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师《幼儿文学》的教学中,儿歌是教学重心之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0—6岁幼儿听赏念唱儿歌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矫正发音、丰富词汇,促进他们语言早期发展,并可促使其逐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有效地教幼师学生阅读鉴赏儿歌,比较难把握。本文就儿歌鉴赏方式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一、抓情感抒发的童真童趣诗歌的本质是抒情性的,儿歌既然属于诗的范畴,那么抒情就是其得到孩子及成人喜欢的基础。儿歌又是幼儿的歌,因此,一首好的儿歌必然在字里行间闪烁着天真活泼的幼儿情趣。这是欣赏儿歌最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2.
这是去年十二月号的《看图说话》上刊载的一首儿歌,我把它选作补充教材,充实到中班的语常课进行教学。教学时,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各用了一节课,共三课时。第一节课是化整为零,分段突破。由于幼儿年龄小,思维直观形象,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上这首儿歌内容又比较丰富,耍幼儿整体识记,还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3.
在统编教材小班《语言》上,我觉得《花儿好看我不摘》这首儿歌挺美,也挺有教育意义。但是,“公园”对于农村小班幼儿来说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我看许多老师在教这首儿歌的时候,把很多的脑筋都放在设计的公园上,进行情境教学。由于“公园”在农村幼儿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所以教学实践效果表明:公园是什么样子?公园在哪儿?孩子还是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5.
睡觉     
天黑了 ,星星出来了。小猴子 ,搂着妈妈睡觉。小狗熊 ,抱着爸爸睡觉。小宝宝 ,不要妈妈搂 ,不要爸爸抱 ,眼睛一闭就睡着。〔提示与建议〕怎样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习惯 ,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首儿歌描述了小猴子、小狗熊、小宝宝的不同睡觉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 ,孩子们会把自己和小猴子、小狗熊、小宝宝作比较 ,从而学习独立睡觉。儿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语言简洁自然 ,琅琅上口 ,便于幼儿学说 ,适合小班教学。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 ,教师可借助木偶表演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活动开始时 ,教师可以把这首儿歌编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一边…  相似文献   

6.
一得集     
穿衣服 南京港务局幼儿园 李冬青 教小班幼儿穿衣服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事,我编了一首儿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抓领子,(双手抓住领子) 盖房子,(用力向上一翻,盖在头上) 小老鼠,钻洞子,(两只手套袖子) 吱溜、吱溜爬房子。(双手扣上扣子) 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做动作,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穿衣的诀窍。  相似文献   

7.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受到年龄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对计算教学中的一些抽象的数概念较难接受,而对一些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的儿歌和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感强的歌曲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我用编儿歌的办法,教幼儿数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编了一首《数数歌》: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好朋友。在教学时,我又根据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无意记忆优于有意记忆的特点,以新奇、生动、有趣的事物激起他们强烈的情绪体验,帮助他们记忆,又加入了这样的故事情节:有一只小熊来爬山,可是他很胖,怎么爬也爬不上去。一群小猴子在山上看见了,齐  相似文献   

8.
内容和要求 1.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念整首儿歌;学习新词:农贸市场、荤食、素食。 2.要求幼儿记住儿歌中提到的蔬菜食品,分析它们的外形特征,用简笔画表现,培养幼儿表征及手脑并用能力。 3.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能力的训练,发展幼儿形象思维能力。情况分析在设计画《农贸市场真正好》这首儿歌时(附一),考虑到班上幼儿发展存在的差异,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幼儿对儿歌中的新词不能一下就理解,不容易记住儿歌的  相似文献   

9.
儿歌是幼儿最早接受和最易接受的文学形式,幼儿通过儿歌听赏念唱受到心灵的启迪,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事幼教工作者自己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创作儿歌,就更能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这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拓宽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而且美化孩子心灵,让孩子健康成长。本文在儿歌创作方面谈了几点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儿歌是幼儿最早接受和最易接受的文学形式,幼儿通过儿歌听赏念唱受到心灵的启迪,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事幼教工作者自己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创作儿歌,就更能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这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拓宽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而且美化孩子心灵,让孩子健康成长。本文在儿歌创作方面谈了几点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在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会接触到一首儿歌《绳子变把戏》,通篇都用一个"子"字作为韵脚,也叫"子字歌"。在该儿歌的仿编环节,我发现幼儿的思维被儿歌的句式(如"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所束缚,  相似文献   

