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所周嘉伟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一种小G蛋白的调节因子Vav2能够通过调节多巴胺转运体在质膜的分布,从而显著改变多巴胺"回收泵"系统的转运效率。如果将Vav2基因敲除,"回收泵"功能异常提升,就会使大脑伏隔核多巴胺的含量明显升高。为了寻找控制多巴胺"回收泵"的"开关",研究人员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筛选到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新基因组图谱可为癌症重新"归类"美国科学家团队完成了对涵盖33种癌症的1.1万个肿瘤病例的基因测序和分析工作,得到迄今规模最大的癌症基因组图谱—泛癌症图谱。研究人员确认了约300种驱动肿瘤生长的基因,且其中一半以上肿瘤携带的基因突变可被现有疗法治疗。根据基因变异和表达的相似性,他们提出可以按照分子类型给癌症"归类"。例如,可出现在肺、食道、膀胱、子宫颈以及头颈部的鳞状细胞癌就具有很强的分子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1992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授予E.G.Krebs及E.H.Fischer,他们的伟大成就是发现了蛋白磷酸化的可逆性。这是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继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之后的又一次飞跃。DNA分子双螺旋模型阐明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拉开了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序幕。蛋白磷酸  相似文献   

4.
我国轮胎产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出口价格低廉,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极有可能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首先验证了我国轮胎出口已符合"贫困化增长"发生的前提条件。接着构建贸易条件、行业财富和经济福利等变量,实证检验我国轮胎出口"贫困化增长陷阱"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轮胎出口尚未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但已存在贫困化增长趋势。从要素禀赋、全球价值链、比较优势陷阱等视角,分析轮胎出口呈现贫困化增长趋势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地方高校近四年来高级职称评定中参评者"科研业绩成果摘录表"的内容分析,"深描"了底层学术场域中科研生态恶化的现实:独立学者在坚持"真理逻辑"的过程中遭遇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而机会主义者也在追逐"成功逻辑"的过程中陷入了"日丹诺夫主义法则"的陷阱。鉴于此,底层独立学者只能对既有的科研建制采取"继承策略",从而沦落为权宜性地利用"马太效应"的学霸;而机会主义者则采取了维护现存科研建制的"保守策略"。鉴于底层学者科研生存生态恶化的普遍性,需要从资源约束、制度"真空"等社会结构层次中寻找动因。  相似文献   

6.
<正>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吴蓓丽和赵强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在嘌呤能受体P2Y1R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测定了该受体蛋白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P2Y1R抑制剂分子的作用机理,为研究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未来将开启G蛋白偶联受体(GPCR)药物研发的新方向。通过分析P2Y1R结构,研究人员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其中最令人兴奋的是P2Y1R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两个药物分子作用位点,并且两种抑制剂与受体的作用机制显著区别于人们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细胞内存在的分子伴侣、蛋白质聚集和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的影响.首先,发现分子伴侣GroEL与底物蛋白的结合有 半位 "和 全位"两种模式,它是由底物蛋白的分子形状、分子大小以及与GroEL的相互作用性质决定的.接着,发现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一起复性时相互不干扰,提示细胞内蛋白质折叠可能不受其他蛋白聚集的影响;后又发现α 乳清蛋白的前熔球态不仅是分子伴侣也是蛋白质聚集体的作用对象.最后,研究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揭示了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控制饥饿感的方法,即使用微分子来左右人体大脑中控制胃口的受体。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上。一般晚期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常出现体重骤降现象,而这会使病情加速恶化。澳大利亚圣文森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癌细胞可产生一种称为MIC-1的分子,这种分子会使大脑中的一种被称为"食欲开关"的受体"切断"食欲。  相似文献   

9.
从模块化视角,采用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依次对国产品牌机、"山寨"机、智能机的技术创新历程进行考察,探索模块化动态背景下我国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突破规律。研究发现,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块化变革,通过降低创新壁垒、拓展创新空间、削弱创新垄断优势等为我国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开启了"机会窗口",同时也设置了创新边缘化、同质化以及创新风险等模块化"陷阱",我国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则是创新能力和重大技术共同突破的过程,而产业政策规制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多趾、不育、肥胖症、视网膜变性、多囊肾、肿瘤……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疾病已被科学界证实,均与人体细胞上一种叫做"纤毛"的结构发生异常密切相关。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军教授领衔的"细胞骨架与疾病"课题组发现了纤毛发生的新机制:在细胞纤毛形成过程中一种名为"CYLD"的肿瘤抑制蛋白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反复试验,课题组绘制  相似文献   

