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国肿瘤学论文的发表现状,探讨中国肿瘤学稿件外流现象与相关对策。【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13—2017年中国作者发表的肿瘤学论文及发表期刊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肿瘤学英文论文发表平台有限,大部分论文发表于国外期刊。中国作者倾向于选择发文量大、中国作者论文占比高、影响因子≤3的期刊,论文影响力有限。发表于国外SCI收录期刊的中国肿瘤学研究论文数量逐年提高,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发表的我国肿瘤学研究论文总量却逐年降低。【结论】 中国高质量肿瘤学稿件外流现象较严重。我国肿瘤学期刊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应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自身办刊效率基础上,扩大宣传范围,出台配套政策,以鼓励中国作者向本国期刊投稿。  相似文献   

2.
2004~2008年肿瘤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评价肿瘤学期刊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以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2004~2008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收录的肿瘤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作一分析,并采用学术影响力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肿瘤学期刊2004~2008年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呈总体上升、稳步发展趋势。平均总被引频次5年间增长了51.08%,平均影响因子5年间增长了6.25%,学术影响力增长了69.09%。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增长速度不一,肿瘤学期刊发展呈现出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国际肿瘤学期刊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规律,为我国肿瘤学期刊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方法】 以2013年度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影响因子前50位肿瘤学期刊为研究对象,收集每种期刊的基本资料和2004-2013年度的SCI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动态分析近10年来国际高端肿瘤学期刊群体的变化,对重点期刊的变化内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 近10年之中,有13种期刊退出、13种期刊进入SCI影响因子前50。多数期刊的影响因子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Lancet Oncology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影响因子增长显著,有2种期刊2013年的影响因子比2004年降低了1以上。2013年度SCI被引频次位居前2位者分别是Cancer Research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均为极具影响的优秀肿瘤学期刊。【结论】 面对国际优秀学术期刊的挑战,我国应大力推进英文版学术期刊的发展,走集团化办刊的发展道路,期刊应充分利用好学会资源,并在办刊过程中重视高被引文章的刊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国外代表性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为国内海洋科学类SCI收录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根据国内海洋科学类SCI收录期刊的特点筛选出3种国外代表期刊,通过分析载文量、文章出版后2年内的被引频次、会议论文和专辑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探究推动影响因子提升的关键因素。【结果】 期刊在发展早期采取“先质量、后数量”的发展策略,待影响因子有效提升后实现文章质量和数量同步增长。高质量会议论文和专辑可在短期内大幅提升期刊影响因子,而加强质量控制、减少零被引论文比例是稳定期刊水平的关键。【结论】 期刊发展策略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期刊特点及发展阶段。对我国海洋科学类SCI收录期刊而言,现阶段可适度控制载文量,增加高质量专辑的出版数量,快速提升期刊影响力,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SCI期刊总体表现以及与国外出版平台的合作情况,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平台建设,以及国外出版商的挑选提供参考。【方法】以同时被SCI和《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为数据源,对比分析相关学科期刊,以及不同出版平台的SCI期刊的表现。【结果】总体上,中国大部分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发文量较低,其中,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的SCI期刊表现相对更好,国内期刊平台建设相对较弱,不少出版社开始由"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着力打造自己的国际出版平台。【结论】中国SCI期刊实力总体偏弱且学科覆盖度不高,借船出海仍是目前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较为有效的方式,而打造我国自己的国际出版平台的需求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SCI期刊总体表现以及与国外出版平台的合作情况,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平台建设,以及国外出版商的挑选提供参考。【方法】以同时被SCI和《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为数据源,对比分析相关学科期刊,以及不同出版平台的SCI期刊的表现。【结果】总体上,中国大部分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发文量较低,其中,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的SCI期刊表现相对更好,国内期刊平台建设相对较弱,不少出版社开始由"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着力打造自己的国际出版平台。【结论】中国SCI期刊实力总体偏弱且学科覆盖度不高,借船出海仍是目前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较为有效的方式,而打造我国自己的国际出版平台的需求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国SCI收录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情况及实行国际合作出版后期刊影响力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7—2016年与国外出版商有过合作出版经历的151种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分区等作为期刊影响力指标,对样本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情况进行统计,探讨我国国际合作出版期刊的影响力变化。【结果】 我国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商主要有Springer、Elsevier和Wiley-Blackwell;一直是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118种,一直是国内出版的期刊共28种,国际合作出版期刊与国内出版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为2.01±2.04和0.91±0.52(P<0.001),即年指标分别为0.39±0.45和0.35±0.41(P=0.039),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566.3±1845.0和1335.8±1376.4(P=0.620),仅期刊总被引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际合作出版与国内出版的Q1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4.6% 和0,Q2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1.2%和13.8%,且由国内出版变更为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27种,其中数据较全的10种期刊里,5种期刊影响力提升明显,1种期刊影响力提升幅度较小,4种期刊影响力略有下降,但幅度较小。 【结论】 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现状,并探讨期刊类型与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相关性,为学者选择期刊宣传科研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2016年SCI收录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论文的引用频次、发表国别、期刊影响因子、期刊类型等信息。【结果】 目前我国发表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数量虽位居全球第一,但篇均被引频次最低。2011—2016年,开放性meta分析论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被引频次与期刊类型具有低相关性。肿瘤学meta分析的非开放性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开放获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比低被引论文高。【结论】 肿瘤学meta分析的开放获取期刊不存在引用优势,论文质量仍然是meta分析论文被引频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刘意 《情报探索》2021,(1):63-71
[目的/意义]探究国内外期刊在重大事件中早期知识传播影响力差异。[方法/过程]以国内外期刊在Covid-19事件中早期载文为例,分别获取论文引用等学术影响力指标和Altmetrics等社会影响力指标,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不同组别之间国内外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差异。[结果/结论]重大事件发展早期,国内学者发文活跃度高,但国内期刊载文率低;国外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相关性高于国内期刊;除180天使用次数外,JCR收录国外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高于未被JCR收录国内期刊,JCR收录国外期刊社会影响力要高于未被JCR收录的国外期刊;国内学者发表到国内JCR收录期刊中的Altmetrics得分、Twitter提及显著低于国内外学者发表到国外JCR收录期刊中。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肿瘤学学术期刊被国内大型生物医学数据库以及国外有名的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以及核心期刊的评选情况,并结合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各刊近5年来的被引次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已有一些数据库收录了所有肿瘤学期刊;有些肿瘤学核心期刊的被引次数不高,而一些非核心期刊近年来的被引次数较高;中文期刊被引次数明显高于英文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