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粽子     
端午节快到了,妈妈说带我去外婆家包粽子吃,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到了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婆家。外婆见我们来了,忙放下手中的活,出门迎接我们。我迫不及待地对外婆说:“外婆,你教我包粽子,好吗?”外婆爽快地答应了。外婆把我带到厨房,只见她先把糯米洗干净、从一大盆泡洗好的墨绿色的芦苇叶子里挑出两片,卷成了一个上宽下窄的锥形小筒,然  相似文献   

2.
那次PK     
难以忘记那次动人心弦的PK,就是那次PK,让我明白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记得那是端午节前夕,外婆知道我爱吃粽子,就弄来些芦叶准备包粽子。我和妹妹心血来潮,也吵着要包粽子。我们一向都是吃粽子的主,却不  相似文献   

3.
甜蜜的味道,尝起来总是让人心旷神怡,喜笑颜开.我最喜欢的甜味,是外婆为我包的甜粽的味道. 小时候,我最爱吃甜食,每每到了端午,外婆就会给我包粽子吃. 端午前夕,外婆早早备好白白的糯米、墨绿的粽叶与深红的红豆,找一个闲暇的夏日午后,包一锅甜甜的粽子.这时,小小的我便围在外婆身边,饶有兴致地看她包粽子.  相似文献   

4.
包粽子     
今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去,外婆可高兴了,说要包粽子给我们吃。外婆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招呼我看她包粽子。我一看,外婆准备了一叠整整齐齐的箬〔ruò〕叶,碧绿可  相似文献   

5.
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我照例吃到了粽子。但是这次我却吃出了与往年不同的味道。照惯例,粽子总是外婆裹。妈妈虽会做,但水平不够,更重要的是没时间。但是,在临近端午节时,外婆因糖尿病加重住进了医院。这下,端午节的粽子只好从超市买了。但十分可惜,爸妈竟忙得把这事忘了,到端午节前一天晚上9点多钟,我作业都做好了,他们才发现粽子没买。这下,妈妈开始唠叨了:“你看你,让你准备个《备忘录》,你死要面子不准备。这下好了,端午节早上连粽子都没有,像什么端午节呀!”爸爸也说开了:“还说呢,不是让你下班后买的吗?”“忙了一天谁记得?”……我见他们争…  相似文献   

6.
小静老师,端午节你吃了粽子吗?粽子在古代称为“角桼”,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这些都是我老爸告诉我的,哈哈!  相似文献   

7.
芦苇赞     
端午节到了,我和爸、妈一起回到了农村老家。奶奶拿出亲手包的粽子给我们吃。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问奶奶:“这么好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家乡,一年四季的岁时习俗很多,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按老规矩,中秋节是我们晚辈给长辈送东西表孝心,而端午节却是长辈赏东西给晚辈,如扇子、香袋之类。小孩子是端午节的主要角色,这一天除了门上挂菖蒲,吃“五黄”外,还要挂香袭。当然,最令孩子们兴奋的大事,就是包棕子,因为包粽子不光是为了饱口福,包粽子本身有很大乐趣。包  相似文献   

9.
粽子拔牙     
今天是端午节.中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吃饭. 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婆请我们吃粽子.我吃了一口粽子,感觉甜糯糯的,真好吃.于是,我一口一口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忽然"咔嚓"一声响,我咬到了一块硬邦邦的东西.我还以为是肉骨头呢,吐出来一看,竟然是一颗牙齿.我惊讶地叫了起来:"牙齿!是谁把牙齿包进粽子里的?"  相似文献   

10.
粽子情     
记忆中的五月初五,没别的,只有满屋子的粽子香,或许这也注定了我与粽子间的不解之缘吧!很小很小的时候,最期待的莫过于端午节。等到了那一天,外婆总是忙里忙外地包粽子。而我,就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自以为这就是生平最大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端午节     
端午是我国传统佳节。端午又称“重午”、“端阳”,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瓣包的粽子。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说起端午节,人们都能想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扔粽子给鱼蛟虾蟹,它们便不再吃屈原的身体。从战国时代一直到今天,每逢端午节,人们便用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是古越族人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一声令下,龙舟竞渡,人们争先恐后,奋勇向前,展示了龙的传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去年在美丽的天鹅湖,就举行过一次盛大的赛龙舟活动,我还到现场观看呢。  相似文献   