11.
正"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你会发现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我们都在感知外部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闻到美妙的味道,品尝可口的食物,用触觉感知世界,但是如果没有"聪明的G蛋白偶联受体",人们听不见、闻不着、看不到,甚至不知梦想为何物,感觉不到幸福。G蛋白蕴藏的奥秘吸引着许多科学家不断探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冯晓东就是其中一员。随着肿瘤组学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G蛋白以其在细胞信息传递和调控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Rab蛋白属于小分子量G蛋白,它与真核细胞膜性细胞器的蛋白及其他分子的装运、归类和分泌等活动有密切关系。Rab蛋白所调节范围较广,包括囊泡的迁移及其在膜上特定部位的融合等过程,Rab蛋白在调控突触的可塑性方面(如神经递质的释放)也起着重要作用。Rab蛋白都拥有一个相似的三维折叠结构域,在和GTP相结合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在小鼠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常见的抗菌药可明显减缓肿瘤生长速度,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抗癌用药。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癌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研究组将量子技术应用于单个蛋白分子研究,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获得了世界上首张单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研究人员利用钻石中的氮-空位点缺陷作为量子探针(以下简称"钻石探针"),选取了细胞分裂中的一种重要蛋白为探测对象。首先将蛋白从细胞中分离并将标记物(氮氧自由基)固定在蛋白的特定位置,然后将此蛋白分子放置到钻石表面,此时标记物距离"钻石探针"约10nm,会产生仅相当于地磁场十六分之一的极微弱的磁信号。"钻石探针"具有感知极弱磁信号的能力,在激光和微波操控下,它形成一个量子传感器,将单分子信号转化为光学信号而加以检测。经过两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保护地图的版权,地图绘制公司会在地图上弄虚作假,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在某条街道的位置加上不存在的拐弯处,或者在地图上绘上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街道等等,这被称为陷阱街。比如英国的一位地理学家曾发现伦敦的地图上就有100处左右的陷阱街。不过这些陷阱街通常不会对人们辨别方向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有些地图上标注的就不仅仅是小街道,而是小镇。最有名的要数"阿格罗小镇"。阿格罗小镇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通用制图公司绘制的纽约地图上。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细胞内存在的分子伴侣、蛋白质聚集和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的影响.首先,发现分子伴侣GroEL与底物蛋白的结合有"半位"和"全位"两种模式,它是由底物蛋白的分子形状、分子大小以及与GroEL的相互作用性质决定的.接着,发现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一起复性时相互不干扰,提示细胞内蛋白质折叠可能不受其他蛋白聚集的影响;后又发现α-乳清蛋白的前熔球态不仅是分子伴侣也是蛋白质聚集体的作用对象.最后,研究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揭示了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揭秘中国首个陨石坑村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活在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古龙村"圈里"的村民,早就觉得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点特别。"圈里"这个小村子整个儿被环绕在了一个大坑里——大坑直径有1800多米,而四周则被高约150多米的群山环绕。站在"坑沿儿"的山脊往下看,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大坑几乎是一个标准的正圆,仿佛一只静卧在群山之中的巨大海  相似文献   

18.
利用MATLAB软件估计参数,比较了三种生长模型对2013.01—2015.01共9个季度微信活跃用户数变化拟合效果,预测了用户数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虽三种生长模型对微信活跃用户数增长轨迹拟合性总体较好,但在不同时间段误差和预测情况存在差异:Logistic模型前期误差最小,但后期较为逊色,预测偏于保守;Weibull模型则反之;Gompertz模型情况始终居中。模型比较研究,为推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生态系统管理策略转型提供了数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肿瘤被认为是一种细胞周期病。细胞周期蛋白D1在正常细胞周期的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CCND1基因的G870A多态性可能影响包括消化系统肿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的遗传易感性。近年来,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但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遗传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分歧,而且部分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较少或者缺乏研究。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4,(1):76-77
口腔内细菌可引发肠癌 “梭杆菌”是人口腔里常见的菌群。但在美国的两项研究显示,这种细菌可造成人体过度的免疫反应并激活肿瘤生长基因。梭杆菌以前就被认为同肠癌发病率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认为它们同肿瘤的生长有直接的关联。然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大肠腺瘤中有大量活跃的梭杆菌。大肠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有可能发生恶变。同一研究还在老鼠身上进行了有关实验。研究人员发现,梭杆菌加快了肠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