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是放诸世界,也是屈指可数。三院士是谁?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他们的父亲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梁家满门俊秀,自然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梁启超的《宝贝,你们好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是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里面满是父亲对孩子的期许。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2.
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是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三院士是谁?梁思成、梁思永、粱思礼。他们的父亲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梁家满门俊秀,自然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梁启超的《宝贝,你们好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是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里面满是父亲对孩子的期许。  相似文献   

3.
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是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三院士是谁?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他们的父亲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梁家满门俊秀,自然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梁启超的《宝贝,你们好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是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里面满是父亲对孩子的期许。梁启超九个子女的成才,与家庭环境有莫大关系,父亲的耳提面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感恩心、同情  相似文献   

4.
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评选揭晓,81人当选,人文组的28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两兄弟同列榜上。45年后的199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他们的一位弟弟梁思礼又名列其中。一门三院士,极尽荣耀,这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对不熟悉科学史的人来说,三人也许多少有点陌生,但他们的父亲却是谁都知道的,这便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梁任公。梁启超育有子女十四,成人者九,除此三子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梁启超精心培育了9个子女,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出了三位院士,被誉为“一门三院士”。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是我国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家风育英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真正“大家”,一个家庭有9个子女,其中有3个是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其他6个子女也是在本领域内颇有成就和贡献的学者和人才。他们的父亲便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卓著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化宗师梁启超。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成果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因为他所营造的家风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7.
范学芝 《教育》2012,(16):59-60
2月的一天,梁启超最小的儿子,现已88岁高龄的梁思礼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是父亲的做人与处事思想对我们晚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先后悉心培养出三个院士。  相似文献   

8.
范学芝 《教育》2012,(6):59-60
2月的一天,梁启超最小的儿子,现已88岁高龄的梁思礼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是父亲的做人与处事思想对我们晚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先后悉心培养出三个院士。  相似文献   

9.
夏欢 《考试周刊》2014,(22):146-147
"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是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学者、思想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养育的九个儿女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均取得傲人的成就。其中,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也是世界上鲜见的。梁启超的九个子女始终坚持"人必有爱国心,方可成大事"的宗旨,以"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的人生态度,在十几个领域作出贡献。梁氏兄妹的成就是个人勤奋的收获,更是梁启超家庭教育的成功。随着历史的演变,家庭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面对世界种种诱惑,家庭教育书刊琳琅满目,家庭教育无从下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学习借鉴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爱国主义、趣味教育、寒士家风等教育内容,言传身教、中西结合、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曾说过这样的话:“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今是昨非,不敢自默”。确如其所说,梁启超可谓是中国近代以“善变”著称的杰出风云人物。梁启超,广东新会人。祖父是秀才, 父亲是一位饱学的乡绅,梁启超幼承家教,9岁能写八股文,11岁中秀才,16 岁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17岁,拜康有为为师,成为康的得意门生。也就在此时,梁启超有了自己一生中一次重大变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身为九个孩子的父亲,梁启超将爱国主义,吃苦耐劳的精神应用于家庭教育当中,研究探讨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本文将对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学者对梁启超思想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和学术方面,并对其宣传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文化道德思想作出了高度评价。我们在阅读《饮冰室文集》时发现,梁启超对中国经济问题也颇有研究,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这与当时国内局势以及梁启超曾担任袁世凯政府的币制局总裁和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革命家和学者,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其翻译思想。一是翻译与救国,梁启超把翻译看作强国之路。二是翻译的方法,梁启超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翻译弊端提出了翻译方法和策略。三是翻译与佛典,主要讨论梁启超对翻译文体、佛典翻译与一般文学的关系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梁思成是中国古建筑领域研究之先驱者,亦为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成就除了其天资聪慧、自身努力外,还与其父亲梁启超的悉心培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梁思礼长得酷似父亲梁启超,被亲昵地称为“老白鼻”(即老Baby)。梁思礼是梁启超51岁得子,视若珍宝,梁思礼说:“父亲生前曾许了个愿,60岁后不再从事社会活动,要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可惜他56岁便撒手人寰。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梁启超有3个儿子是中国院士。其中,  相似文献   

16.
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前提,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对史料的分类,史料的搜集与鉴别作了详尽的表述,这体现了梁启超全新的史料观,为当今治史者的研究提供了极高的借鉴价值,也对当今史学者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自幼聪明,年仅10岁时,便能吟诗作对。有一天,父亲带他去朋友家作客。一进院门,他便被院中的一株杏树迷住了.于是顺手折了一枝,藏在袖筒里。这一举动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到,碍于面子,都没有当面责备。落座后,梁启超的父亲始终为儿子的举动惴惴不安,想暗示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中国近现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先行者、启蒙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任公之伟大,是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无论走多远,在它的起点上,总是镌刻着梁启超三个字。任公的研究领域极广泛,工商实业、法律教育、军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梁启超,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很广,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教育、文学、语言、历史、地理各个领域.“语文教学”仅仅是他浩翰的学术之海中的微波.可是,就在这个不被常人所看重的领域里,他亲自实践,潜心研究,初步建立起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语文教学法理论,值得我们认真探索.(一)清朝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梁启超诞生于广东省新会县.他的祖父梁维清曾任“教谕”,是管理一县文教事业的小官,他父亲梁宝瑛在乡里当私塾先生,母亲也略知诗书.在这个家庭里,梁启超“四五岁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子书诗经.……六岁后,就父读受中国略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 ,字卓如 ,维新运动的领袖。袁世凯 ,字慰亭 ,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篡夺者 ,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这两位“领袖”在历史上曾长期对立、仇视 ,但也有过合作。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颇耐人寻味。一、恩怨起于变法19世纪末的中国 ,国权日丧 ,国势日哀 ,时代呼唤变革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振臂高呼 ,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开拓性的思想文化解放潮流———维新变法运动。这一时期 ,梁启超和袁世凯开始友好接触并走向联合。对梁启超而言 ,变法所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面临顽固派强大压力 ,迫切需要拥有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