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的起点和回归是人的生命,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过程,生命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所以,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进人的生命走向更  相似文献   

2.
休闲教育指对人们休闲生活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引导,使之"成为人"的过程。休闲教育是满足人的个体生命与生活世界的需求,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认识休闲教育,发展休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选择,它能够满足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学校体育需要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构建体现生命关怀的体育课程发展目标,贴近生活实践的体育课程内容,展现动态生成的体育教学过程,建立多元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的生命基础”这一命题的内涵是:1.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2.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教育活动就其过程的本质来看是…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教育是关怀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活动。教育技术既有技术的属性,又有教育的属性,是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技术在遵循科技与教育发展规律的同时,要注重关注人的生命,走"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讲到“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也就是说教育过程是以生命滋养生命、以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为的不仅是学生生命的丰富与发展,更是教师生命意义的彰湿与绽放,而现实的教育活动,在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同时却忽视r教师生命意义的探寻,教师的生命意义被遮蔽了。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创设的以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特殊环境,具有满足人自身发展需要的客观属性。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就是对人和社会的需要的满足,或者说是人的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新课程与教学在传统特别注重人的社会发展价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价值。以人为本,把生命发展的全面性、独特性、自主性、生成性和现实性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实现生命发展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行动转型,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教育人性关怀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所追寻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情感和兴趣的满足,同时生命化教育也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关怀,感悟生命意义,赋予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数学教育生命化是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得到焕发,师生生命在数学课堂中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1.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部分以认识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为主线。认识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发展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追求。(1)爱与生命本活动是初中三生教育的起始活动,首先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入手,由于人的生命诞生过程的  相似文献   

10.
人的存在是一种道德存在,生命因道德的存在而有价值,生命因道德需求而充实.德育是满足人生命发展需要的一种德化过程,高校德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对于生命具有伦理功能.为此,本文提出适当的、全方位的德育解决方案,使高校德育真正发挥其伦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这是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给"生命化教育"下的一个定义。体育训练中的生命化教育就是把真挚的生命关怀融入到体育训练中,不仅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远发展,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走向人自身的身心内外和谐发展境界。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是生命与生命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是对人的整体生命和人身心发生全方位、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着眼  相似文献   

13.
生命、生存、生活是人成之为人的首要前提与条件。在人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生命、生存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整体,因此,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应该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三生教育”规定着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三个维度,从人的生存性、社会性、超越性三个层面上体现出其价值的三重意境。  相似文献   

14.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必须面向人,面向人的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提升生命的质量。这样的教育应该区别于以知识为目的、以社会为宗旨的教育,而以人的发展为起点和归宿,才是本真的教育,也才是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需要的教育。为此,关注生命,关怀学生的生命,也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不同的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有所不同,教育工作者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会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敬畏生命并且热爱生命。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地理学科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展开探讨,探究高中地理教学和生命教育融合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霞 《职教通讯》2012,(23):15-17
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催生了多样化的教育业态。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管理的适应性发展,需要以生命视角研究构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多业态升级通道,构建"以生命角色的素质与能力发展为核心","满足人的教育与职业的迁移性与发展性",追求"生命发展开放选择"的寿命周期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美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袁义 《辽宁教育》2002,(6):22-2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和特质。教育的对象——人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因而,从真正意义上说,教育就应该成为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实现人的自由生命创造的活动。它不再仅仅把教育看作是为人的未来发展做准备,也不再仅仅把教育当作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而是把教育作为人的自由生命创造过程的本身,作为人的生命成长过程的阶段和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这种教育即是美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和特质。教育的对象———人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 ,因而 ,从真正意义上说 ,教育就应该成为直面人的生命 ,提高人的生命价值 ,实现人的自由生命创造的活动。它不再仅仅把教育看作是为人的未来发展做准备 ,也不再仅仅把教育当作促进人发展的工具 ,而是把教育作为人的自由生命创造过程的本身 ,作为人的生命成长过程的阶段和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这种教育即是美的教育。它是教育活动和美二者融为一体的教育自身“立美”的教育 ,是使教育的一切都成为美的活动的教育理想 ,是教育发展的最…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让生命更聪明,让人活得更面对现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加快乐和幸福。“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生命发展的需求,满足人生命需求,才有教育事业。所以,教育是求真、求善、求美的事业。校长用什么样的理念开展教育活动,责任重大,事关人的生存发展,必须倾情投入工作,用生命拥抱教育。基于此,我认为现代的校长应该确立以下几种主要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20.
关注、思考与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深入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向。教育的原点是人的生命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教育现实是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教育的出路就是要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敬畏鲜活生命,重构生命课堂,引导生命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