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最优结合点在于电子商务。广播和互联网都是媒体,广播也可以像互联网一样,与实体经济结合,构建广播媒体的电子商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胡大韶 《科教文汇》2012,(26):205-206
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传媒融合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传媒的竞争角逐中,地方广播电台面临更大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如何走出困境,是每个广播人需要面对和探讨的课题,这关系到未来地方电台广播的走势和发展方向。笔者结合广播工作实践经验,对地方新闻广播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已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在多媒体这个大背景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共存,成为了四大媒体。广播作为人类史上第一个电子媒体,受到了电视、互联网的冲击,广播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挑战。笔者从国内外一些文献做统计发现了广播面临的困难,但细致分析广播的特征发现,广播也是有自身发展优势的,并提出了多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广播技术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于是产生了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技术相比,网络广播具有选择性强、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听可看等优点。只是,想要不断发展下去而不被时代所淘汰,新媒体广播技术还要做许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完善电台管理制度,加强广播网站建设,构建网络综合平台与播出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大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应科学设置专业,专业设置应有由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目前这种机制还不太完善,服务模式也没完全形成,但广播电视大学在服务途径与方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有效回应人民的需求是政府管理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新时代目标、建设责任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如何提升地方政府互联网回应能力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议题,探寻政府互联网回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生成机制对促进政府互联网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我国32个重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整合提出互联网回应能力分析框架,从制度、资源、环境三个维度选取六个条件变量对32个重点城市的互联网回应能力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实现较高水平的互联网回应能力共有四种路径组合,均由制度-资源-环境三维度共同作用形成,但组态各维度条件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府际竞争压力和技术资源是地方政府互联网回应能力提升中较为重要的变量。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和威胁。保定市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中心城市,城市新媒体如何融合发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城市媒体融合发展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必须充分遵从媒介新生态的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技术和内容齐头并进,探索体制机制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8.
刘小菊 《科教文汇》2010,(22):17-19
所谓网络载体,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来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帮助人们形成时代和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一种工具或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然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网络载体是一把双刃剑。由于互联网所特有的虚拟隐蔽,开放自由等特点,网络载体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态势下,广播新闻类节目编辑面临的全新挑战,阐述了相应的创新举措,在此基础上,对广播新闻类节目编辑的角色定位及转换、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网上广播(InternetBroadcasting),亦有人称其为"在线广播",是指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的形态,论述了实现网上广播的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出现,以广播为首的四大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然而广播因其所特有的跨时空性、即时性、多功能性等特点,仍在传播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通过论述广播传播的优势以及部分局限性,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新闻报道,提倡人文关怀成为一种趋势,可以说这是对人的真正含义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回归。地方广播电视台离老百姓最近,地方新闻节目除了编排、播出一定要有地方特色外,增强新闻节目的“人情味”和“亲和力”是地方台广播新闻节目吸引听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会议指出,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3G时代的来临,使移动通信网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高带宽带来数据业务发展的契机,把人们从电脑网络时代带入了手机网络时代,随着3G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开始普及。智能终端的出现,使原本只有单一语音功能的手机能实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人们可以通过称为手机的数字终端享受原来只有在电脑上才能享受的网络服务。广播电台应该把握住移动互联网快速的趋势,利用电台做为资深成传媒行业企业的优势,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内容提供商,使广播延伸进入互联网,使广播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对听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为此大庆电台新媒体广播信息平台设想应运而起。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的广播电视已经互联网互联,对于发射机进行远程监控也越来越普遍,广播发射机远程实时监控系统不仅能够人力物力的消耗,还给维护工作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本文将从广播发射机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发展状况、广播发射机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广播发射机远程实时监控系统需求的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G/4G网络等新技术不断融入到广播电视行业中,计算机技术在短波广播发射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广播电视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入发展,促使短波广播发射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智能广播发射系统、广播大数据挖掘以及短波广播发射关键技术应用和技术集成等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文章简析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计算机技术在短波广播发射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7.
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因特网传播技术、有线电视技术占据主流,但是广播技术依然在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有线电视、互联网的补充,无线电广播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传播距离不受地势的限制,极端天气对设备影响较小等。无线电广播技术应用也很广泛。装有无线电广播收听器的车辆陪伴了司机一段段夜阑人静的旅途,偏远地区依然通过无线电广播收听新闻。科学积极的利用无线电的广播技术优势进行有益的探索对指引无线电广播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主要阐述无线电广播的技术,以科学的态度,分析无线电广播的优势,针对当前的形势,正确把握,积极探索无线电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林卉 《学会》2002,(4):61-62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电脑互联网对人们的工作、日常生活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说,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被称之为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种传统媒体之后的网络媒体.然而,这种媒体同传统媒体相比,在传播方式上又有很大的不同,网络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与传统的三大媒体之一广播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突发性灾难的面前应急广播系统的快速建立对救援有着重大意义。文章提出的应急广播系统是通过3G(VPDN专网)通信技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应急广播系统中,建立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形成以信息收集、信息播报为目的应急体系。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安装有线广播的所有地区。在遇有突发事件时,系统可以在指定区域启动应急广播,对群众进行预警及救护指挥等。  相似文献   

20.
综合素质视频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世纪,新闻媒体通过互联网,使得原本传播渠道单一、传播时间固定的电视节目、电台广播、报刊杂志等,变得自由和灵活。如何利用权威新闻媒体的节目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想政治及综合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