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是灾害多发的地带,北疆地区的灾害史研究需要进行研究模型的建构。本地区应该建立灾害史数据模型和历史模型,以期深入认识和了解灾害情况,进而对灾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把本地区灾害历史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指导今天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2.
日本灾难教育成功的经验在于:在灾难防预方面,具有强烈的灾难意识和浓厚的防灾氛围;在灾难应对方面,具有丰富而又科学的灾难应对知识、严格而又有效的灾难应对演习和系统而又高效的灾难反应体系。鉴于日本灾难教育的经验,我国学校应加强灾难意识和灾难知识教育、举行科学的防灾演习,构建系统的灾难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安全减灾已倍受关注 ,但 2 1世纪的减灾之路如何走已成为特别迫切的命题。它不仅要求国家的政府战略中包含防灾减灾内容 ,更要求处理好建设、开发、减灾的关系。从建立创新机制的视角来看 ,结合国情及全球灾情 ,可从十大方面提出科学减灾的命题 ,科技、文化、管理是综合减灾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总结近年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3S技术的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新方法(IM3S)。该方法充分应用3S技术手段,在调查工作的各个阶段综合利用虚拟GIS、遥感技术和GPS技术,以求解决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彰显了科学防灾、减灾的科技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区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是造成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一直被人们忽视。本文从湖区环境地质着手 ,分析了堤垸失事及所存在的险工险段与地质缺陷的关系 ,得出地质灾害是造成洞庭湖区洪涝灾害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综合治理过程中必须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容灾系统的通用性,以及提高灾难发生时切换的速度,尽量保持业务的连续性。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容灾方案,就是基于网络数据流的容灾方案。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对教师进行灾难教育的必要性。灾难教育的内容,包括责任意识、灾难知识、组织能力、心理品质的教育。提出了对教师进行灾难教育的形式,如系统培训、专题讲座、灾难展览、情境模拟等。指出对教师进行灾难教育的途径是通过教师进修院校、教师所在学校、社会各种媒体提升教师抗灾避险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山风景区地理环境特殊,时有暴雨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风景区的灾害脆弱性增加.未来对于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在概述风景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提升其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效能的对策建议.强调黄山风景区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要从注重灾时的应急救灾逐渐扩展到防灾减灾的不同阶段的工作(减灾、防灾、应急、恢复与重建),以期为风景区建立更科学可行的风险防范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分布作一概述,又着重分析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多发和突发的原因。通过对年初雪灾及汶川地震中政府对自然灾害管理的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减灾措施:建立专门的灾害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民众的减灾意识培养,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重视减灾中的社会力量。其中,加强灾后正确有效的心理干预为汶川地震后减灾工作中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In order to contextualise the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this introductory article survey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recent disasters in mostly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ider role of schools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recovery. The first section argues that as schools are hubs of their communitie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literature on communities in disaster contexts. This is followed by recent examples of school experiences of disasters, particularly in Japan,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The final section synthesises the literature o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disaster contexts. The article closes with a set of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grating schools into disaster planning.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谌丽  陈思  冯科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106-110
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代表了国民灾害感知的较高水平,因此了解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北京师范大学等5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借助心理学中的感知理论,建立大学生灾害感知评价标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生的灾害感知水平。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减灾态度积极,但是灾害基础知识了解不足,减灾行为有待提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高校灾害教育薄弱。最后指出高校应该加大灾害教育力度,大力开展救灾演习等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王庆云曾任户部右侍郎,四川总督等职,熟悉清朝典制。他所著的《石渠余记》与《清会典》、《清文献通考》等资料均着意搜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可补《清文献通考》等所缺资料。该书主要是记载经济问题,极具经济史料价值。其中第一卷有相当篇幅涉及到救灾问题。书中所载灾荒种类主要有水、早、蝗、霜雹、地震、火、潮、飓几种。救灾措施主要有捐赋、减征、缓征、赈、贷、免一切逋欠等。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救灾制度,这些措施和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3.
14.
首先,基于原始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选取了影响地震灾情严重程度的四个主要灾情指标.然后,依据四个主要灾情指标在SPSS软件上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36个县市按照灾情严重程度进行了综合分类.所得到的分类结果与参考文献中的基本一致,进而验证了基于变异系数法的聚类分析在地震灾情分类中应用的合理性.从而提供了一种正确进行灾情分类和物质分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高密度中心城区防灾绿地的作用和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高密度城市防灾绿地建设现状,对成都市武侯区防灾绿地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武侯区具有人口密度高(达到了14,451人,km2),人均绿地面积指标高(达到10.88m2)、绿化覆盖率高(41.04%)等特点,已建成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公园及紧急避险绿地公园等各类防灾绿地公园172个,对城区的防灾避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防灾绿地分布不均、相关配套不足、防灾避险绿地的设施不够完善、防灾绿地体系不健全、绿地植物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对该区防灾绿地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清代乾隆年间,水灾成为奉天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水灾往往给奉天地区农业经济造成较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清朝非常重视奉天地区的救灾与备灾,采取了各种救灾、备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灾区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依托地学教育推动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的薄弱突出表现在所培养的高等专业人才与科学研究和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上。地学教育是防灾减灾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支撑,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促进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防灾减灾事业的不断进步。防灾科技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以防灾减灾教育为主的本科高校,依托地学教育逐渐形成了多个稳定和富有成果的防灾减灾学术研究团队,为促进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按照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NHK(Nippon Hoso Kyokai)即日本广播协会,不仅是日本全国唯一的公共广播电视台,还是指定的国家公共新闻机构。NHK不仅与日本气象厅的灾害监测网连成一体,而且还有自身独立的灾害信息采集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公众播报各种灾害信息。日本"3.11"复合巨灾中,日本应急决策管理及主要应急力量间协调有效,公众虽有"核灾"恐慌,但社会群体秩序井然,表现出特有的巨灾前"临危不乱"的综合素质,所有这些均得益于日本NHK灾难传播的科学、合理、及时,都受益于NHK长此以往的安全预防文化的媒体教育。本文特别研究了NHK灾难传播管理对中国传媒界的启示,以及深入开展我国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华  徐娟 《宜宾学院学报》2012,(6):88-91,96
灾备技术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对灾备的基本概念、技术衡量指标和相关标准规范介绍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灾备技术, 对灾备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企业的灾备方案提出一些建议,一个完整的灾备方案除技术因素外,良好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以期为相关的灾备体系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系统容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毅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1):48-51
随着数据信息越来越成为核心资源,网络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已成为焦点,如何构建远程容灾系统成为网络信息系统的关键之一,文章从容灾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了容灾系统的类型及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容灾的关键技术及选用原则,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异地容灾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两层容灾结构:网络服务系统容灾和网络存储系统容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