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氯气能部分溶于水,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气可用来漂白杀菌,掌握次氯酸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制订研究方案、动手做实验,培养其表达、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分析、制订实验方案、抽象概括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增强同学们对身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2.
氯气及其化合物性质是高考的重点.本文以实验为载体来展开对氯气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以期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视角来审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通过不同的问题组来测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图是氯气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3.
针对氯气制取及其性质检验没有实现一体化等实验不足,设计了氯气制取、氯气的系列性质检验的一体化设计.整个实验装置密闭,解决了氯气泄漏污染环境等问题.基于综合一体化、绿色化的理念,设计了两例创新实验,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对氯气制取及性质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_1 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但当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应用于实际时.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在<化学1>"氯气的性质"中,学生已感知可逆反应,如何确定探究思想并通过实验揭示某些反应存在限度、把握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平衡状态的特点和平衡转化率等是本节的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5.
高三复习备考中,围绕"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创设物质制备、成分探究、性质探究、定量测定等实验情境,合理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内化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认识方式,提升学生自觉运用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一、学生化学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现状 观察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类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石.化学实验观察能力是指学生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的程序性知觉活动获得关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等感性认识的能力.良好的化学实验观察能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与反应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与实验过程的记忆与表述,  相似文献   

7.
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实验.氯气的毒性比较大,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该反应速率快,很难控制反应的速率而且也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在中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多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为了让学生能自己动手做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本文根据绿色化学和微型实验的发展理念,对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微型实验装置做了改进,旨在减少实验用剂量,降低尾气毒害性,提高实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从"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发展,是化学课堂教学价值的应然追求,是实现课堂转型的有效途径.以"硫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通过课标、教材及学习者分析,规划元素化合物主题单元过程目标进阶、明确"硫及其化合物"课时目标,通过预测性质、实验探究、拓展迁移等三阶段的教学实施,建立元素化合物研究思路、构建研究模型及形成新物质性质的预测能力.从而实现从"知识点课时教学"走向基于探究发展进阶的单元整体设计,促进学生认识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苏平 《化学教学》2002,(11):18-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卤素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知识。2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初步掌握氯气的部分有关化学性质。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2 .通过氯气在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3)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德育目标 (略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 :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案例分析 (开放性 )四、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列举氯气与水、碱的反应及生活生产应用。(2)通过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3)通过学习掌握遇到此类事件的解决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预测反应的产物,通过设计实验、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体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全面准确记录、整理分析、得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化学实验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毒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如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硫酸和硝酸的性质实验、有机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等,这些实验对教师和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鉴于教材中氯气性质实验存在用料多、耗时长、污染大等不足,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对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改进设计.该一体化实验可以通过一次实验连续完成氯气制备及漂白性、酸性、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等性质的验证.减少了试剂用量,防止了环境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并为其他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值得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 如"氯水的漂白原理"中,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提出疑问:"氯气有漂白性吗?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盐酸还是次氯酸?"这样设疑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案例] "氯气"是高一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这一节课时,一位老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2004年4月15日晚,位于重庆主城区江北区嘉陵江边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2005年4月28日,云南曲靖市麒麟区工人文化宫里发生氯气泄漏事件;2010年7月26日晚22时10分左右,四川广元市区栖凤路一游泳场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紧急疏散上千民众,有多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学生们看着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故,如临其境,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接着教师引导:"假如你在场的话,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请你和同一小组的同学帮助图片现场的人员弄清楚氯气的性质,指导和组织他们进行抢救处理."接着,教师出示一瓶氯气,瓶后衬一张白纸,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颜色和状态,并指名一个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闻氯气的气味.接下来,教师安排了两个拓展实验.  相似文献   

15.
在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围绕核心物质性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解决冲突,以实现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程序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以"S02的性质探究"为例,创设基于认知冲突的实验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提高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化学认识思路是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及规律进行认识的程序、路径或框架。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柠檬酸性质和组成的探究,巩固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视角研究物质性质的认识思路、利用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研究物质组成的认识思路,发展其认识思路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联想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由于几个刺激物同时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联想中思维,可使联想成为理解的发展和辅助;在思维中联想,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灵活。一、关系联想1.从位置、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联想。当要回忆某一元素的原子结构时,可以从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去联想;回忆物质的性质时可通过它的原子或分子结构去联想;回忆物质的用途时又可通过它的性质去联想。例如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杀菌作用,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与消石灰反应生成漂白粉,与甲烷反应生成氯仿,所以氯气可用于消毒,制造盐酸、漂白粉和氯仿等物质。2.在有机化学中,用衍生关系去联想。如从醇联想到醛,从醛联想到羧酸,从羧酸联想到酯等。通过这种联想一方面揭示了各类有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转化关系;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化合物的性质往往是另一些化合物的制法,所以熟练地进行这种联想可以设计出各种特定化合物的合成路线。3.因果关系联想。如从物质的组成、化学键、分子间力、氢键等理论出发去联想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从氨分子间或氨分子与水...  相似文献   

18.
氯气作为卤素性质学习的代表,根据"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的理念,氯气性质实验的演示地位十分重要.但氯气有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少量氯气逸出就能使人感到呼吸困难.根据教材上的实验设计进行演示,不仅污染大,而且不利于学生开展该实验.因此,笔者对氯气的3个性质实验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污染小、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属观察实验课。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学会用比较和实验的方法,认识空气及其他物体,并加深对世界物质性的认识;知道世界上的物质有多种多样,空气是其中一类看不见的物质。由于本课是初次指导学生用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认识物体,实验能力又是自然教学中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所以,指导学生使用实验手段认识空气,是教学的第一个重点。教学的第二个重点,则是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其中,引导学生把实验中感知到的现象,概括为物体的性质,并正确、系统地进行描述,是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正>一、仪器介绍实验室常将硬质玻璃管、橡皮管与三通管进行连接,得到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本文主要介绍将其用作实验的检验或反应装置。二、仪器应用1.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氯气是高中教材中非金属物质部分的重要知识点,但因氯气是有毒气体,其制备实验与性质检验多采用视频与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将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检验进行一体化实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