12.
九个小时     
每年端午节来临,便眼巴巴地等着享用奶奶包的粽子。知道我爱吃,奶奶总千方百计地托人把粽子捎来给我。每每接过那一大串沉甸甸的粽子,我觉得我的心也是沉甸甸的,满满的都是温暖的爱。  相似文献   

13.
端午的味道     
我家的端午过得虽平淡,但却开心、幸福。从我记事开始,每年临近农历五月,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端午节的吃食——粽子。每次包粽子的时候,我最喜欢在母亲身边转来转去,名义上说是帮忙,实际上是想借机偷吃碗里的馅。那拌了蜂蜜的大枣干儿、葡萄干儿,吃上一口,能甜上好些时候。母亲包的粽子特别好看,穿成串,提起来像玲珑的风铃。我也会动手包几个,只是往往会多一个角、少一个角。但是,无论是几个角的粽子,母亲都会夸奖一番,说我能干。那甜甜的粽子馅,让我的童年生活变得十分甜蜜。  相似文献   

14.
外婆的粽子     
我从小就爱吃外婆用糯米做的各式小吃:糯米饭、糯米糍、粽子……总之,只要是外婆做的我都爱吃.其中,我对外婆做的粽子情有独钟. 在我的家乡,粽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深绿色的苇叶中包着雪白的糯米,馅儿是肥猪肉、芝麻、花生等,吃起来黏而不沾牙,肉香扑鼻;另一种比较特别,也是我的最爱,不知外婆用什么方法使里面的糯米变成了棕色,馅儿可以随便加自己喜爱的,可以醮糖或醋吃.外婆称它为碱水籺.  相似文献   

15.
情满端午     
一说到家乡的风俗,我就会想到端午节.每年的端午,我都特别期待,因为这一天有很多活动,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扣绒线……我对端午节最大的期待,就是吃芳香四溢的粽子,而我的姑奶奶每年都会包给我吃.  相似文献   

16.
编者推荐:从幼年"我"的视角,写"外婆娴熟地包着粽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写外婆教幼年"我"包粽子——给标题中的"记忆"定位为"传承"。此文可变格用于2008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彰显"我"因有感于外婆娴熟地包粽子而学包粽子——以"学包粽子"诠释标题中的"出发",所感之事同出发后所做之事,存在逻辑联系——发扬光大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端午节来临了。以往,端午节都是从外头买粽子,吃现成的。今年可就不同了,我们全家人都提议自己包粽子。端午节这天,妈妈买来了粽叶、糯米、绳子。“包粽子喽!”随着妈妈的一声令下,我们全家人一齐出动。我放下手中的笔,奶奶放下了晒衣架,爸爸关了电视,妹妹放下了布娃娃,一起跑到桌子前,望着包粽子的材料,不知如何下手。妈妈笑着说:“我做个示范给你们看。”妈妈抓起一片粽叶,卷成一个菱角形,往里面装上糯米,封好口,系上一根绳子。就这样,三下五除二包了一个粽子。我心想:这不是挺简单吗?于是,我也学着妈妈的样,把粽叶一卷,可这粽叶到我手里…  相似文献   

18.
四个五角粽     
正奶奶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每年端午节的粽子,不再亲自动手包了,都是孩子们到外面买些五芳斋的粽子吃。奶奶包的粽子,可比五芳斋的要好吃得多了,不仅是里面的糯米和五花肉好吃,就是外表的五个尖尖的角翘翘的,也好看。儿子吃完了五芳斋的粽子,常常这样  相似文献   

19.
粽子飘香时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粽子飘香的节日——端午节.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的我暗下决心,今年端午节我要跟奶奶学包粽子,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 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是一流的.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着,再把洗好的糯米、红豆、香菇以及切成块的五花肉,用酱油等调料拌好备用.接着,奶奶将拌好的原料用小勺舀进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扎好.  相似文献   

20.
四个五角粽     
母亲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每年端午节的粽子,不再亲自动手包了,都是孩子们到外面买些五芳斋的粽子吃。母亲包的粽子,可比五芳斋的要好吃得多了,不仅是里面的糯米和五花肉好吃,就是外表的五个尖尖的角翘翘的,也好看。儿子吃完了五芳斋的粽子,常常这样对母亲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