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一得     
顾此失彼江苏苏州薛静雅为了向幼儿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我当着他们的面,把一条蚯蚓剪为两截。“你们看,蚯蚓有没有死掉?“不料,我刚说完话,小朋友们便惊奇地瞪大眼睛看着我。有的说:“老师,你把蚯蚓剪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说:“蚯蚓会不会哭呀?”还有的说:“它会死的吧?太可怜了。”……直到活动结束,还有小朋友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老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剪断呀?”面对孩子们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相似文献   

2.
剪断的蚯蚓     
为了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再生功能,我当着他们的面,把一条蚯蚓剪成了两截。“你们看,蚯蚓有没有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小朋友们便惊奇地瞪着大眼睛看着我。有的说:“老师,你把蚯蚓剪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说:“蚯蚓会不会哭呀?”还有的说:“它会死的吧?太可怜了。”直到活动结束还有小朋友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老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剪断呢?”面对孩子们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的确,把一条活生生的蚯蚓一剪为二,这样对天真善良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他们怎能接受这残忍的举动呢?如果我在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天晨间散步,孩子们发现了一条蚯蚓。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孩予们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当即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截说:“你们看,蚯蚓会不会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我说:“利老师,你把蚯蚓切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问“它会死吧?大可怜了。”还有孩子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4.
一天晨间散步,孩子们发现了一条蚯蚓。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当即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截说:“你们看,蚯蚓会不会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我说:“利老师,你把蚯蚓切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问“它会死吧?太可怜了。”还有孩子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5.
蚯蚓碎身     
一天,蚯蚓一家很闲,小蚯蚓想了想,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妈妈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过了一会儿。蚯蚓爸爸把自己切成了肉末。其他蚯蚓问:"你要干什么呀?"蚯蚓爸爸说:"我想踢足球。"故事倒挺幽默!不过。有一个问题值得较真儿。人们都说,一条蚯蚓断为两截后,没有头的那截可以再长出一个头,没有尾的那截可以再长出一个尾。果真是这样吗?这里可以郑重地告诉你:是这样的!那么。把一条蚯蚓断为三截、四截、五截……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碎身后的蚯蚓能变成很多个吗?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喽。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考试》2006,(9)
想踢足球蚯蚓一家这天很无聊,小蚯蚓就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蚯蚓爸爸想了想,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蚯蚓妈妈哭着说:“你怎么这么傻?切这么碎会死的!”蚯蚓爸爸声音微弱地说:“……突然想踢场足球。”  相似文献   

7.
闵清凤 《早期教育》2001,(23):12-13
一个下雨天,我班小朋友在楼梯口发现了一条蚯蚓。他们围着蚯蚓,七嘴八舌地谈起了蚯蚓的话题:有的说“蚯蚓像条蛇”,有的说“蚯蚓像根棍子”……大家对蚯蚓的热情、关注和兴趣,是我在课堂上难以见到的。  相似文献   

8.
问题介答     
问:繁殖蚯蚓,可以切成数段,这样过一个月可以每段成长一条蚯蚓(再生),但不知一条蚯蚓最大限度可以切成若干段为最合适?同时每段是否都能再生? 答:关于蚯蚓再生,在陈义中国蚯蚓一书36页中说明了一般情况。再生能力要看种别、健康、气候、温度……等因子而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通常切成二段,生活成分较高,再生较易(时间亦许视各种因素,一般须一月以上)。本国蚯蚓以异产属(Allolobophorn)再生力较强,环毛属(Pheretima)则甚弱。上海解放日报59年6月28日截切成寸把长,都可再生,此语有问题。(陈义答) 问:巴甫洛夫把词或语言叫做信号的信号(第二信号),这是人所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但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八哥、鹦鹉等,经过训练也会讲简单的“语言”。这又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9.
今天下午我带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教幼儿玩“贴人”的游戏。可孩子们到了场地上后,有两个小朋友在墙角边发现了两条蚯蚓,并一下子喊了起来,接着许多小朋友也都围了过去,有的叫,有的喊,有的直拍手,还有的要用脚去踩,吵了起来。我忽了,连忙大声说:“小朋友,我们要玩游戏了,快来排好队。”可是他们理也不理,我去拉他们,可谁也不听我的。我急得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指导老师陈老师来了,她了解情况后,到办公室里拿来了一个小盒子,把两条蚯蚓装进了小盒子,并对小朋友说:“这是蚯蚓,等玩过游戏后,老师再给你们看,还要告诉小朋友,蚯蚓有什么本领。”这下小朋友可高兴了,很快排好队,玩“贴人”的游戏  相似文献   

10.
在“认识蚯蚓”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到蚯蚓没有眼睛、没有腿。我问小朋友:“大家都知道蚯蚓没有眼睛、没有腿,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顿时,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胡柏杨问:“蚯蚓没有腿怎么走动?”钱雨瑶小朋友问:“蚯蚓没有眼睛怎么找食物吃?”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六月,我们在太平巷幼儿园大班上了一节实验课。上课开始,复习了歌曲和几个律动后,老师说:“今天要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听完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好了说出来,然后用舞蹈动作表演出来。看谁最能干!”接着老师慢慢地说:“假如你是一只鸡,早晨起来去做些什么事呢?老鹰来了,你怎么办呢?”老师重复一遍后,小朋友一个个举起了小手。一个小女孩站起来很认真地说:“假如我是一只大公鸡,早上起来喔喔啼!叫大家早早起。老鹰来了,我就赶快回家;老鹰飞走了,我再出来喔喔啼。”老师说:“请你把刚才说的情形表演给大家看好吗?我帮你伴奏。”于是小女孩跟着老师  相似文献   

