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敏 《今日科苑》2010,(16):198-199
心理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著名的成语"望梅止渴",就是积极暗示在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出色运用。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如果能正确分析学生的心理,根据其原因给予有效的、积极的暗示,就能辅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走出心灵的阴霾,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指出,心理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孩子的心灵就像一个银行,如果你不断贮存肯定、尊重和赞许,那么你就能支取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丰厚的利息不可估量.那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让成长中的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恰当的自我认知,利于他们成年后在社会上找到正确的位置.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试从三个方面浅谈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一是肯定孩子,鼓励进步;二是尊重孩子,沟通心灵;三是赏识孩子,挖掘潜能.  相似文献   

3.
正确而巧妙地应用暗示法,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暗示是指班主任运用心理暗示的一般原理,巧妙地处理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伪科学流传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金海 《科学学研究》2002,20(2):138-142
伪科学在我国形成流行的态势 ,有深刻的心理学根源 ,具体包括 :从众心理、选择性解释心理、随机强化心理和暗示心理  相似文献   

5.
左志芳 《内江科技》2010,31(10):182-182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现成熟时期,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教师可巧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所在,建立自信。  相似文献   

6.
章锦泛 《科教文汇》2009,(17):234-234
暗示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言语暗示、动作暗示、标志物暗示的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更加合理正确地运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宁 《科教文汇》2009,(10):153-153,159
学困生问题是困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通过体语暗示、声音暗示和言语暗示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暗示,是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转变学习态度,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实验法,对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体操普修课跳马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研究心理暗示训练对学生跳马技术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在跳马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对跳马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准确的掌握跳马技术。  相似文献   

9.
王晓东 《科教文汇》2012,(36):151-152
随着网球运动在高校普及程度的提高,网球运动项目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得到提高,且认知水平和理解层次较为深刻.高校网球教学方法逐渐融合于新的教育指导思想.本文将针对在网球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暗示在心理、技术上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更有效,更符合时机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对网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高本身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谭梦娇  秦建新 《科教文汇》2012,(32):97-97,110
暗示教学法亦称“洛扎诺夫教学法”,它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及方式的暗示,使学生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个人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更主要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点讨论心理暗示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以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宏军 《今日科苑》2007,(15):72-72
在老年男性中,广为流传着这样一种对性的认知:年轻时有精力,但忙于工作疏于情爱;年纪大了,有充足的时间享受性爱了,精力却明显不济。在我看来,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老年男性容易患器质性疾病,影响其性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心理暗示在作怪。  相似文献   

13.
林特特 《知识窗》2014,(9):41-41
我们常常需要自我激励,用一些象征物做心理暗示,等真的挺过去并站在彼岸,这暗示的影响力仍在,而奋斗也是有惯性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我校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优缺点,以及校园景观对于人的心理暗示,提出重视精神功能,坚持生态原则,创造宜人的交往空间,营造复合型景观,丰富文化内涵,建设园林式大学。  相似文献   

15.
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心理暗示,能及时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比赛技术、战术的形成和发展,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日报讯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那些接受过有关年老的积极心理暗示的老年人,在生理机能方面表现更为优异。该研究即将刊登于新一期《心理科学》杂志上。该研究选择了100位老人为研究对象,他们平均年龄81岁,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科研人员采用了全新的干预方法,让其中一些受试者坐在电脑前,屏幕中飞快闪过诸如"矍铄""创造力"等积极词汇,这些词汇出现的速度极快,以至于受试者都没有意识到。  相似文献   

17.
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心理暗示,能及时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比赛技术、战术的形成和发展,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竟技状态。  相似文献   

18.
汤淼 《百科知识》2007,(4X):39-40
心理暗示总能让人想起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说是在古希腊的塞浦路斯,一位名叫皮格马利翁的年轻王子,他性情孤僻,喜欢独居,并且擅长雕刻。有一天,他用象牙雕刻了一个他理想中的美女,他天天凝望着美女雕像,把全部的痴心和热情放在了这座雕像上。终于,雕像被他的爱和期望所感动,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美人,于是两人结为夫妇,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提示】老人年轻化穿衣打扮老年人穿衣打扮上尽量做到四点,即年轻化、舒适性、讲究色彩、注重整洁和搭配。1.年轻化:在穿衣打扮上,应参照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十岁的年龄段去努力,通过服饰给自己一个还年轻的心理暗示。2.舒适性:老年人早、晚穿上一身运动装",既舒适休闲又有利于锻炼身体,显得健康、活泼、富有朝气。3.讲究色彩:如果你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在穿衣上应该选择鲜艳一点的;反之,如果性格外向  相似文献   

20.
暗示是一种隐藏、含蓄的教育方法,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释放某种信息,使个体不自觉的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巧妙运用"暗示"的手段,能收到比直言不讳的正面教育更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