12.
一首儿歌,能否为孩子所接受,往往取决于儿歌的声韵节奏,是否容易上口,容易记诵。有些儿歌几乎谈不上有什么具体内容,却能因其声韵和谐、节奏明快而在儿童中间广为流传。声韵节奏对于幼儿喜动爱蹦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一种有益的、愉快的刺激,因此,儿歌的艺术形式特点之一,就是它的音乐性,即要求有严格的声韵节奏。儿歌艺术特点之二,是语词表达的儿童化和形象性。儿童化和形象性的语言,能使低幼儿在感受声韵节奏美的同时,通过想象感受到形象的美,由此而逐步培养他们对于文学的内容和更复杂的文学形式的欣赏兴趣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摇篮》这首儿歌,主题集中单一,作者运用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塑造了以“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这一组令幼儿感到十分亲切的形象,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再加上这首儿歌构思新颖,活泼有趣,易记好唱又动听,因而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课前我准备好了四幅教学图。  相似文献   

14.
儿歌的创作必须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孩子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契合孩子审美需求。让孩子通过听儿歌、唱儿歌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又能发展情感、认知、想象力。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我抱着刚出生十几天的小孙子,轻轻地唱着这首我谱曲的《摇篮》,看得出来他真的很享受,很惬意。这首歌是2005年8月31日创作的,是我创作的第一首儿歌。儿歌,简约不简单听上去歌词和旋律都简单的儿歌,其实创作起来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5.
小宝和小鸟     
李小宝, 到处跑, 拿着弹弓瞄小鸟。鸟儿都飞了, 没有一个跟他好。(原载《看图说话》1991年4月) [评介] 这是一首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好儿歌。语言通俗,生动,有节奏感.充满儿童情趣。儿歌的主题是教育幼儿要爱护人类的好朋友——益鸟。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用弹弓打鸟是常见的事例,顽皮的孩子还  相似文献   

16.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启迪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而且富有情趣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广大儿童喜爱。儿歌的主要特点:将知识、道理、教训编入儿歌,对儿童起到增长知识,明白是非,接受教育的作用。一首儿歌,一般只单纯地、集中地描写或讲述一件事物,简单明了地说明一个道理,使儿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儿歌的节奏感强,易诵易唱。如传统的儿歌教学,教师只在乎"教"的过程,只是让幼儿学会背诵儿歌、学会表演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而忽略了幼儿"学"的过程,把幼儿当成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所以才会导致幼儿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在幼儿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路】儿歌《谁饿了》是本班幼儿小班时早操音乐的其中一部分。刚进入中班,我经常听到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哼唱这首儿歌,而且当看到现在小班幼儿在玩这首儿歌音乐游戏时.他们也会很感兴趣地在一旁跟着玩。于是,  相似文献   

18.
提高幼儿的发音能力,使幼儿能正确掌握汉语中的全部语音,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怎样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呢?我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1、运用儿歌进行教学。把要教授的语音编入儿歌之中,增强韵律感和节奏感,便于幼儿记忆。例如:在教幼儿发“e”音时,可编一首这样的儿歌:我是鹅大哥,扁扁的嘴巴会唱歌。(?)、(?)、(?)、(?)、(?)、(?),妈妈听了笑呵呵……2、在游戏中进行发音练习。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寓发音练习于游戏之中,能充分  相似文献   

19.
儿歌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幼儿会背诵,而应当追求多元化的、综合性的教育目标。要让幼儿理解儿歌本身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要让幼儿正确发音,特别是那些方言和普通话差异较大的字和词,能够念得规范;在教幼儿理解儿歌意义的过程中,还要调动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儿歌本身所具备的语言美、节奏美、形象美,也要通过教学使幼儿获得精神的享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儿歌教学进行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一、活动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对音符和节奏型有一定的认识,对五线谱也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有趣的动物”主题活动时,孩子们创编了一首儿歌——《动物的家》,他们用各种不同的节奏来进行朗诵,很有趣。我尝试着启发幼儿为这首儿歌配上旋律,结果激发起孩子们对认识、了解乐谱方面的兴趣,以及对音乐世界的探索欲。通过集体商量,共同创编,幼儿体会到合作的意义,感受到音乐创作的快乐。这过程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发散性,同时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