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总体战略的实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众多机遇。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只有把本地区域发展战略纳入国家总体战略,才能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此,石家庄要实现"跨越赶超"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谋划,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传统产业转型;主动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探索建立空铁枢纽综合经济实验区;营造真抓实干、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赢得城市发展的先机。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不断提升和深化,青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在产业体系建立和发展、重点功能区建设、海陆统筹、军民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海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前,海洋名城建设既面临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又面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我国产能过剩的挑战。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青岛自身还存在军工产业实力不强、母港经济不发达等突出问题及较大差距。因此,建议青岛市应当正确处理创新、产业发展和海洋名城建设之间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提升国际化水平,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围绕国家中心城市谋划未来发展,提升青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区域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联系紧密,区域发展战略是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始动力和行动指南,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布局提出了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色的要求,建议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应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总体引领,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契机,形成区域内"一盘棋"、区域间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强化服务属性、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各级政府与学校要精心设计、科学谋划,形成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郴州建设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是新时期郴州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郴资桂一体化建设是郴州构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通过对郴资桂城市群的空间发展结构、城市职能结构、产业发展、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等城市发展要素的分析,探讨郴资桂一体化建设战略,为全面提高郴州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实现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城市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和传播区域文化、增强城市文化涵养的重要战略。石家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化的产业环境和政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同时也存在着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设施建设多方位缺失等问题。石家庄文化产业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应积极实施全方位协同战略、文化品牌塑造战略、骨干企业带动战略、金融创新扶持战略、"走出去"战略和人力资源支撑战略等六大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城市各区域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传统优势产业各有千秋,但是,事实上并未能实现优势互补,各区域相互间竞争大于合作,普遍存在产业散而小、多而乱和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南宁市在发展经济特色板块过程中,应科学谋划全市产业布局,合理确定各区、县差异化的经济发展任务,重构包括产业布局指标在内的考核体系,全市统筹、分类指导,城市各区域错位发展,职能部门联动督查。  相似文献   

7.
邢台地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中原经济区战略两大国家级战略的交汇区域,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京津冀一体化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背景下应积极推动物流产业先行。但目前邢台物流业服务质量和综合服务功能落后,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科学谋划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流业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推动物流业不断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使邢台物流业融入全国物流体系为京津冀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专利战略的目标是打开市场、占领市场、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中国企业要想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必须分析竞争对手,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亚洲区域创意城市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区域国家创意城市发展的背景及方式,对其进行横向比较。结合创意城市理论,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层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提炼与整合,旨在为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创意城市提供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专利技术是知识产权的核心和主要指标。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不断强化专利遏制,寻求专利技术效益最大化和长期化。以集成电路(IC)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技术的主要代表,IC专利技术是支撑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核心技术。跨国公司的IC专利遏制战略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IC产业属于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产业,是提升我国专利竞争力的战略要点,它也是跨国公司专利遏制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1.
温州市把加强社区和社区化建设,与创建全国明城市与建设化强市相结合,从制订规划,落实措施入手,开展了精品社区建设,提出了抓设施、抓网络、抓队伍、抓活动,形成社区化的鲜明特色。本通过对温州社区化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的基础上,对温州社区化建设的机制进行考察与评估,指出了目前社区化建设机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迫切需要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温州,如何在新世纪新阶段,以全球产业调整为背景,立足温州产业基础,从更宽泛的视野提出新兴制造业部门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显得十分关键和紧迫。本文立足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充分分析了国内外背景,认为温州要清晰地把握目前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结合“后发优势”,抓住国际技术进步加快、国际分工深化和制造业跨国转移的机遇,发展高技术附加和价值附加新兴制造业。研究发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内的部分重要领域将是下阶段温州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就这些新兴重点领域文章分别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外温州人经过长期打拼,已形成一张覆盖全国、遍及世界的世界温州人网络。世界温州人网络强大的资金吸附能力、组织网络资源、海外高端专业人才集聚力和人际网络资源是推动温州城市国际化的独特优势和最大资源。温州应发挥世界温州人网络的作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世界温州人网络与网络经济相结合的国际化平台,积极开展公共外交,通过海外华文媒体传播温州好声音,实现温州城市国际化的赶超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温州市人均GDP的增长,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城市空间的拓展,小汽车在温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温州市每百户小汽车的拥有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小汽车的迅猛发展对温州的城市交通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加快建设快速轨道交通的可行性研究,大力发展常规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合理引导小汽车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温州城市的扩展,广大城郊地区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职责就是把握好经济转型的路径设计,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使农民成为城市经济中的积极生产者,融入城市经济,实现农民向市民的最终过渡。  相似文献   

16.
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2005和2009年皖北六市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一个城市经济辐射力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断裂点模型,计算出皖北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分析表明,近年来蚌埠市辐射范围有所增加,但是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并不显著,对皖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蚌埠应当实施城市大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双轮驱动"战略。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流业不仅对促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向纵深推进,合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包括现代物流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初具规模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合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针对目前合肥物流业“散、小、乱、差”的现状,应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政府政策支撑体系、加快培养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等方面,着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襄樊作为“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地方,承载着古老历史文化的魅力城市,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白酒市场,存在着缺乏白酒高端品牌、缺失企业长远战略、营销模式单一、品牌管理不规范、渠道战略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政府与企业需共同努力,整合资源创造区域性品牌,挖掘白酒文化内涵,进行营销整合,延续终端竞争,构建襄樊本地白酒品牌,打造襄樊白酒产业。  相似文献   

19.
提升温州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对温州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温州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存在政府职责缺位、培训质量低、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需要落实政府职责,提高培训实效,实现多元化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20.
专利技术与温州产业集群成长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专利技术促进温州产业集群的成长,对其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分工协作和市场细分以及企业制度创新产生重大影响。基于专利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竭力推动专利研发是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为此需要企业和政府多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