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写景抒情散文往往因"形"太散,而成为同学们阅读理解上的一块绊脚石,那么,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我们如何把握其"神",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呢?俗话说"移步换景,心随景动",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我们只要能把握"景之状"、"心之动",便能解决这一问题。下面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春》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本文对《春》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简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想】《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两篇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学习任务群分属"文学阅读与写作"。选择从审美的角度切入,契合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也是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内在要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  相似文献   

4.
《春》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本文对《春》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简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写景抒情散文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对象,然而学生在这块得分较低。本文以《好一朵木槿花》为例,对初中课外写景抒情散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写景抒情散文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对象,然而学生在这块得分较低。本文以《好一朵木槿花》为例,对初中课外写景抒情散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放在必修二的第一单元开头,而这一单元的文体是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鉴赏这一类散文。我的教学设想是:从读入手,先品味语言,再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散文(抒情散文)。新课标同步导学和教材的单元提示将抒情散文的特点概括为:状物写景要抓住物、景的特征;托物抒情,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状物文章的层次和按时间顺序写景;散文的象征手法及形散神聚等。这些特点自然是教学重点。作为教学重点只是讲授些知识要点是  相似文献   

9.
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如何鉴赏和写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重点就在于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笔者以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简述这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以点代面,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故都的秋》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作者是怎样来写景抒情的"。因此,本文从抒情艺术的角度,探索《故都的秋》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笔者认为,作者为了显示出自己在文本中的情感,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抒情艺术。一、摹绘写情《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散文(抒情散文)。“新课标同步导学”和教材的单元提示将抒情散文的特点概括为:状物写景要抓住物、景的特征;托物抒情,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状物文章的层次和按时间顺序写景;散文的象征手法及形散神聚等。这些特点自然是教学重点。作为教学重点只是讲授些知识要点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故都的秋》为例,探讨写景抒情散文这一文体的写作要求.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抓住景物的特点或具有特点的景物进行写作,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注重文章的布局架构,对文字多加锤炼,才能使写景抒情散文更出彩.教师作为引领者,要善于指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即教育"的真谛,在此基础上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并辅以适当练习,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高中单元课文知识点比较与课外配套阅读训练安徽\莫家泉高一册第五单元:散文[单元课文]《绿》,《荷塘月色》,《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体裁比较。《绿》和《荷》是写景性抒情散文,前者重点写梅雨潭绿...  相似文献   

14.
刘瑶 《孩子天地》2017,(5):238-239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总特点,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山水的柔和美,宁静美。作者融情于景,表达对济南山水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济南的冬天》是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篇课文,其地位不一般。本文语言颇具京味儿特色,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为学生欣赏写景散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艳艳 《语文知识》2014,(11):69-71
《长白山秋色》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浓烈浪漫。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文章,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教学目标: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的结构;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雨的四季》是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该篇散文通过细致描写雨的景象、音 响、气息,表现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赋予了生命活 力,表现得亲切可爱。作者以诗化的句子来增强形象感和动作 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18.
詹丹 《语文学习》2021,(3):60-63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的第七单元,选入五篇写景抒情散文,有着较新的组合方式,即郁达夫《故都的秋》和朱自清《荷塘月色》编为一课,史铁生《我与地坛》在单元中独立为一课,而苏轼《赤壁赋》和姚鼐《登泰山记》又组合成一课。[1]如何理解这样的组合,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主要解读《故都的秋》这篇作品,在此基础上,对于从特定角度切入课文的新的组合方式,简单提一些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19.
吴侠 《语文天地》2013,(13):51-52
写景抒情散文是以写景为主,并且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散文。对于高中生而言,写景抒情散文是比较冷僻的文体,但是相对于记叙文的波澜不惊、议论文的难出精品,写景抒情散文往往以其哲理性感悟、抒情性优美深得好评。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是主体,抒情是目的,哲理是内在,三者不可缺一。写好写景抒情散文必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属于记叙文,但侧重点各异。《猎户》以写人为主,但写的是一个群体,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土地》则是一篇以联想为主的抒情散文。《黄山记》、《幼学纪事》两个自读篇目,前者写景,后者叙事。 本单元的总要求是学习记叙文的构思。所谓构思是指在动笔写作之前,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如确定什么思想,选取什么材料和怎样组织材料,从哪个角度,按什么顺序去写,等等。简言之,构思就是动笔之前,对文章的中心(主题)、材料、布局、详略等作的总体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