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最新资讯     
《全国新书目》2008,(6):33-34
《中华大典》24个典编纂出版全部启动列入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总体规划的24个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已全部启动。近日,《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主任柳斌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
2016年是《中华大典》的收官之年。历经20余年的辛勤编纂,《中华大典·法律典》已全部完成出版,献于世人。《法律典》作为《中华大典》24典之一,工程宏大,任务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费时且艰辛,是一个重大的、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作为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法律典》是一部中国古代法律史料的宝库,是一部中国传统法律的大型类书,它的出版具有史料保存、人才培养和工具书编纂等重大贡献,对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建构中国现代法治图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的领导下,经过《中华大典》工委会.编委会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现在这部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的新型类书已有八个典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到今年年底,有的典即可望陆续出书。参加编纂工作的专家学者报酬微薄,他们都是抱着奉献精神做这件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工作的。编纂出版好《中华大典》需要海内外炎黄子孙群策群力,给以财务和物力上的支持,共襄盛举。 《中华大典》将由全国20多家古籍出版社和有关出版社出版。参加编纂和文献普查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工作  相似文献   

4.
2016年是《中华大典》的收官之年.历经二十余年的辛勤编纂,《中华大典·法律典》已全部出版,献于世人.《法律典》作为《中华大典》二十四典之一,工程宏大,任务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费时且艰辛,是一个重大的、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梳理《法律典》编辑出版的进程,总结《法律典》编纂工作经验,对于推动《中华大典》这一伟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完成,指导今后类似大型类书的编纂出版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宣部,对《中华大典》座谈会的8开以及《中华大典》部分分典的问世,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开好这次座谈会和做好今后大典工作,岚清同志、关根同志十分关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刚才,大典工委会主任李彦同志介绍了编纂出版情况,友先同志对进一步做好大典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几位专家和出版部门的同志讲了编纂出版工作中的体会和情况。今天座谈会开得很好,必将对做好下一步大典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中华大典》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项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了不起的文化大工程。中国有句古语,盛世修典,《中华大典》的编…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要用‘三个一流’来推进《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在长江出版集团最近召开的《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第四次领导小组会议上,集团总经理王建辉说,“《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是湖北承担的一流的大型文化项目,代表国家的水平,要承担一流的责任。在目前没有国家任何补贴的情况下加大对‘大典’的资金投入,全力推动这项重点工程尽快出版。希望各方面给予一流的支持,保证这一项目在‘十一五’中后期完成,达到一流的编纂出版水平。”《中华大典》是新中国最大的图书编纂出版工程,属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收录上自先秦,…  相似文献   

7.
《中华大典》是我国继唐代《艺文类聚》、宋代《太平御览》、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又一部巨型类书,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因此,这项工作得到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高度重视,日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召开了《中华大典》20o7年出版情况总结会议,贯彻落实了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先生指出:"编纂出版好《中华大典》有利于全面整理中华古籍,抢救、保存、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解缙与《永乐大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才子廉臣解缙为官清正的生平事迹以及由他主持纂修的巨型类书《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基本内容和历史兴衰。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中华大典》编纂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交流总结了试点工作的经验,并分别组建了《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和编纂委员会。至此,这项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文化工程正式启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项工程十分重视,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铁映等领导同志先后题词,做了重要指示。来自全国的众多一流学者将参加这项工程,全国出版界也将组织精锐力量致力于这项工程。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有浩如烟海的典籍。我国有盛世修典的传统,《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等,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留下来的规模相当宏大的典籍精粹,为保存我们民族的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重大的文化出版工程──新型类书《中华大典》的编纂赵含坤盛世修典,堪称我国历代稳定发展时期的一个特点,也是文化出版活动的一个好传统。目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国人民正在沿着改革开放的路子拼搏前进。这为完成建国以来重大的文化出版工程——新...  相似文献   

11.
《中华大典·农业典》最后六个分典今年付梓面世.以古籍整理与数字平台编纂路径为创新点,借助当今媒介技术和数字化系统,打破传统编纂工作模式,探索出一条科研立项、团队整合、数字平台、制度管理、编校合一、责任到人、快速推进的古籍整理新模式,对我国古籍整理科学化、系统化、数字化、抢救与保存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2.
4月2日上午,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大典》中西部片区工作会议在重庆北碚召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承担法律典主要任务的出版社参加会议并承担会务工作。周安平社长向中华大典办公室领导汇报了法律典各分典的编纂出版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像《永乐大典》这样的类书编纂之所以能代代相承 ,是因为它适应了学术研究、繁荣民族文化和治理文献信息环境之需要。类书具有汇辑资料 ,提供信息 ,鉴选文献精华 ,提高公民道德等独特功能。当代类书的编纂应注意的问题有 :取材要广 ,内容要精 ,体现时代特点 ;要科学分类排比 ,便于检索 ;要加强引言、叙说 ,体现指导功能 ;要以专科类书编纂为主 ,反映当代信息 ;应予深度标引 ,重视资源开发。参考文献 3。  相似文献   

14.
新创     
《青年记者》2006,(12):2-2
首份多媒体日报诞生;广州日报报业集团30人出征世界杯;新传媒网开通网上发行;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现在读报》世界杯期间推出特别节目《大话世界杯》;《故事会》在大众中搜寻50则荣辱故事;《中华大典》编纂工作提速预计5年内全部完成;“我泡世界杯“重拳出击噼里啪啦群起“恶搞”;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启用两名新主播;世界杯展开新闻战6.8:1记包围球员;博睿传播正式成立。[编按]  相似文献   

15.
《永乐大典》是明初编纂的著名类书,初名《文献大成》。明成祖朱棣认为“古今事物散于众书,不易检阅”,他打算把经、史、子、集各家之书,分类编辑,而且以音韵为序,以便于检索。于是,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命解缙主持,参与编纂的有一百四十七人,次年即成。但朱棣认为收辑“尚多未备”。  相似文献   

16.
关根同志为《中华大典》(简称大典)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大典》最困难的时刻,帮助解决了困难。我因当时主持《中华大典》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深知《中华大典》进展之难。  相似文献   

17.
乔永 《出版史料》2009,(1):121-124
《辞源》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被誉为第一部中国百科全书。《辞源》编写体例奠定了现代汉语辞书编纂体例和基本格局。《辞源》编撰与出版已有百年历史,回顾《辞源》百年编纂和修订的历程,对现代辞书编纂与修订和我们《辞源》新的修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本期杂志以较大篇幅介绍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的编撰出版情况。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于10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中华大典》座谈会。会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云山、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到会祝贺,对《中华大典》编撰出版的意义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参与《中华大典》工作的专家、学者、编辑人员表示敬意,对全部完成《中华大典》的编撰出版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华大典》编撰委员会主任任继愈在会上介绍了《中华大典及的编撰出版情况。本期杂志对此次会议作了报道,并编发了刘云山、于…  相似文献   

19.
《册府元龟》作为宋代四大部书之一,深刻地体现着为政者宋真宗的图书编纂思想,即服务政治、章示后人的编纂原则,强调正统、剔除异端的编纂方针,取舍严谨、详略得当的编纂体例,勤奋负责、认真豁达的编纂态度。  相似文献   

20.
《永乐大典》卷5770"沙、长沙府十九、诗文"有4800字出处不明的引文,研究者根据《舆地纪胜》与《永乐大典》这两部书的独特编纂体例,判定其即《舆地纪胜》今本所缺失的卷54"潭州"中有关长沙的诗与"四六"。这有助于《永乐大典》编纂的研究与《舆地纪胜》的辑佚,同时也纠正了《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的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