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院研发中心下设3个研究所,14个研发室,现共有用房面积3950m2,其中工程试验用房3770m2,其中工程试验用房3770m2,管理用房180m2,管理用房180m2;新增仪器设备58台套,总数达109台套;新増仪器设备总值626万元,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347.25万元。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依托基础扎实、研究经验丰富的传  相似文献   

2.
例1若函数y=(m-2)x(m2)-3+m是一次函数,求m的值.分析有人认为:因为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的次数应为1,则m2-3=1,得m=±2.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和支原体等微生物。通过血接照射物体表面及空气来达到消毒的目的。在托幼机构,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消毒,书报杂志、电动长毛绒玩具清毒及被褥消毒,是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的消毒方法。去年我园在每间幼儿卧室安装了紫外线灭菌灯。经防疫部门监测。安装前空气中的细菌数为1521个/米~3,使用紫外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数减少为78个/米~3,灭菌率为94.9%。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空气消毒无好办法这一难题,减少了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的机  相似文献   

4.
1.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1过点P(-31/2,0)作直线l与椭圆(x2/4)+(y2/3)=1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求△OAB的面积的最大值.分析设l:x=my-31/2,代入椭圆方程消去x,得(3m2+4)y2-6 31/2my-3=0.  相似文献   

5.
b2=|b|2=(2n-3m)2=9m2-12m·n+4n2=9-12×1/2+4=7,∴|a|=71/2,|b|=71/2.又∵a·b(2m+n)·(2n-3m)=-6m2+m·n+2n2=-6+1/2+2=-31/2,∴cos〈a,b〉=(a·b)/(|a||b|)=(-31/2)/(71/2×71/2)=-1/2,∴向量a与向量b所成的角为120°.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8年10月—2019年8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沿渠设置的10个大气监测站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在线监测数据以及气温、湿度气象要素实测数据,分析了干渠河南段大气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10月—2019年8月中线河南段10个大气监测站大气PM_(2.5)和PM_(10)日均质量浓度为47.88~67.47μg·m(-3)和53.93~88.99μg·m(-3)和53.93~88.99μg·m(-3),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月均质量浓度呈现显著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变化规律,PM_(2.5)和PM_(10)月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7.92~68.02μg·m(-3),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月均质量浓度呈现显著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变化规律,PM_(2.5)和PM_(10)月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7.92~68.02μg·m(-3)和54.00~91.33μg·m(-3)和54.00~91.33μg·m(-3).沿着中线水北上,大气PM_(2.5)和PM_(10)颗粒物污染依次严重; 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显著相关;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洞窟、壁画等寡营养的环境中,并对洞窟内壁画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本实验采用Anderson FA-1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研究了敦煌莫高窟第16窟一年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组成、时间和空间分布动态。结果表明,空气真菌和细菌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夏秋季空气微生物较多,冬春季较少;真菌主要种属有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无孢子真菌(none-sporing isolates)等;空气微生物主要分布于采样器的前四层,以粒径2.0?m的第四层最多,旅游旺季如"五一"、"十一"、暑假等游客较多的时间,空气微生物也伴随着有显著的增加;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原菌在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长期氮沉降如何影响植物病原菌群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进行了原位氮添加试验,共设置了4个氮添加梯度。2021年7月,采集了土壤、植物根系和叶片样品。利用16SrRNA和18SrRNA测序技术,探讨氮添加对土壤和植物共生病原菌群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叶片细菌和真菌病原菌多样性,降低了土壤细菌病原菌多样性;氮添加引起根际和根系内生真菌病原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未显著改变土壤、根系和叶片细菌病原菌群落结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NO-3-N、MBN和MBC是影响土壤和植物细菌和真菌病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基于上述,氮添加可能通过改变土壤性质,进而影响土壤和植物病原菌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生物平皿培养法和化学分析法对山东沾化县冬枣栽培区不同质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沾化县冬枣栽培区根际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根外(非根际),呈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2)该地区土壤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真菌.(3)砂质土壤中的微生物总数量高于黏质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4)黏质土壤中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高于砂质土壤.(5)沾化县冬枣栽培区土壤中链霉菌类群丰富,可分为9个类群,白孢类群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峨眉山珙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峨眉山珙桐林为研究对象,选取珙桐林珙桐根际和非根际两种土壤样品,分别进行微生物的分离、测数,并根据菌株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珙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共得到细菌菌株85株,分属于9个属;放线菌菌株28株,分属于2个属;真菌菌株13株,分属于5个属.同一地区珙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珙桐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总数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