12.
一根磁铁棒截为两段.在截断的地方会产生两个新的磁极.变成两根磁铁棒;一条蚯蚓截为两段,在截断的地方会长成两个肛门.变成两条蚯蚓,有人把这些现象叫做“再生”.一个几何定理的证明.把图形剪掉一半.从剩下的半个图形中还能找出这个定理的证明吗?如果可以,我们不妨称它为“再生的证明”.  相似文献   

13.
卢玲 《山东教育》2004,(12):40-40
一天,我班举办创编故事比赛。比赛开始了,小朋友们个个争先恐后地把小手举起:“老师,我来讲。”“我,我……”一位小朋友首先抢先站到前面讲:“一天,小黑猪、小白猪和小花猪去拔萝卜……”刚讲到这里,小朋友就大叫起来:“不对,不对,三只小猪盖房子,不是拔萝卜,小白兔才拔萝卜呢!”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位讲故事的小朋友说得面红耳赤,十分尴尬。我正着急,这位小朋友急中生智接着说:“上次,三只小猪的房子已经盖好了,猪妈妈让三只小猪多学些本领,所以三只小猪就出来拔萝卜。”小朋友还是不服气,又嚷嚷道:“小猪不吃萝卜,它们拔萝卜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据载,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上课了,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顿时乱做一团,不时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一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学生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学生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又一个学生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到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5.
据载,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上课了,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顿时乱做一团,不时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一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学生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学生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又一个学生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到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6.
认识小蝌蚪     
一天,我带了一瓶小蝌蚪到幼儿园去,将它倒在盛水的脸盆里,放在室外,让大家观察。小朋友看到了很高兴,他们不仅仔细地观察着,还热烈地议论着。一会儿,大家都能说出小蝌蚪的特证:圆圆的脑袋,长长的尾巴,细细的眼晴。不知谁发现了一只长了后腿的小蝌蚪,于是大家的注意力又集中到它身上……孩子们专心地观察着,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小蝌蚪的特征。上课了,我对小朋友说:“今天大家都认识了小蝌蚪。可是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呀?”有的小朋友能说出来,可是怎样变的呢?大家不作声了。就这样,我让小朋友带着求知的欲望导入了课题——“老师来讲讲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小朋友一双双眼睛盯着我揭示的图片,认真地听我讲述图片:卵→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这时尾巴没有了,换上了一身新绿装,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真神气,它能在水里游,  相似文献   

17.
陈腊珍 《早期教育》2003,(12):27-27
案例1:某幼儿园中班。游戏收拾完毕,小朋友与老师各就各位。老师说:“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你玩了什么?”A幼儿说:“今天我去了娃娃家。”B幼儿说:“今天我在图书角。”C幼儿说:“今天我在表演区。”……老师:“你们怎么玩的?玩得怎样?”D幼儿说:“我们大家一起搭了个大桥,玩得很开心。”E幼儿说:“我和××、××一起跳舞,玩得很高兴。”教师略总结:“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但如果×××、××能遵守规则就更好了。” 案例2:某幼儿园小班。游戏结束,老师说:“今天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哦,娃娃家的妈妈应该……爸爸应该……下次记好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分工的……”  相似文献   

18.
枫叶红了     
枫叶红了。老师带着幼儿来到了枫树下,“你喜欢枫树吗?为什么?”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说开了:“因为枫树红色的叶子很美,所以我喜欢枫”“枫树的叶子像小朋友的红手套,所以我喜欢枫树。”‘.枫树的叶子像红五星,所以……”接着老师又带幼儿到远处观看枫树在秋风中的姿态。有的说枫树远远看去  相似文献   

19.
话要说完整     
有一次上课,内容是折纸猪头,要求折好后把猪的五官添画出来。小朋友们认认真真地折了起来。不一会儿,小朋友们就折好了,并且也添画了鼻子、眼睛和嘴。但我发现他们画的嘴都很小,就举起我画好的纸猪头说:“小朋友请看我的嘴,一定要画大一点,你们画得太小。”于是,小朋友们低头又重新画了起来。有一个小朋友指着她画好的“猪头”说:“老师,我的嘴行吗?”接着又有许多小朋友都举着画好的“猪头”说:“我的嘴行吗?”“我的嘴……”整个教室充满了“我的嘴……我的嘴……”的声音。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说:“谁教你们这样说话,到底是你们的嘴还是折的‘猪头’的嘴?”小朋友们听了个个都  相似文献   

20.
老师,我想知道……在一次科学课上,我们准备研究土壤。班上最调皮的张东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蚯蚓可以吃土壤,人也可以吃土壤吗?我想尝一尝。”他的话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尽管问题很特别,但我意识到他在思考,他也有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让大家安静下来,对大家说:“张东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