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美间科技人力资源流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和科技发展的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科技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问题对于研究国与国之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通过构建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模型,提出从目的地因素、中间途径因素、迁移者因素三个层次的视角研究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分析了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现状以及美国吸引科技人力资源流入的手段,并提出了我国应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管理》2018,(6):10-17
基于知识流动范围的视角,将区域知识溢出与区域知识转移划分为本地知识溢出、外地知识溢出、本地知识转移与外地知识转移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使用2011年~2014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探究了上述四个维度的知识流动强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区域技术吸收能力在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就直接影响而言,提高四个维度的知识流动强度均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就调节影响而言,区域技术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本地知识溢出与本地知识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即当区域技术吸收能力较高时,提高本地知识溢出与转移强度对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最后,针对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路径与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途径进行分析,提出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创新、产业政策与园区功能创新、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知识溢出与创新体系建设等发展途径,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溢出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自然优势、市场接近和知识溢出,其中,知识溢出是产业集聚决定的高级因素,并且其作用不断上升。知识溢出具有地理局限性,邻近对于知识流动是重要的。知识溢出产生收益递增,促使经济活动在地理上集中,而产业集聚所导致的人才集中会促进知识的溢出,因而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呈相互增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围绕知识溢出模型修正通过综合考虑区域邻近、信息、人员流动等因素,引入知识溢出效率系数,构建知识溢出效率系数经验公式;采用区域知识能力差距替代区域知识存量差距;采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替代区域学习能力;在弗森伯格划分潜在知识溢出和实际知识溢出的思想基础上,对凯尼尔斯模型进行改进,转变其仅测度区域间潜在知识溢出效应的弊端,使修正后模型能够直接评价区域间实际发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值。进行了我国区域实证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玲  王珺  李雪灵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6):140-148
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流动性产生了知识社会化,但是以往知识社会化和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中并未强调知识流动的双向性,从而产生了知识溢出或者增强、或者减弱了集群竞争优势的矛盾结论。将知识社会化依其方向性分为知识流入和知识溢出,以企业所处的集群网络位置为调节变量探讨知识社会化对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心性之于知识流入和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均呈现出减弱的作用,而结构洞之于知识流入和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则分别呈现出增强和减弱的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域知识能力的空间知识溢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美光 《软科学》2007,21(2):1-4
围绕区域知识能力综合评价和知识溢出模型修正,综合考虑区域临近、信息、人员流动等因素,通过引入知识溢出效率系数,构建知识溢出效率系数经验公式;采用区域知识能力差距替代区域知识存量差距;采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替代区域学习能力;并在弗森伯格划分潜在知识溢出和实际知识溢出思想的基础上,对凯尼尔斯模型进行改进,转变其仅测度区域间潜在知识溢出效应的弊端,使修正后模型直接评价区域间实际知识溢出效应值,使模型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更加贴近我国经济运行现实。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介质的产业集群知识溢出途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小明  李刚 《科研管理》2006,27(4):44-47,52
本文在研究产业集群内部学习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中企业基于不同介质的知识溢出框架,揭示了产业集群中企业知识外溢途径和方式,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中的非正式沟通、技术引进和人力资本的流动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主要方式,而产品流动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产业层面上构建技术溢出模型,对制造业、生产者服务业及消费者服务业之间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目前上述三产业间的技术溢出以产品贸易为媒介的产品内涵型技术溢出为主,而以技术的模仿和传播、人力资本的流动为媒介的资本内涵型技术溢出不明显.并据此对中国科技投入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数据,从空间相关的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作出评价;在测度区域知识溢出效应指数基础上,将知识溢出效应纳入空间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出发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评价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呈现“东高西低”的非均衡分布;R&D投入对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国外技术引进水平、技术市场成交水平以及受教育水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均对知识溢出效应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受教育水平对知识溢出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产业规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焦点 ,如何规范高新技术产业 ,确保其健康有序地运行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和规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规制的必要性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垄断、信息偏在、风险性和外部性问题 ,提出了相关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环境不确定性、社会网络及知识外溢之间的关系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利用AMOS4.0软件对长春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中136家软件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影响集群社会网络的构建和发展,而集群社会网络对知识外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虚拟产业群与我国农业产业化模式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凯 《未来与发展》2009,30(5):33-36
本文在对现有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信息化和虚拟经济的新发展,借鉴欧盟EU’S ALFA资助研究的COSME(中小企业协作网络系统项目)的虚拟商务框架模型,提出了以IT技术为基础的新农商会作为交易平台的虚拟产业群模式,遵循“动态+柔性”的原则,通过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创新。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北京的区域资源特点,构建北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与模型,运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从北京地区的高技术产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服务业共六大产业中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信息传输、软件和服务业综合得分最高为0.666,其次为航空航天产业(0.476),进而为北京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hi-techVirtualIndustryCluster,以下简称HTVIC)作为一种依托集群成员间关系网形成的新型组织模式,其成员之间的投融资活动可借助集群内部的信用评级机制加以保障。文章从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投融资信用的影响因素入手,结合HTVIC的特征,选择方便易行的投融资信用评价指标,并为其设计相应的评价流程。  相似文献   

16.
常玉  卢尚丰  刘显东 《科学学研究》2003,21(Z1):296-299
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以及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有效地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分析和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然后,对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对201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83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进行的研究中发现,采用传统DEA和三阶段DEA得到的技术效率值差异较大,传统DEA未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未考虑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时,绝大部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纯技术效率过低,规模效率往往被高估,造成技术效率被低估;剥离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后,大部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纯技术效率有很大的增幅,规模效率降低,技术效率相应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8.
徐鲲 《科技与管理》2012,14(1):82-86
为探寻破解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途径,针对集合债融资模式,运用协同理论对高科技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模式的内部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发行的两支高科技中小企业集合债券"07中关村债"和"10中关村债"的财务数据,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挖掘集合债发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表明,可以从完善融资集群组建过程中的甄别机制、构建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降低集合债融资成本等多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推进高科技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要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即情境感知和服务联动能力。进一步引入"高科技价值链"(信息—知识—创意—创新—创业)的概念,分析了高科技价值链的5个基本环节,以及这5个环节与两类基本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分析高科技价值链布设所需的两类服务者入手,进一步提出了以高科技价值链为依托的服务经济"多中心"布局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抓手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 Services的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集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详细分析Web Services集成应用系统异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高技术企业的特点,运用Web Services技术构建了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集成模型,论述了引入Web Services技术后高技术虚拟企业的构建过程并设计了一个适合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集成的网络体系框架,从而为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平台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