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也不属于范德华力,是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的一种由氢原子参与成键的特殊键型。氢键的键能较小,但其存在却对物质的性质,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影响。故对氢键的研究应用也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也不属于范德华力,是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的一种由氢原子参与成键的特殊键型.氢键的键能较小,但其存在却对物质的性质,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影响.故对氢键的研究应用也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3.
氢键是一种有别于普通化学键和范德华力的特殊作用力。氢键虽然只可以算是一种弱键,但由于它的存在,物质的性质出现了反常现象,在形状结构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中化学试验本教材已经在高三阶段开始阐述氢键的概念,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初赛对“氢键”的要求是“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的键能;氢键与物理性质的关系。”近年来氢键在化学前沿领域应用颇广,比如超分子设计、晶体材料合成与结构分析、生物体现象分析等热门话题,而这些也正是化学竞赛新题型的情境素材的极好来源,也是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试题的命题热点。本…  相似文献   

4.
1 理解"两键一力" 1)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 2)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比较 3)3个键参数 键能:通常键能越大,表明该化学键愈牢固,由该键组成的分子也就稳定.  相似文献   

5.
氢键键能小 ,一般在 2 4 KJ/mol左右 ,比共价键键能小得多。难怪乎一些化学资料以及化学课本把氢键入另册 ,甚至把它排在化学键之外。其实在很多物质的分子中都有它的存在。氢键既是分子间作用力 ,也是分子内的作用力。氢键是一个很重要的“化学键”。一、氢键与物质的水溶性一些易溶于水难电离的分子化合物有亲水性的原因 ,大多是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之故。低级醇、低级醛、低级脂肪酸以及蛋白质、糖类等分子中的一些基因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所以都易溶于水。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它的亲水性可谓强矣。原因是乙醇分子中羟基能与水分…  相似文献   

6.
吴杰 《化学教学》2004,(7):89-92
氢键是一种有别于普通化学键和范德华力的特殊作用力。氢键虽然只可以算是一种弱键,但由于它的存在,物质的性质出现了反常现象,在形状结构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中化学试验本教材已经在高三阶段开始阐述氢键的概念,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初赛对“氢键”的要求是“形成  相似文献   

7.
运用MP2方法对N-H…O=C氢键二聚体中氢键强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氢键受体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取代基来调节二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氢键强度增强.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氢键强度减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N-H…O=C氢键强度越强,参与形成氢键的氢原子的电荷越正,氧原子的电荷越负,单体分子间电荷转移越多,N-H…O=C氢键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n(O)对N-H的反键轨道σ*(N-H)的二阶稳定化能越大.  相似文献   

8.
氢键的模型     
氢健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种有点抽象和困难的概念,然而在化学上它是极为重要的,氢键是基团A——H和原子B在相同或不同分子中的原子之间的引力,A和B都限于氟、氧和氮,也有例外,已知最强的氢键是F—H…F键,它有40Kcal/mol的能量,通常氢键的数值大多在3—6Kcal/mol与共键的键能数值(150—400Kcal/mol)成了对比。 H—F…H—F—→2H—F H—F—→H~++F~- △H=+7Kcal/mol △H=+370Kcal/mol 一般来说,氢键的力量随着A的酸性和B的碱性增加而增强,但是,这规则也有许多例外。 氢键可以被钩孔模型所表示,钩代表H—A体系中的H,孔代表A和B,也就是F、O或N(氟、氧或氮)  相似文献   

9.
蓝蓝和 《初中生》2014,(16):26-27
正雪花为何多为六角形?DNA为什么能形成双螺旋结构?蛋白质分子何以相互作用?这些有趣问题的答案,都离不开对氢键的认识。科学家在1936年就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氢键"的概念,但一直不能"眼见为实"。氢键作为化学键的一部分,对于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它并非分子组成的一种价键,却影响分子的性质。中学生可能对这些颇感兴趣,然而中学知识范围内,对于氢键只是提及,而并不是深入。神秘氢键的倩影被我国科学家用照片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同学们进行全面复习,现将本学期的内容要点、基本要求概括一下,供大家参考。一、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结构理论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弄清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分析和记忆各类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的不同性质。举下面几个方面的例子。1.键的极性和氢键对沸点的影响键的极性及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都能使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因而使化合物的沸点增高。例如,醇、酚、羧酸的分子间由于有氢键,故沸点较高。醇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醚要高得多。羧酸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醇还要高。醛和酮本身不能形成氢键,因而沸点比分子量  相似文献   

