献   

15.
"我是在神户长大的.神户华侨非常多.班上有很多华侨子女.就是说,从小我身上就有中国因素进来.父亲还是大学生的时候短时间去过中国,时常对我讲起中国.在这个意义上,是很有缘分的."这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2003年1月在接受林少华先生的采访时袒露的一段成长轨迹.另据荷兰学者伊安·布鲁玛为《纽约客》撰写的人物稿所载:"战前,(村上春树的)父亲是京都大学一位很有资质的大学生;后来被征召入伍,去中国作战.有一次,在村上春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听父亲讲过某件在中国的经历,深深为之震惊.他已经忘了具体是什么事了……但他清楚地记得那种可怕的痛苦感觉."  相似文献   

16.
微记录一则     
正年轻的卓别林在艺术上成熟与舆论环境的宽容有关。有一次,他去美国演出。不巧的是,这次演出没有引起任何轰动,然而《剧艺报》在谈到卓别林时说:"那个剧团里至少有一个很能逗笑的英国人,他总有一天会让美国人倾倒的。"这让卓别林很宽慰,多年后,通过努力,卓别林终于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7.
周振甫先生是一位受人敬重的老编辑.从一九三二年进开明书店校对《辞通》、编写通俗读物《班超》时算起,他从事编辑工作已经整整五十年了.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不仅校对和审读过很多书稿,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而且泛舟学海,潜心钻研,是一位杂学旁收,研究有成的学者.特别是多年来他对于诗词和古典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在社会上很有影响.他写的关于孟子、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的文论,以及他的《诗词  相似文献   

18.
1868年1月,约翰·威廉·德弗雷斯特(很不幸,今天他已基本被人遗忘)在《国民》杂志上撰文,呼唤"伟大的美国小说"早日出现。他对此定义如下:展现"寻常的喜怒哀乐和美国的世情风俗……在一部小说的架构中描绘美国的灵魂。"这里的关键词首先是  相似文献   

19.
亦杰 《今传媒》2009,(6):74
最近,在《百年五牛图》一书中,读到了一代报人张季鸾的事迹,受益匪浅.张季鸾,祖籍陕西榆林.1906年赴日留学5年,1911年学成归国,应于右任邀请,出任辛亥革命前后很有影响的上海《民立报》编辑,正式开始报人生涯.此后十余年,他辗转京沪办报,历任多家报社总编辑,文名天下皆知.1926年9月,他出任"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编辑、言论工作.  相似文献   

20.
伊人 《编辑学刊》2008,(3):32-33
读到一篇短文,立意很不错,说的是爱因斯坦有一次在某大学演讲,有学生问他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位"巨人",是科学史上的一座山峰.爱因斯坦坦率地回答学生的问题, 并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站在山顶,你并不高大,反而更加渺小."然后又说,他不久前在阿尔卑斯山的峰顶上,跟一位女士还讲了一句话:"任何一座高峰都是可以征服的,世上从无巨人,只有站得更高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