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时光     
中学时期,虽然功课紧张,升考压力大,学习时间占了大部分.但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总会剩余一点。这一点点课余的时间,是私己的,可以自由支配。中学生充满灵性的生活,就挤在课余时光中缤纷绽放了。  相似文献   

2.
课外时光     
中学时期,虽然功课紧张,升考压力大,学习时间占了大部分,但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总会剩余一点.这一点点课余的时间,是私己的,可以自由支配.中学生充满灵性的生活,就挤在课余时光中缤纷绽放了.  相似文献   

3.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师德准确地说是教师公德,就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不仅要立己,还要立人。"  相似文献   

4.
<正>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运用所有的感官,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对于人生的价值更多地是为己所用,是人性的需求。教师不仅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经典的篇章,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思维,训练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5.
人是为他性存在与为己性存在的统一,人的道德是为他性道德与为已性道德的二重统一。为他性道德基于人的类性和群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对于群体和类的责任和义务;为己性道德基于人的个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存在的权利和个体合理利益满足的正当性。道德的二重性理论有效地克服了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片面性困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协调发展。道德二重性理论要求在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对道德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兼顾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之方”的诠释,杨普罗先生以“立如立人、达如达人”的观点指出了杨伯峻先生诠释中存在的问题。杨普罗先生对“仁之方”的解释是独特的,然而他的解释并不符合孔子“为仁由己”的仁学基本精神;杨伯峻先生的解释在表述上虽然易于让人产生误解,但却为理解孔子仁学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指自己要想立、要想达,同时也使别人能够立、能够达。“仁之方”为人的“立”与“达”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己与人的“共立”“共达”。  相似文献   

7.
做人有品     
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为人不能没有"品"。没有"品",就会与现实脱节,与良心相违背。人品是开展个人生命价值的关键,有品胜过有学;有德胜过有才,所以做人要有品格、做事要有质量、生活要有品味——有  相似文献   

8.
婚外恋行为实施者完全是基于自我对人生价值、婚姻价值的自我欺惘,他们不仅完全否定了婚姻的实存价值;还生活在人格本己价值的自我欺惘之中。其实质是自我至善精神、人格价值、婚姻本己价值的自我欺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据笔者统计,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里共塑造人物117人,正面人物83人,占70.9%;中性人物10人,占8.5%;反面人物24人,占20.5%。反面人物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反面人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材中的反面形象就是以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进行加工和再创造的,带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就像是生活中的你我他。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在知识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上缺少对反面人物的正确认识。比如,学生对反面  相似文献   

10.
高阳先生以其细腻娴熟的笔法,在胡雪岩系列三部曲中,刻画出了一个胆大心细、仗义疏财、知人善任、长于合作的豪商形象。胡雪岩的成功得益于其内心的思想和智慧,核心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思想;但对儒家思想中"仁义"的过分坚守又是造成胡雪岩后期衰败堕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做人要懂品     
<正>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礼貌是必需品:有的人言行举止总是莽莽撞撞、冒冒失失,弄得他人难以忍受,还自以为是无拘无束、洒脱自在。殊不知这是无知、幼稚的行为。礼貌是做人的必需品,有礼才能让人又敬又爱。信仰是补给品:人在世间生活,不论工作、家庭朋友,多多少少都会有阻力、误会、难解之处。这时候精神力量便显得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专业是填报志愿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在整个志愿填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同学们的长远发展。选择专业的核心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质;选择专业的标准是: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需,择己所利。  相似文献   

13.
<正> 由卤代烷与巯基乙酸反应制备烷硫基乙酸,已有文献报道。但反应都是在甲醇溶剂中进行的。本文用三缩四乙二醇<分子量=194.23)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在50%NaOH水溶液中,用自制的α—乙基溴代已烷与巯基乙酸反应,合成α—乙基己硫基乙酸,产物为无色透明液体,b·p/4mmHg为145°—147℃,产:率为71%。α—乙基己硫基乙酸及其酯类,对稀有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是一类新型的复合官能困萃取剂。 其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相似文献   

14.
勉学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相似文献   

15.
在 当 今 社 会 中 , 个 人 的 终 身 学习 到 底是 怎 样 的概 念 ?有人 认 为 ,所谓 终 身 学 习 ,就 是 不 仅 读 到 大 专 ,读到 本 科 ,而 且 要 读 到 硕 士 、博 士 ,以至 留 学 ;有 人 认 为 ,终 身 学 习 就 是 我自 己 集 中 地 搞 一 些 研 究 , 在 研 究 中学 习 ;还 有 人 认 为 ,终 身 学 习 是 我 在工 作 中,一 面做 一 面 学习 。我 理解 的终 身 学 习 ,就 是 要 使 整 个 的 人 生 、所有 的 生活 都 具 有学 习 意 义。实 际 上,你 需 要 抱 着 一 个 开 放 的 心 态 , 不 断地 对 自 己 有 更 多 的 认 识 , 包 括 自 …  相似文献   

16.
物理课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课教学中,无论是观测,还是操作,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实验的应用都是极其重要的。现代人类的生活己与物理学密不可分,物理知识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已随处可见,而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正是物理学教学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学生,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及其现象使他们对物理学特别感兴趣,但如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人类的希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少数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人民群众在感谢党和政府为民除害的同时,也为这些花朵的过早凋谢而扼腕叹息。少年犯罪扫描少年犯罪尽管在青少年中占的比重不大,但也使人触目惊心。一些“少年狂”无恶不作,甚至心狠手辣,他们中有的盗窃、抢劫、敲诈勒索、强奸幼女、流氓斗殴,有的甚至行凶杀人。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己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案件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少年犯罪案件又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黄炎培倡导建立了沟通教育与职业;采取发展人类生活智能与服务精神的途径,使教育者能为己治生,为群服务;达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职业是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分工的产物,教育是保持和发展各行各业的条件。他说:"人类一切问题的中心,是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一)民主政治下的教育,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甲、天下为公,教育为公,不以教育为一党一派及任何小集团谋利益;乙、尊师重道,不以侦探作教员,不使教员兼侦探;丙、使师生之间,没有隔阂;丁、使学生打开眼睛看现实;戊、关于政治社会经济问题,学生有阅读自由、讨论自由、批评自由;己、学校内团体生活,要有民主的组织,使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习更进步之民主;庚、动员广大民众,在真正民主的组织生活中学习真正的民主。  相似文献   

20.
<正> 现实中人的道德生活,确实存在一些矛盾,大致有四种“差异”:情与理、己与人、公与私、定与变。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不仅仅是人格的不成熟的问题,还和社会上所谓的道德滑坡现象相联系。商品经济大潮的涌起,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中国人的道德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有德吃亏论”、“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