11.
氢键的类型和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键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其强度变化幅度很大.氢键虽然是一种弱键,但由于它的形成将对物质的聚集状态产生影响,所以物质的物理性能、形状结构等方面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和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最简单的硼烷、二硼烷,三氟化硼都是缺电子化合物,硼烷不能形成离域π键,不能游离存在,倾向于比较稳定的二硼烷,是因二硼烷形成了硼氢键和氢桥键,而三氟化硼分子由π4^6大π键形成所以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分子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热点之一.该部分主要考点是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共价键中σ键和π键,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应用,等电子原理的应用,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差异,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等,下面...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本章新增加五题。 P.28 4.(1)原子晶体(2)分子晶体(3)离子晶体(4)分子晶体 5.氯化氢分子间有氢键生成,这是因为氯原子电负性较大,H-Cl键极性较强,与Cl原子通过静电吸引可以形成氢键。但由于氯原子半径大,所形成的氢键很弱,对化合物的性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甲烷分子间,由于碳原子电负性较小,一般不生成氢键。这可从它们的物理性质推断  相似文献   

15.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0℃时1体积水可溶解1176体积氨气。氨气为什么极易溶解于水呢?除了NH_3和H_2O这两种极性物质相似相溶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氢键的作用。在低温时,NH_3和H_2O形成两种稳定的晶体水合物:NH_3·H_2O(熔点194.15K)和2NH_3·H_2O(熔点194.32K)。在这两种晶体水合物中,NH_3分子和H_2O分子由氢键来连结,NH_3和H_2O通过O-H…N键(键长2.78A)及O…H-N键(键长3.21A~3.29A)构成立体晶格。因此,在氨的水溶液中,大部分的氨是以水合氨分子(通常以NH_3·H_2O表示)  相似文献   

16.
因为高中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局限性以及篇幅所限,新教材没有对氢键的论述进行充分的展开,这使得不少学生甚至老师对氢键的认识较为模糊.有许多学生常认为氢键只存在于NH3、H2O、HF等少数几种非金属氢化物中.其实,氢键广泛存在于无机含氧酸、有机羧酸、醇、酰胺、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酸式盐、结晶水合物等物质中.1氢键的形成氢键是指当H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形成共价键(X—H)时,由于键的极性很强,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于X原子一边,使H原子的核几乎“裸露”出来.这个半径很小的氢核能吸引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大的X(或Y)原子的孤…  相似文献   

17.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上对间二氮杂苯与水形成1:1,1:2和1:3复合物的氢键结构进行几何优化和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物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所有稳定复合物结构中形成一个N…H-O氢键并终止于O…H-C氢键的氢键水链构型最稳定。氢键的形成使复合物中水分子H-O键振动频率减小(红移)。NBO分析表明,最稳定的1:1,1:2和1:3复合物发生分子间电荷转移总量分别为0.0266e,0.03298e和0.03786e。同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TD-B3LYP/6-31++G^**水平计算了间二氮杂苯单体及其氢键复合物的第一^1(n,π^*)激发态的垂直激发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中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芳香酸与单个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从分子水平上考察它们形成复合物前后的结构参数、电荷分布变化以及体系结合能大小;运用AIM理论分析了体系的电子密度拓扑。结果表明,芳香酸与水形成2个氢键,其中羧基中氢原子作为质子供体的氢键1的键能强于水的氢作为质子供体的氢键2。氢键1对体系的结合能影响起主导作用。芳酸体系中,随着缩合度的增加,芳酸与水的结合能递减,结合能在38.0~40.0 kJ/mol。  相似文献   

19.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T/6-311+G*基组水平上对能量较小的三种甘氨酸构象分别与CO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11个能量稳定的复合物.其结合方式是C0的C或O原子与甘氨酸的N-H键或O-H键形成氢键,最稳定构型的结合能为-5.68kJ·mol-1.CO的C原子与甘氨酸的结合具有更强的优势,C原子结合的复合物中CO的键长缩短,而O原子结合的复合物中CO的键长伸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计算水平上研究了三种离子液体[Mim][BF4]、[Mmim][BF4]和[Emim][BF4]在气相模型下的离子对结构.经振动分析得到了离子对的红外光谱.计算结果表明,离子对中存在氢键弱相互作用.运用Counterpoise方法消除基组重叠误差,得到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发现平均氢键键长和相互作用能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